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柳宗元
2008/11/14 11:55:59瀏覽1985|回應2|推薦59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人,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韓愈同為古文運動的領導者。因為他是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祖籍山西河東郡,柳姓與薛姓、裴姓並稱「河東三著姓」。柳宗元祖上世代為官,柳宗元的高伯祖柳奭曾管居宰相,曾祖父柳從裕、祖父柳察躬都做過縣令。其父柳鎮只做過低級官吏。柳宗元的母親盧氏是涿郡范陽的王族,祖上世代為官。柳宗元沒有親兄弟,只有兩個妹妹。

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柳宗元貞元九年 (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調為藍田縣尉。不久,回朝任監察禦史裏行,與韓愈、劉禹錫為同官,並與劉禹錫一起參加了主張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團。貞元二十一年正月,順宗即位,王叔文集團當政,柳宗元被擢為禮部員外郎,協同王叔文諸人,在半年內推行了一系列進步措施,由是為宦官、藩鎮、保守官僚所反對。

同年八月,順宗被迫讓位于太子李純,即憲宗,改元永貞。九月,王叔文集團遭到迫害。柳宗元初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劉禹錫、韋執誼、韓泰、陳諫、韓曄、淩准、程異亦同時被貶為遠州司馬,史稱“八司馬”。

永貞元年冬,柳宗元到達永州貶所。在永州九年,有機會深入瞭解人民疾苦,遊覽本州山水名勝,寫下不少詩文名篇。元和十年 (815)春,奉召至京師。三月,又外出為柳州(今屬廣西)刺史。六月至任所,官雖稍升,而地更僻遠。他在這裏興利除弊,修整州容,發展生產,興辦學校,釋放奴婢,政績卓著。

元和十四年十一月病歿。當地居民哀悼他,在羅池地方建廟紀念。現在柳州市柳侯公園內,還有柳宗元衣冠墓。詩歌的數量較少,只存 140多首,都是貶謫以後所作。前人評論柳詩,大多以為是繼承陶淵明傳統,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的集子為劉禹錫所編題《河先生集》,宋初穆修始為刊行。《四庫全書》所收宋韓醇《詁訓先生文集》45卷、外集2卷、新編外集1卷,為現存柳集最早的本子。

柳宗元最為人知文為永州八記,其因「八司馬事件」貶永州司馬時所寫的八篇散文。永州在今湖南永州市,在唐代仍是未開化的蠻荒之地,順宗永貞元年十一月至憲宗元和十年正月(805年—815年)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間,留下了許多清麗雋秀的遊記作品;遣詞用字上,大抵以淒冷和奧狹為基調。其中《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總稱為「永州八記」,其中前四記作於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後四記則是元和七年(812年)所作。柳宗元山水遊記的特色,實際上脫胎於酈道元的《水經注》。

主張「文以明道」,『道』指的是儒、佛、道三家。在散文及詩歌創作上尤其出色。古文方面,他大力提倡,並擅寫政論、傳記及山水遊記,其中山水遊記最為出色。詩歌方面,最著名的有《江雪》、《漁翁》等。  

其作品有以下之特點1.寓言諷刺小品,故事生動,含意深刻 2.傳記取材於下層人物,借題發揮,有強烈的諷刺性 3.山水遊記滲透著痛苦、抑鬱的情懷 4.論說文,多用來闡述他的哲學觀點和政見。

 漁翁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迴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ndscapeecology&aid=2375979

 回應文章

鹰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八司馬
2008/11/14 19:37

八司馬

韋執誼,字宗仁,唐代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出身長安韋氏望族,少有才名,及進士第,先後任右拾遺、翰林學士。永貞元年,唐順宗執政,二月任命韋執誼為宰相,任命王叔文為翰林學士。王叔文開始進行一連串改革,史稱「市裡歡呼」,「人情大悅」。王叔文主張廢除宦官軍權,受到宦官俱文珍等人的抵制。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唐順宗因病退位,唐憲宗李純即位,史稱「永貞內禪」。十一月,下詔貶韋執誼為崖州(廣東瓊山)司馬。

韓泰,唐朝政治人物。二王八司馬之一。

程異,字師舉,唐代京兆長安(今屬陝西)人。出身官宦世家,明經及第,補鄭縣尉。受王叔文的提拔,升鹽鐵揚子院留後。王叔文變法失敗後,貶郴州司馬,為「八司馬」之一。因李巽推薦,授御史,任鹽鐵揚子院留後,又遷任淮南等道兩稅司。裴度說他:「程異雖人品庸下,然心事和平,可處煩劇,不宜為相。」

唐貞元二十一年(西元八○五年)正月,德宗因太子中風口啞而急火攻心病逝,太子李誦帶病繼位,改元永貞,廟號順宗。李誦雖然即位,但因為中風口啞不能說話,只能偶而被人扶持著上朝,群臣望拜而己。

李誦曾被封為宣王,於西元779年被立為太子。在為太子的近20年中,時常關心朝政,伴讀王叔文借勢導引,使得身為太子的李誦非常不滿宦官專權和宮市(宦官以替宮中購物為由以一購十,強買豪奪謂之宮市)、五坊使(即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專門飼養鷹雕名犬等供皇帝玩樂)等擾民措施,有意改變宦官擅權的局面,並和王叔文等一起籌畫日後繼位後的改革,留意物色人才。但沒想到西元八○五年正月,李誦突然中風口啞,德宗因此急死。

