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09 11:35:09瀏覽903|回應2|推薦40 | |
現在咱們出國到世界各地旅遊多半不用事先辦理「簽證」。可這在若干年前卻是想也不敢想的。想出國,得先張羅各式各樣的證明文件、財力證明等等,挪出時間,到各國在咱們這兒的駐地去辦張visa,要不然,想出國?真是門兒都沒有啊! 記得若干年前看到一則報導說,中央銀行總裁和財政部長因為得不到香港簽證,所以放棄參加在香港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連央行總裁那樣的大官兒都有這問題,何況是咱們小老百姓呢? 簽證是出國必然程序,沒有取得簽證必定會是寸步難行。 且聽咱說說若干年前辦理簽證的幾則趣聞吧!
故事之一 若干年前(大約是民國七十八、九年左右吧),與妻同赴印尼觀光勝地峇里島旅遊,當年峇里島剛開放落地簽證,只要有了機票即可成行。 那天,高高興興的收拾好行囊,順順利利的上了飛機,飛機一路上昇、穿過雲層、飄過南中國海,約莫六個小時光景,在峇里島機場落地。美麗的機場和別緻的建築,油然而生不虛此行之感。小小機場裡頗具風味的迎賓建築吸住了我們的腳步,進海關就慢了些個。 進了機場入境大廳,一邊寫著外國人,一邊寫著本國人。當然選了外國人入境窗口。前面只剩下一行大大小小的五個人,看紅底白十字護照,知道是來自瑞士,想是一家人。不知是何緣故,關員一會兒問這、一會兒問那的,又一會兒請來另一位關員,折騰了好一陣子。好不容易輪到我們了,遞上護照,只見他老兄左翻翻、右看看的,一會兒瞧瞧咱們,一會兒低頭,臉上泛著微微笑意,嘴裡嘟嘟囔囔的念念有詞。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回頭一瞧,入境大廳除了我們大妻倆,早已空無一人。心中有些不耐,趕緊問問: 「Excuse me, are there anything wrong?」 「Are you together?」 「Yes.」 「From Taiwan?」 「Yes.」 接著一陣沉悶。然後只見他老兄左手翻著護照,右手拇指、食指作數東西狀,口中喃喃自語的念著些什麼,笑容依舊。 又過了一會兒,他老兄瞧著沒反應,再次抬頭,瞧瞧咱們,口中繼續念著。 「....」實在不懂,於是: 「Pardon?」 他老兄似見這人怎不開竅,於是抬頭,手上動作不僅未停,而且舉高了手,動作更為誇張,掛著笑意的嘟囔有些清楚了。 「Money, money, money, money, ....。」 不會吧?這就是前面瑞士朋友花費許久才得入境的原因嗎?這該只是耳聞吧,趕緊問問清楚。 「Pardon?」 極端肯定又確實的答覆出現: 「Money, Money, I like Taiwan money.」 我的天,有夠清楚了。 就這樣,關員在裡,我們在外的對耗了許久,終於,護照上蓋了個入境戳,可以入境了,只是...遊興和觀感大受影響,從此視這裡為畏途。 算來這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想來這些舊習該是早已灰飛煙滅了吧!
