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06 00:00:00瀏覽10020|回應18|推薦136 | |
Oct/16/2014 結束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鄂圖曼古城─莫斯塔爾(Mostar)一日遊,我們又回到克羅埃西亞境內,心情上竟有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愉悅!這也是我沒有勇氣遊覽落後國家的原因,貧窮或戰禍頻仍的地方讓我感覺沉重不勝負荷,載不動許多愁啊! 克羅埃西亞的長城在 史東 Ston 史東(Ston)位於佩萊沙茲半島(Pelješac Peninsula)與克羅埃西亞本土銜接處的地峽上,過去也屬於「拉古沙共和城邦」的一部分。史東是由馬利史東(Mali Ston)與維利史東(Veliki Ston)兩座相距1公里的雙子城所構成。 史東因為產鹽而具重要經濟地位,自1333年起,杜布洛夫尼克(Dubrovnik)的統治者在山頭上建造了綿延5.5公里的城牆,堪稱歐洲最長的一道防禦工事,因此被譽為「克羅埃西亞的長城」。建築師喬治達爾馬齊亞( Juraj Dalmatinac)也曾參與城牆的設計和興建,包括40座城塔和5座堡壘。城牆在1991和1996年分別遭受砲彈和地震的摧毀,克羅埃西亞政府經過多年的整建,已修補好受損的城牆,其纏繞山頭的石造工程,恢復往年的雄渾氣勢。 我們在午前來到維利史東(即大史東),這是一個淳樸的小鎮,若非「克羅埃西亞的長城」,恐怕少有訪客。遠遠就看見V字型的城牆環繞山頭,那就是今天的目標─攀登長城。 天空輕佈雲層,陽光時隱時現,如此天氣正適合登高攬勝。眾人由城牆邊的階梯登上城牆上的步道,往上看城牆呈”Y”字型向左右的山坡延伸,左邊可以看到一座堡壘,右邊直蜿蜒到山頭另一邊看不見的馬利史東。 來到”Y”字型分叉處,右邊的城牆既陡峭又綿長,我們沒有”向左走、向右走”的問題,除了神勇的友人Dennis,全部選擇向左走,朝著上方的堡壘前進。或許是空氣清新還有心情愉快,一路上坡爬到堡壘,除了有點喘之外腳步還算輕盈,但夥伴們有些還是拄著拐杖保護膝蓋。 連綿陡峭向右邊蜿蜒爬升的城牆 加油啊~夥伴! 成功登頂,克羅埃西亞的國旗飄揚在堡壘平台上。放眼望去維利史東整座小鎮就在眼底下,白牆紅瓦的城鎮坐落在綠色的山谷平原,一旁是映著天光的鹽田,淳樸寧靜自成一個獨立世界。 不登長城非好漢,我們個個可都是克羅埃西亞的好漢了耶!由堡壘下來時雲層散去陽光來得正是時候,若在上山時難免就要揮汗如雨了! 小鎮入口處花兒開得粲然,忍不住為她留下美麗姿影。 克羅埃西亞最美味的「藍寶石牡蠣」 離開維利史東,沿著山間道路繞到山頭另一邊的馬利史東(Mali Ston)。昨天前往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還有今天上午原路回來途中,都可見到狹窄海灣對岸的馬利史東(亦即小史東)。即使隔著海灣,也可清楚看到海邊的小城鎮,還有蜿蜒在山丘上的城牆和堡壘。維利史東城區腹地較大,相形之下馬利史東小巧得多。這裡有一個小港灣,附近海域是座規模不小的牡蠣養殖場,而這裡養殖牡蠣的歷史,從羅馬時代便已開始。這兩座小城都以海鮮聞名,不少克羅埃西亞人會專程前來品嚐這裡的牡蠣和淡菜。 中午就在小港灣海邊的餐廳用餐,餐廳緊鄰城牆及一座海邊的堡壘。小港灣樸實無華,秋日時節遊客稀少,有種不同於風景區的寧靜澹泊,讓人感覺非常放鬆。 午餐的菜色之一在行程資料上如此形容:「克羅埃西亞最美味的藍寶石牡蠣」,令人充滿期待與想像!