![]() ![]() ![]() |
|
|
|
2013/03/31 22:17:39瀏覽1199|回應2|推薦24 | |
(高高的喚拜塔所屬清真寺下方就是聖人埋身之處。)
在16世紀有一些摩爾人避走宗教迫害輾轉至此,帶來了西班牙的安達魯西亞的藝術風格,所以這裡看起來很歐洲,藍白相間,不似一般的阿拉伯城市,還流行家家戶戶都掛個鳥籠。也不一定養鳥,此行不管去到哪裡,飯店櫃檯旁邊都有一個鳥籠,有的純裝飾,有的給顧客放明信片用。西迪布薩伊德的藍白風格當然也延伸到鳥籠去,大部分的鳥籠都藍白色。我ㄤ在這裡躍躍欲試想買鳥籠,怕別的地方沒有藍白色的,結果到處都有啊。還好沒有第一站就買,不然拿來拿去很不方便。 (彩色與藍白鳥籠) 這裡乍看很像希臘吧。藍色的門,白色的房子,藍藍的海景,熾亮的陽光,根本就是山寨版的希臘啊。但是這裡跟希臘不一樣的地方是,這裡居民都是穆斯林,所以建築也融入了濃濃的伊斯蘭風格。例如突出的窗戶供不方便拋頭露臉的女性看街景,以及用鉚釘加以裝飾的大門。 去過伊斯蘭教國家的人都會發現他們很擅長用漂亮的幾何圖形編排成美麗的複雜圖案。因為他們的宗教反對偶像崇拜,所以很不習慣在屋子裡使用人像或動物的裝飾圖案,因而發展出漂亮幾何的拼織圖形。 (門上的鉚釘圖案代表著:星星代表伊斯蘭教的五大功,三角形代表山,中間交錯的兩個橫向水滴型那是原住民柏柏人的圖飾(我想barbarian這個字是從柏柏人來的吧),最下面的圖案是鬱金香。進屋裡不是左右打開大門,是開豆子頭上那個小門。) (伊斯蘭教的五大功是:信奉阿拉為唯一真主,每四向麥加朝拜五次,濟貧捐獻,齋戒月日出到日落不得進食(這個我們在埃及有遇到過),還有一生要到麥加朝聖一次。) 西迪布薩伊德也不是每一戶的門都是藍的,像這一戶就是白門,也有黃的,黑的,紅的綠的,只是藍色佔大多數。當時導遊選定這扇門開始介紹上面圖飾的意思,介紹到一半,一個漂亮女人帶著兩個孩子站在我們團員的旁邊不動。因為她長得比較法國不怎麼阿拉伯,我還心想她不會也是觀光客順便也來聽講解吧 (因為歐瑪講英文),結果講一半歐瑪問她是主人嗎,她笑著說是。 啊,是這房子的主人耶!我們讓道要給她們進去,她先是跟導遊確認他在講門上圖飾的意義,然後這位漂亮的女主人居然就說也可以讓我們進去看她家! 基本上這種沒禮貌的行為我才不敢作,但是大家看到她真心的邀請,又想看看人家房子裡長怎樣,就全部都進去看了。當然大家就只有探個頭看一下下,沒有白目到踏門踏戶大搖大擺走進去,但是還是覺得好有趣喔。 他們進屋子要從旁邊的小門,意味著謙卑與低頭。一進去裡面長這樣,一個有很多洞洞的燈,讓燈光打成漂亮紋路烙在白牆上,房子顯然很大,房間都在裡面。 這時我就深深的感嘆她的小孩應該很乖吧,不然以我家小孩的破壞力,我應該沒有隨時隨地請人進來看的膽啊。 看完了街景,我們繼續往上爬,結果就下雨了。本來氣溫就蠻低的,風也強,大家的雨傘也都在大行李裡面,一下起雨來全部都淋雨真的冷到要命。老公在飛機上穿薄外套,下機時我忘記提醒他他居然就忘記換厚外套,薄外套全濕了,冷到快半死,加上剛剛參觀人家家裡的時候被太多的團員一陣推擠結果人摔到樓梯下,小腿脛骨撞出一個一直滴著血的大凹洞.....又冷又痛又失血,真的很慘。在雨中我們抖到了每個遊客都會去的聖夏邦咖啡館 (Cafe Sidi Chabaane),號稱有無敵海景的知名咖啡館,導遊請大家一人一杯薄荷松子茶,我們根本來不及看海景,找個可蔽雨的角落拿了熱茶就猛喝。不知為何看遍各個部落格,大家來這裡都喝這種茶,可能是招牌吧。這茶偏甜,但是我很冷所以難得覺得甜也無妨。甜的紅茶裡面沉浮著新鮮的薄荷葉,上面浮著肥嘟嘟的松子,此刻反正是熱的都好啦。 就這樣我們看著雨中的地中海,灰撲撲的天空,喝著熱茶,很無奈的幻想夕陽西下地中海的美好。過陣子時間到要集合上車了,大夥兒轉身要走的時候,忽然間,陽光從雲縫出現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