李誦繼位後,由於身體有病,因此常在內宮由寵妃牛昭容和宦官李忠言服侍,

但他也想有所作為,銳意改革,提拔重用王叔文。任用王叔文、王伾為翰林學士領導改革,起用韓泰、柳宗元、劉禹錫、陳諫、淩准、程異、韋執誼等革新派改革德宗以來的弊政。

圍繞打擊宦官勢力和藩鎮割據這一主要目標,進行了一系列史稱“永貞革新”的改革,罷宮市、廢五坊使、取消進奉、打擊貪官、裁減宮中閒雜人員,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

但是,由於這些改革觸犯了專權宦官和地方藩鎮的利益,引起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和節度使韋皋、裴均、嚴緩等人反對。

不久,宦官首領俱文珍以順宗的名義解除了王叔文的翰林學士職務。

王叔文同順宗又策劃收回宦官的兵權,派老將范希朝去接管神策軍(皇帝的禁衛軍),神策軍大將大都是宦官的親信,拒絕交出軍隊。俱文珍察覺王叔文奪權的計畫後,逼迫順宗削去王叔文翰林學士之職,任為戶部侍郎。王叔文對此很是恐懼,恰逢此時王叔文母病故,他不得不告假守喪。

由於順宗的身體多病,太子李純有意早登皇位,遂與俱文珍合謀,逼順宗退位,王叔文對此反對,更造成他與太子李純、俱文珍之間的矛盾。貞元二十一年(西元805年7月),在內外逼迫下,順宗令太子參與軍國政事。一個月後,順宗再次中風,俱文珍等宦官勾結藩鎮勢力,對改革進行反撲,以順宗多病、口啞為理由,逼迫順宗退位,稱太上皇,改元“永貞”,禪位於太子李純,改元永貞,是為憲宗,史稱永貞內禪。西元806年正月,唐順宗病死。

順宗在位時,唐朝已由盛轉衰,戰亂雖得以平息,但國庫空虛,人口銳減,藩鎮割據勢力日漸嚴重。

憲宗即位後,王叔文革新派僅僅執政五個月便夭折了。

王叔文、王伾被殺,韋執誼被貶為崖州司馬,韓泰為虔州司馬,陳諫為台州司馬,柳宗元為永州司馬,劉禹錫為朗州司馬,韓嘩為驍州司馬,當時稱為八司馬。

王安石《臨川集》中的《讀柳宗元傳》說:“余觀八司馬,皆天下之奇才也。”


鹰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劉禹錫、王叔文、酈道元
2008/11/14 19:33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因曾任太子賓客,故稱「劉賓客」,晚年曾加檢校禮部尚書、秘書監等虛銜,故又稱「秘書劉尚書」。
---------------------------------------------------------------
王叔文(735年-806年),中國唐朝中期政治人物。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歷任蘇州司功,善圍棋。唐德宗時,擔任太子李誦的侍讀,「常為太子言民間疾苦」,獲太子喜愛。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順宗即位後,即授翰林學士又兼度支使、鹽鐵轉運使,他提拔聯合劉禹錫、柳宗元、王伾(音【劈】)等人,有意推行政治改革,減免稅賦,罷諸道速奉,廢止宦官把持的宮市,史稱「市裡歡呼」,「人情大悅」。

但其改革受到掌握禁軍的宦官俱文珍、劉光琦的反對,加上順宗身體不佳,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月,宦官俱文珍等人聯合藩鎮韋皋、裴鈞等人的力量,迫使順宗立李淳(李純)為太子,八月又禪位於憲宗,是為「永貞內禪」,王叔文也因而失勢,被貶為渝州司戶,永貞二年(806年)賜死。王伓被貶為開州司馬,不久病死。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准、程異及韋執誼等八人先後被貶為邊遠八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王叔文等人前後掌權一百四十六天,史稱「永貞革新」。

---------------------------------------------------------------------
酈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范陽(今河北涿州)人。

早期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和洛陽擔任中央官員,並且多次出任地方官。一生足跡遍及中國北方。他為官「執法情刻」、「素有嚴猛之稱」,得罪不少皇族、豪強,在東荊州刺史任上,威猛為治,被百姓上告,因而免官。在京期間專心撰寫《水經注》。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北魏汝南王元悅乘雍州刺史蕭寶夤企圖反叛之機,慫恿朝廷派酈道元去作關右大使。蕭寶夤怕反叛的陰謀被發現,道元在陰盤(今陝西省臨潼縣東)驛亭時,派人把酈道元和弟弟酈道峻及其二子一同殺害。魏收修撰《魏書》,將酈道元列入〈酷吏傳〉。

酈道元一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代表作有《水經注》。道元寫景文字,遣詞精當,「片語隻字,妙絕古今」。歷來研究《水經注》稱「酈學」。唐代李白、杜甫的詩,都吸收了《水經注》的藝術滋養,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文章實脫胎於《水經注》。宋朝蘇軾說:「嗟我樂何深,《水經》也屢讀。」日本地理學家米倉二郎稱酈道元為「中世紀全世界最偉大的地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