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05 09:21:05瀏覽1538|回應0|推薦44 | |
感謝電小二推薦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大屋藏賢鄭觀應」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美食|部落客帶路
------------------------------------------------------
鄭觀應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三鄉雍陌人,生於道光23年(1842年)卒於民國11年(1922年),咸豐八年(1858年)16歲時奉父命到上海學習經商。同治12年(1873年)受聘為英商太古輪船公司總理。光緒6年(1880年)編訂《易言》一書,在自強運動期間,他提出「商戰」(即在商業上學習西方),並建議採取君主立憲制。光緒7年(1881年),任上海電報局總辦。任內,他建設了津滬電線,並翻譯出版了《萬國電報通例》和《測量淺說》。並對電碼本擴編,出版《四碼電報新編》。光緒9年(1883年)升任輪船招商局總辦。之後,曾三進三出招商局。清光緒19年(1893年)出版《盛世危言》,明確提出仿照西方國家法律,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武昌起義後中華民國建立,專注於發展教育事業,歷任招商局公學駐校董事、上海商務中學名譽董事等職。據說受其思想影響的歷史人物包括光緒皇帝、孫中山和毛澤東等人。 位在媽閣街側龍頭左巷內的鄭家大屋係鄭觀應父親鄭文瑞於同治年間所建,是澳門唯一的一座「榮祿大夫第」。目前建築占地約4,000 平方公尺,縱深達120公尺,是一座院落式大宅。整體建築均以青磚為主要建築材料,屋頂平面為連續的中式斜屋頂,建築高度因房區性質不同而有所分別,僕人房區為一層高之硬山式(註)建築,局部平屋頂;主房區建築多為兩層,部分高達三層。
建築依序為大門、輔助房區(僕人房區)及主門樓,以及主門樓後的兩座並列的嶺南傳統式院落式建築。以門樓隔開主、次建築,內院則以通道相連。主房區南側原有花園及其他建築,後來出售改建為民宅,使大屋的完整性受損,確實可惜。大屋雖以嶺南建築為基調,卻有別於一般傳統中式建築,但較為少見的是將抬樑式的主廳置於二樓。屋頂、樑架結構、建築材料、檐口、牆體之彩繪及泥塑淺浮雕、內院中多樣的窗戶,以及趟攏門、主入口自檐口往內凹等屬於中式建築手法;室內天花板的泥塑圖案,以及門楣、窗飾,與外牆抹灰等細節,則可見到外來文化的影響。 從巷口進來,大屋入口在小巷左側。大門是與主建築群分離的兩層高宅門建築,建築長13公尺,深7.9公尺。宅門入口牆身自檐口內凹,上層開有窗戶、下層為入口大門,檐壁上有中式壁畫,為典型傳統中式風格,門廊天花板則是西式泥塑圖案裝飾。門廊內以花崗石階梯連絡較地平稍低的主建築群空間。門廊左側設有在澳門甚為普遍的門官土地神龕。神龕以灰塑建成,極為簡樸。據說在修復過程中發現這座門官神龕有18個顏色層,表示在過去它曾經歷了不下於17次的翻修過程。 進入大門,正面相當於門房的位置設有一個口,服務人員向參觀人士洽詢來自何處。右邊一處月洞門,裡面是一道長長的轎道。進了月洞門回頭望,可以見到磁磚拼成的方窗,上方有「留月」二字,兩邊是幅仿竹對聯,上聯是「駐馬客欣榮蔭古」,下聯是「步蟾人賞桂香濃」。 據說這座月洞門在1950年代前已被拆除,整修時首先根據中式建築型制推斷原來可能的樣貌,之後根據兩側磚牆內殘留的痕跡求證,最後再利用荒置在附近殘存的石構件進重構而成目前的樣貌。 月洞門裡是一條長長的廊道,由於鄭氏父子均有官職,月洞門對面的榮祿第才是宅邸。訪客來訪都在此下轎,轎夫在此等候,訪客步行入內,故又稱之為轎道。轎道右邊是座隔開大花園的灰磚牆,左邊是建築物主體。前面的房舍較為低矮,想是僕人居住區域,目前作為展覽館使用。再往裡走,進了榮祿第大門,房舍成為比較高大的樓房,這裡也是主人家的居所了。 區分裡外的榮祿第大門,除了門楣上的大匾「榮祿第」之外,裡面還有一塊牌匾,寫的是「崇德厚施」,這或許可以讓參觀者對主人家的胸襟有些盤算。 進了榮祿第大門之後,左手邊是一棟兩層樓的四合院,這裡有內院和迴廊。完整的四合院由一條L型的長廊和兩側房屋的外牆圍合而成。迴廊有兩層樓高,下層開敞,設有月門及葫蘆形窗洞;柱子則混合了西式的柱頭和基礎。上層有上下兩排連續的窗戶,下排是支摘式木百葉窗,上排則是固定式的貝殻窗。迴廊裡展示了大屋當年的配置和故事。 再往裡走,就是通奉第餘慶堂。大門掛著「通奉第」牌匾,門柱右邊寫著「前迎鏡海」、左邊寫著「後枕連峰」。顯然當年不是花園裡有個大水池,就是可以遠眺海灣;屋後呢?或許真有山丘呢!只是如今滄海桑田,舉目所見盡是房屋。 餘慶堂有前後廳,兩廳之間是一座方便通風採光的天井。後廳未設門扇,在靠近後壁處擺設了一座12扇屏風組成的弧形壽屏,這是鄭家大屋現存最講究也最精美的木雕裝飾。前廳設有活動門扇,原為生活空間。這些門扇當年曾貼有金箔裝飾,顯示了鄭家當年的財富。 所謂抬樑式構架又叫疊樑式構架。它是在柱子上放樑,樑上再放短柱,短柱上又放樑,如此堆堆疊疊的直到屋脊。各樑頭上再架承屋椽。這種抬樑式架構極為複雜,要求嚴格、施工細緻,但結實牢固,經久耐用,是我國古代最普遍的木構架形式。 餘慶堂隔壁的是積善堂,乃鄭觀應之弟所建。積善堂和餘慶堂一樣都是二進三開間式建築,只是積善堂二樓大廳較餘慶堂略小,裝飾較少,積善堂兩側為房間,據說鄭家後人一直居住於此。 在餘慶堂和積善堂對面接近花園的院落是文昌廳,這裡是鄭氏家人讀書的所在。廳堂外廊設圓形月門通往花園,月門兩側有灰塑對聯,上聯是「現陰陽而合O(末字已不可考)」,下聯是「借樓閣以撐天」,橫批是「祥光」,週遭輔以琴棋書畫為主題的灰塑。顯見主人對子弟們的期盼。
足跡: 媽閣廟 → 媽閣廟前地 → 媽閣斜巷 → 港務務局大樓(摩爾兵營) → 亞婆井前地 →(左轉)龍頭左巷 →鄭家大屋
註:硬山式屋頂 硬山式屋頂是兩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組成。和懸山頂不同,硬山頂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兩側山牆把檁頭全部包封住,由於其屋檐不出山牆,故名硬山。 而所謂懸山也叫做「桃山」,是前後成兩坡而桁檁突出在山牆之外的屋頂。 硬山頂也是台灣老建築的主要屋頂形式。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