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雄關要塞獅球嶺(2之1)
2010/06/14 11:43:46瀏覽930|回應1|推薦10

法寇侵台西仔反,義民壯勇衛家鄉

斑斑古堡千年鎮,我敬英雄拂舊牆[1]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起點,中興及大業隧道正上方一處山嶺,叫作獅球嶺,這座基隆港南方最高點,海拔高度不高,卻是展望基隆港的絕佳地點。無論正前方的基隆嶼、和平島,右前方的月眉山、海門天險、二沙彎炮台、中正公園,還是左前方的基隆港防波堤、外木山,以及整個基隆市區都涵蓋在視野之內。也就是說,整個基隆港的一舉一動在這裡都可以一覽無疑。

清光緒十年(1884)716日,劉銘傳在中法戰爭前夕抵達基隆,15天後,戰事爆發,84日法艦直逼基隆,要求守軍「於明日上午八時以前將炮台交出」,守軍護土有責,斷然拒絕,戰事就此展開,雙方互有勝負,十月,法軍分兵攻打滬尾與基隆,劉銘傳考慮到淡水河直通台北府城,為保台北,滬尾重於基隆,於是決定撤離基隆,移師滬尾,僅留300人防守獅球嶺,只要守住獅球嶺,就算法軍上了岸,缺乏艦炮支援,火力優勢就發揮不出來,再加上山地形勢複雜,易守難攻,這樣就能把法軍牢牢的拖在基隆。法軍佔領基隆後,對滬尾發起進攻,清軍從北、東、南三個方向截殺,法軍潰不成軍,只得逃回艦上。劉銘傳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說:「我軍陣亡哨官三員,死傷兵勇百餘人,法軍被斬首二十五級,槍殺三百餘人。此外又俘獲法兵十四名,梟首示眾。」光緒十一年(1885)3月,法軍在鎮南關大敗,主帥孤拔病死澎湖,法國侵佔台灣的戰爭以失敗告終。

這一年是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中國戰勝,清政府卻像戰敗國一樣和法國簽訂了天津條約;這一年,清政府決定台灣正式建省,任命抗法有功的劉銘傳為第一任台灣巡撫,從此開啟了劉銘傳建設台灣的進程。也就是這一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始決傾覆清廷創建民國之志」,開啟了推翻滿清、肇建民國的先聲。

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前夕,劉銘傳到台灣的第一件事就是巡視基隆港砲台,鞏固海防當然是就任巡撫後的第一要務;第二就是建設交通,制定了以「興造鐵路為網紐、輔之以電線郵政」的方針。光緒十三年(1887)7月,在台北成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聘英德工程師為顧問,著手修建鐵路,前後歷時六年完成了基隆至新竹全長106.7公里的鐵路,成為中國人自辦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光緒十二年(1886)台北設電報總局,架設水陸電線,全長700公里,大大改善了島內外的電訊交通。光緒十四年(1888)創立新的郵政制度,在台北設立郵政總局和各地支局,發行郵票。這是我國最早的自辦郵政業務,比清政府成立的郵政官局還早八年。

從這段歷史可知,獅球嶺砲台對基隆港的戰略價值極高。而基隆港與台北府城之間又有山勢阻隔,建鐵路、開隧道,當然就是聯繫基隆港與台北府城的最佳途徑。但是在清朝時,建鐵路卻是極端不容易突破的思想和觀念,劉銘傳卻在短短的六年中完成了,這也奠定了他對建設台灣貢獻的地位。

到獅球嶺看砲台和劉銘傳在台灣建設僅存的獅球嶺鐵路隧道一看究竟,一直是心嚮往之的事,地點雖近,卻總是未能執行。那天早上起來,看看天氣甚佳,不像前些天的陰雨,於是和內人搭上從美麗華往基隆的客運,只不過三十多分鐘車程就到了基隆車站。在市區附近走走,看看時間不到十一點,於是說:「我們去獅球嶺吧!」就這樣圓了多年的夢。

從仁五路轉向,順著高速公路高架橋旁道路前進,想著獅球嶺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與歷史背景,該是指標明顯才是。但走過市場,人來人往的,總是看不到往獅球嶺的明顯指標,雖然步行在「獅球路」上,卻仍難掩失望與怨嘆。我們經常可以在各種場合看到或聽見葡萄牙如何稱呼台灣、荷蘭人、日本人又在台灣如何如何的解說,卻為什麼對這樣一個與我們歷史背景有切身關係的文化遺產總是那麼的輕忽和漫不經心呢?

