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密林深處鹿角坑(2之2)
2010/07/19 14:00:43瀏覽1000|回應0|推薦35

淨水廠不大,旁邊臨壩處設有幾張座椅,只是少有人使用。我們在此小憩,卻看不到任何一處像是步道的所在。

下到溪邊,在堰上水池邊上,草石之間一處像是曾經有人踩踏痕跡的小徑沿溪而行。果真是「路跡不明」、「陰暗潮溼」。就這麼像武陵人一樣「緣溪行、疑無路、欲窮其林、彷彿若有光」的在溪間大石攀上攀下、林間草叢中尋徑前行,一會踏石而過溪那頭,一會兒又得踏石而回;一會兒攀樹而過、一會兒踏溪水而行;一會兒又得四處尋尋覓覓的找尋那前人在大石上堆疊、用以指示前行路徑的小石堆。人,畢竟是所謂的「萬物之靈」,懂得在不准沿途紮登山布條時,用磊石指路的方式,避免迷途,這大概是彩虹橋頭那些猴族不能比擬的。

「野有伏石蕨、人得抱石行」就這樣行行爬爬,手杖、四肢並用的一路行來。沿途溪水淙淙、因溪水落差形成的小瀑布到處可見。水流沖擊形成一汪汪小小水池,池水極清,努力蒐尋,偶爾也可在水中發現一兩條翻尾的小小魚兒,狀似甚樂。或許有人要問:「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這個問題我不會回答,建議你去問莊子吧!或許竟可能因此而夢蝶呢!

十點十五分左右,終於有人大叫,瀑布到了,在遠處山間,一條如白練般的飛瀑從山頂凹處奔流而下。看似近在眼前,卻是親近不易。又在溪水、石堆之間攀攀爬爬了十多分鐘才算真正到了瀑布下面。玟玲到此,就像山猿一樣,身手矯健的一馬當先爬到瀑布下方的水潭前。身材高挑的她,與瀑布相較,竟像一仙布偶般的小巧。

瀑布下,大石上,偶爾有一、兩片青楓的翅果落在石上,看著那一雙雙的翅膀,仰望瀑布,這才發現原來瀑布兩側山壁岩石上偏布著青楓,楓樹枝葉在逆光下顯得是那麼的青綠,許是瀑布濺起的水花給了楓樹足夠的水分和養分,才讓樹兒長得那麼青翠吧!到了深秋,這兒更該是楓紅滿山,紅葉滿谷吧。只可惜現在時值春末,無緣見到楓紅美景。

休息了大約半個小時,該打道山了。清點行囊、背包上肩。雖然是一路尋覓覓的上來,回程路徑並沒有比較清晰,仍是得尋尋覓覓的下山。下山,似乎該比上山容易多了吧,只是有人「肉腿」已經變成了「鐵腿」。又有人在上山時就打算好把山上的青綠一同帶回家,早早的就在小腿上留下黑青的印記。於是下山,一面找路,一面帶著抖動的雙腿,並不是那麼輕鬆。

據說鹿角坑生態保護園區內自然生態保存十分良好,動植物生態豐富,可見山羌、野豬、穿山甲等保育類動物。但我們一路行來,只聽純如說在彩虹橋頭見到彌猴三、五隻,其他動物卻未見著,更無其他人蹤,只在下山途中見到三位國家公園的尋山員,互道平安。

終於下到淨水廠了。廠邊一位先生問了許多問題,原來他是台北市政府的工作人員,似乎對國家公園管理單位有許多微詞。管理架構重疊,單位之間無法妥協、溝通,原本就是必定存在的課題。這有待智者去解決了,我們只是登山客罷了。

十二點半左右,又來到彩虹橋,來時為為了早進早出,未在此停留,回程當然得在此「到此一遊」作個紀錄囉。拍照、觀景已畢,橋前一道瀑布又令小姐們興奮不已。看到瀑布有著乳白色的水質,那是溫泉水,更是雀躍。還來不及告訴她們這水可能混有上頭花藝村溫泉沐浴過的水時,玟玲大小姐早又一馬當先的下到水中,玩起水來。剛才在山林瀑布間,已經「振衣千仞岡」了,現在當然更得來個「濯足萬里流」囉。只是濯足僅數尺,手機卻迫不待的落水付東流了。

因為手機落水結束了泡水樂,於是去到花藝村泡腳,一方面享受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樂趣,一方面泡一下酸痛的「鐵足」,也算是有了些微的補償吧。

離開馬槽花藝村已是下午一點多了,經過一早上的攀爬、折騰,腹中早是饑腸轆轆。到陽明山,少不得要去到竹子湖享用一下山間野味。何況此時尚在花季,用餐、賞海芋,也算是在勞累了一個早上之後,給自己一個安慰獎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