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28 18:09:40瀏覽1322|回應1|推薦52 | |
感謝電小二推薦: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摩爾兵營亞婆井」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美食|部落客帶路 ------------------------------------------------------ 離開媽閣廟,經過媽閣廟前地,走過人聲鼎沸的特產店,沿著媽閣斜巷往上走。右手邊不遠處一棟有著阿拉伯風味的建築立在路旁,那就是港務局大樓了。 這棟位於媽閣山邊、有著阿拉伯及哥德式特色的磚石建築,是1874年由義大利建築師卡蘇杜(Cassuto)設計、建成的大樓。原來叫作摩爾兵營(Quartel dos Mouros),俗稱水師廠,現在是港務局的辦公大樓。 來到這裡,既看不到「兵」,也見不到槍、砲等等像是兵營的設施。那麼這棟大樓為什麼叫作「摩爾兵營」呢?說到這裡就得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摩爾」了。這可不是什麼「摩爾定律」哦! 摩爾人(葡文Mouros, 英文Moors)是中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歷史學家認為,摩爾人是一個階級和文化的統稱。直到640年阿拉伯人入侵北非之後,摩爾人才和阿拉伯扯上關係,由於他們的膚色較歐洲人深,所以摩爾人一詞常被歐洲人用來描述西非和北非的穆斯林。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亞半島(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曾經征服了西班南部大半,因此歷史上,摩爾人又常被指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伊斯蘭征服者。莎士比亞戲劇《奧賽羅》中的主人公就是「威尼斯的摩爾人」。 據說,早在1784年,澳門就有一營為數約150人的印度警察負責治安管理和其他警務工作。到了1873年6月27日,在S. Januario子爵的安排下,41名摩爾人從當時葡屬殖民地果亞(Goa)來到澳門,服務於警察廳。這批來到澳門的摩爾人,是信奉伊斯蘭敎的印度穆斯林,後來人數逐漸增加。為了讓這些摩爾人警察有安身之所,1874年8月9日才由義大利建築師Cassuso修建了這座兵營供他們駐紮,因此人們又稱這裡為「摩爾人兵營」。或許當時建築師就是為了體現摩爾人的宗教信仰,在設計兵營時,特別將洋葱頭尖拱、幾何圖案等有阿拉伯風格的伊斯蘭建築元素融入,因而成就了澳門這座別有風情的歷史建築。1905年,警察廳摩爾人部隊遷出,改作港務局和水上警察的辦公地方。又因為當時華人叫水警為「水師巡捕」,因而這裡又被叫作「水師厰」。 這是一座頗具伊斯蘭風格的磚石建築,長67.5公尺,寬37公尺的樓房建於花崗石圍築的平台上。整棟建築以黃色為基調,配以白色花紋,色彩與質感和花崗石牆基形成顯明對比。除了中央部分為高達6.6公尺的二層樓房外,其餘部分是一層式設計,建築物三面有迴廊環繞。迴廊牆身開有大小不一、由圓柱支撐的伊斯蘭式拱券(註),並以三葉式點綴其間,與女兒牆上節奏均勻雉碟排列的方尖形裝飾相互映襯,極具特色。 由於大樓目前仍是港務局辦公地方,只有大廳及迴廊開放參觀,而我們來時恰值正午,大廳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在迴廊及附近盤桓。即使如此,仍讓人在參觀過媽閣廟中國式建築之後有了完全不同的震撼。 看過阿拉伯風味的港局大樓,繼續前進。大約不到五分蹱,來到一處小小廣場,這裡就是亞婆井前地了。廣場上幾株大樹、一個小小攤販亭。這個小小廣場雖然不怎麼起眼,卻是葡萄牙人最早聚居之地。相傳早年這裡接近內港,又有天然泉水,葡萄牙人來到澳門就在這兒落腳、聚居。 據說這裏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亞婆井」在葡萄牙文就是「山泉(lilau)」的意思。又據說有葡萄牙人的歌謠說道:「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可見亞婆井對葡萄牙人具有極重要的意義。今天亞婆井前地一帶仍然保留許多葡式建築。 亞婆井前地周圍的建築主要有葡萄牙民居式建築和具有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住宅。順山勢而建的住宅,白色的外牆襯托綠色的百葉窗,加上紅瓦斜屋頂,具有明顯的葡萄牙風情。 亞婆井不僅是葡萄牙聚居之地,就連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鄭觀應也在對面建宅居住,而早年鄭家居住過的「鄭家大屋」也就成了澳門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看過亞婆井及週邊葡式建築,越過馬路,進入巷弄,左手邊一棟隱藏在巷弄中的大屋就是鄭觀應的故居「鄭家大屋」。 鄭觀應何許人也?且看下回分解。
足跡: 媽閣廟 → 媽閣廟前地 → 媽閣斜巷 → 港務局大樓(摩爾兵營) → 亞婆井前地
註:「拱券」是什麼? 拱券是一種建築結構。簡稱拱,或券,又稱券洞、法圈、法券。它除了豎向荷重時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還具有裝飾美化的作用。其外形為圓弧狀,由於各種建築類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變化。半圓形的拱券為古羅馬建築的重要特徵,尖形拱券則為哥德式建築,而伊斯蘭建築的拱券則有尖形、馬蹄形、弓形、三葉形、複葉形和鐘乳形等多種。拱券結構是羅馬最大成就之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