一路走到高架橋盡頭都看不到任何指標,只好求教於路邊長者,指了路徑,來到中山高速公路起點路旁,這才看到對面有座指示牌,在寫著「獅球嶺景觀區」的弧形指示牌下方有一方「獅球嶺砲台」的指標。


順著高速公路旁的道路前進,大約十分鐘,繞到中興及大業隧道上方,終於「獅球嶺砲台」指標出現了。繼績沿著平安宮旁步道上行,約十分鐘左右來到中興、大業隧上方一處觀景平台,由此可以欣賞基隆港景色,卻看不到砲台,也無任何相關解說。正在納悶,瞧見平台往東方向路旁有條木棧步道,想必是通往砲台之路吧。

沿著木棧道前進,來到一處鞍部,只見路旁樹上有三片登山者釘的路標,仍乏官方設立指示牌,順著路標向右轉個彎,再沿著木棧道台階向上,總算是看到獅球嶺砲台了。

這裡是獅球嶺的主砲台,現存遺蹟已不完整,火砲基座上只剩下扇形放射狀溝槽的砲床、胸牆與其下貯放彈藥的凹槽,以及在基座下方的指揮所。至於砲座左前方一座石造碉堡看起來則有些唐突,應是後來建的吧,至於何時、何人所建,則欠說明。

獅球嶺砲台建於中法戰爭之年,法軍稱之為Fort Tamsui(即淡水砲台),為當時的台灣兵備道劉璈所建及後來的台灣巡撫劉銘傳整建。砲台居高臨下,視野極佳,北方可監控基隆港及市區,向南可控制淡水、八堵要道,是台北府城邊防關鍵,附近山稜、高地上另有東砲台和西砲台,互為犄角,戰略價值極高。中法戰爭期間,一直是法軍亟欲攻下的目標。台灣建省後,為防日本及其他列強覬覦,劉銘傳亦曾整建砲台,增添大砲。乙未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本佔領基隆,欲南下時,即曾遭此砲台清軍的頑強抵抗。

站在砲台前方觀景台上遙望基隆港,想像著當年砲台指揮官拿著望遠鏡,監控著基隆港及外海法軍或日軍動態,指揮著兵丁們調整角度、發砲制敵;想像著不遠千里而來的劉銘傳,以及他率領的淮軍將帥兵丁,為捍衛這塊土地流出的鮮血;想像著劉銘傳為建設這塊土地,在獅球嶺山下開鑿了全台灣第一條鐵路隧道。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時間,在那個觀念不開、只有人力,缺乏機械的年代,就將鐵路由基隆建設到了新竹,奠定了台灣開發的基礎。再看看如今傾圯的砲台,真令人有不勝唏噓之感。

下了砲台,順著山友在樹上的路標往東行,來到一處叉路口,判斷右側向上、少有人跡,卻在樹上繫有登山布條的步道該是往東砲台的吧。步道在林蔭間直上,算是到目前為止,來獅球嶺最清涼的一段了。許是遊客稀少,加上前些天陰雨不斷,步道有些難行,內人只好在竹林間休息,我一人繼續上到高處,終於在一處竹林間,看到了一座幾乎湮沒在竹林中的碉堡式建築,它與主砲台左前方那座碉堡有些相似,倒不像是清代傳統砲台模樣,難道這就是東砲台嗎?只見碉堡前樹上釘了一塊登山者的指示牌,上書「獅球嶺東砲台,海拔155公尺,高速A024圖根點」。由於這裡是稜線的高點,往北望,基隆港和市區盡收眼底;向南看,八堵市區在望,真是監控南北的絕佳的地點,這也難怪保國衛土的將帥要在這裡建設砲台了。

 雄關要塞獅球嶺(2之2)-->>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正的古蹟
2010/06/14 11:57
 這麼重要的古蹟,卻沒有好好維護!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0-06-15 10:25 回覆:

人們常常為了自身現實的政治利益而有意無意的「忽略」和曲解了前人的偉大和建樹,這可能才是古蹟的致命傷吧!

祝福您

端午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