故事之二 英國事務結束,心想,大老遠跨了半個地球,簽證到期,而英國景緻尚未多看,歐洲其他國家也未曾轉轉,甚感悵然。 為了一圓歐洲旅遊夢。於是,備妥了護照和各種證明文件,找了個空檔,搭公車到位在伯明翰機場貨運站附近的簽證處一行。安全檢查、取了號牌、進入大廳,一邊等候叫號,一邊和一對在Newcastle修博士的大陸夫婦閒閒的聊著。好不容易輪到咱了。遞上證件,簽證官小姐一邊翻看資料,一邊詢問,少不得據實以告,當然好聽的部分不免有些兒誇大,簽證官小姐也是滿臉溫和、想是聽了我的敘述也是有趣,於是收下護照,笑著請我坐等。 約莫半個小時,又叫咱了,簽證官小姐一面把護照交給我,一面說明同意給我加簽三個月期的多次入、出境簽證,不過拿了簽證後請先到伯明翰警察局去報個到,拿張居留證。 文化古國的氣息是有些個不同。
故事之三 既然想到歐洲大陸走走,就得好好規劃一下。機票己確定,回臺灣必定要在阿姆斯特丹轉機,所以荷蘭簽證少不了,有了荷蘭簽證,比利時、盧森堡二國即可順道。法國,早就久慕其名,總是得去看看。於是打定主意,先去辦荷蘭簽證,再辦法國簽證。 一早搭火車往倫敦,再轉地鐵到荷蘭大使館,小小的簽證處早有約十數人在那等候了。魚貫進入,先是填表,簡單的表格上面印了一大堆看不懂的文字,好不容易琢磨著填妥了,又是另一列隊伍,到得小小送件窗口,一位不苟言笑的收件官高高的杵在玻璃隔屏的那一頭,收了表格、護照,一看護照,回了一句話: 「兩個星期後再來。」 心裡頓時疑惑,趕緊問問,還是那句話: 「兩個星期後再來。」 沒有解釋、沒有說明,當然更不會有絲毫笑容。一氣之下,收回護照,放棄算了。咱去他家消費,何需看人臉色。 取了護照、文件本想就此拂袖而去,但繼而一想,得從他家轉機,沒簽證就那兒也別去。只好再回窗口,遞入護照,還是不苟言笑的收件官,仍是吝於說明,看也不看的收了件就往旁邊盒子中一放。 「兩個星期後再來。」 心想,護照在你手上,等兩個星期再來,那我不是啥事也辦不了,那兒也別去了嗎?於是趕緊詢問,二星期後再來可以,是不是可以先收件,護照還我。這回倒是甘脆,仍是一語不發,遞還護照,順道給了一張收件號碼條。 拿了護照,看看時間,再試試法國簽證去。這是後話,暫時按下不表。且說二個星期後的事吧。 準時二個星期,我又出現在荷蘭大使館,遞進護照和收件號碼條,仍是那位不苟言笑的收件官,看了看收件號碼條和護照,轉身到後面拿了文件,只說了一句話 「明天再來取簽證。」 聽了,登時差點沒蹶過去。頭都剃了,不洗,行嗎?只好再問問囉,一定要明天來嗎?過幾天可以嗎?回答仍是甘脆。 「Any day都可以。」 您想想,往後還會有興緻去這低地國逛逛嗎?
故事之四 話說出了荷蘭大使館,心情甚是不悅,看看手表,距法國大使館打烊時間不多。但荷蘭經驗確實令人有些意興闌珊,極度不願再次領受歐洲人那股高傲,只是為了不虛歐洲行,想想,勉為其難的試試吧。再度趕了地下鐵,繞道肯辛頓公園另一邊的法國大使館簽證處,恰好是打烊前最後一個進入,好兆頭。 領了表,看看簽證場地和隊伍,比荷蘭大使館多了十倍不止,簽證窗口分門別類的有近十處之多。趕緊找了適合的窗口,一面排隊,一面填表。進度雖快,奈何人多,輪到我時,已是午後。 排隊當下,一面等待,一面觀察前面辦理情形,在我前面二位想是來自中東或印、巴的女士,簽證官垂詢甚久,但看她們離去時,面容憂愁,似乎不甚樂觀。 輪到我了,是一位美麗大方的年青簽證官小姐。嗯!好的開始。 遞進護照等資料,小姐問了在此地的原因。雖然說是來此短期公務加學習,中國人謙虛的美德還是讓我告訴她: 「Student。」 她翻了翻文件,笑著說: 「No, you are not a student. You are a researcher.」 頓時氣氛變的更美好。她問我答,她滿意,我高興。 「為何去法國?」 「來此有一段日子了,可總沒機會去美麗的法國看看,如今要回家了,想和從臺灣來的妻子去貴國看看。」 「打算何時去法國。」 「那得看我能拿到什麼樣的簽證,以及內人在臺灣辦簽證的情形而定。」 「想要何種簽證。」 「希望是多次入、出境簽證。」 「希望多久呢?」 「一個月左右吧!」 「依你的說法,一個月可能不太夠吧!這樣好了,我給你三個月的多次簽證,最遲可以到明年二月,如何?」 「當然好。」 「那麼請你下午四點半來取簽證。」 多麼不一樣的感覺啊!同一天經歷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簽證經驗,您會喜歡那一個? 想想,隨著國家的發展,免簽證待遇國家越來越多,這些辦理簽證的過往可能就此真正成了「經驗」和「歷史」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