然而當盤中的三顆「藍寶石牡蠣」出現眼前時,大家面面相覷一臉問號─哪ㄝㄚ捏?只因大家都把牡蠣想像成生蠔了,所以看到和台灣的肥美鮮蚵同樣大小的牡蠣時,與想像落差太大而失望!少部分人生食,多數人和我一樣吃的是烤熟的。吃起來滋味如何呢?既是當地特產,「現撈」的牡蠣應該可以更加鮮美才是! 在維利史東攀登「克羅埃西亞的長城」、在馬利史東品嚐「藍寶石牡蠣」之後,我們告別這個純樸的海岸小鎮,準備展開亞得里亞海跳島之旅了。 跳島之旅的渡口 歐瑞碧契 Orebić 若非這裡是前往科楚拉島(Korčula)的重要渡口,大概很少遊客會大老遠穿越整座佩萊沙茲半島,來到這個半島尾端的小港。除了作為過境港口,鎮上還有一座海事博物館以及一座建於15世紀的方濟會修道院。儘管可看的景點不多,歐瑞碧契港倒是擁有達爾馬齊亞海岸南部數一數二的沙灘。 連日來已多次見到這航行於亞德里亞海上的渡輪,今天終於連車帶人登船啟航。渡輪緩緩駛出港口,回頭眺望背山面海的歐瑞碧契,港灣停滿小船、紅頂建築掩映在棕櫚綠樹之間,與藍天碧海交相輝映,小小的渡口小鎮散發著無爭的美麗氣息! 馬可波羅的故鄉在 科楚拉島 Korčula 歐瑞碧契與科楚拉島相隔僅僅2.5公里的海域,渡輪20分鐘就可以抵達對岸。在船上忙著看風景、拍照,不一會兒科楚拉島已進入眼簾。 科楚拉島懸盪在佩萊沙茲半島(Pelješac Peninsula)外海,地形有如峽灣,四周環繞鋸齒狀的小海灣,圓形的山丘被覆著茂密的松林,是亞得里亞海上的第六大島,因為馬可波羅( Marco Polo)的緣故,也是達爾馬齊亞海岸南部名氣最響亮的島嶼。 與科楚拉島同名的科楚拉城為於島上東北角的一塊地峽上,馬蹄型的城牆順著海岸線圈繞起來,扼守住狹窄的佩萊沙茲海峽。當船緩緩靠近時,結構完整、城牆圍繞的科楚拉古城感覺就像從海裡長出來一般奇妙,可惜天色陰霾,翡翠色的海水映襯著紅色古城的美麗畫面只能想像了! 車行山路之間驚鴻一瞥美麗的科楚拉古城 下船登上科楚拉島後直接進飯店,稍事停息後出來周邊晃悠。飯店位於半山腰上,周圍的住宅區及公園種植棕櫚樹、夾竹桃、石榴等偏向熱帶景觀的植物。走下斜坡順著幽靜的公園即可來到海邊,隔著海灣與科楚拉古城遙相對望,但見港口桅杆林立,紅頂建築與教堂鐘塔突出於灰藍色的山、灰藍色的海上。 接下來我們就要步入這座美麗的古城一探究竟了! 科楚拉城 Korčula 科楚拉古城於15世紀由威尼斯人所興建,和大多數達爾馬齊亞海岸城市的歷史一樣,堅實堡壘用來抵禦鄂圖曼土耳其的進犯。20公尺高的城牆分布著12座厚實的城塔,部分城塔還安置著大砲,讓人清楚意識到在中世紀時期這城牆肩負著多麼堅強的防禦重任。巍峨的大拉維林塔(Veliki Reveling Tower)矗立在古城入口,牆上的聖馬可之獅告訴我們這座古城與威尼斯不可分割的淵源。 島上重要景點幾乎全集中在古城裡頭,城牆裡的建築,十足反映了科楚拉島卓越的石造建築技術,舉凡房子排列、窗戶開口設計都兼具舒適、通風與安全考量。16世紀之後,威尼斯文藝復興之風也吹到科楚拉,石匠們開始在每棟建築立面增添裝飾性雕刻,因而老城建築多半以哥德式風格為基礎,卻有文藝復興的外表。17、18世紀之後,土耳其的威脅漸漸退去,居民們不再需要城牆保護,吸引了商人、工匠向城外發展,直到今天,城外的南邊海岸沿線,仍是科楚拉的商業中心。 城裡的街道就像魚骨般對稱排列,西邊的街道筆直,好讓夏季的西風(Maestral,強而穩定的涼風)可以吹拂進城裡;反之,東邊的街道則彎彎曲曲,可以減少冬天的波拉風吹襲(Bora,冷冽的東北風)。魚骨排列的巷弄中有許多商店,商業化的程度並未喧賓奪主破壞古城的風韻,有些藝品裝置、咖啡座甚至成為巷弄中的美麗風景。每一條狹窄的巷道都吸引人想要一探究竟,那發光的石板封印著多少前人的跫音,那古老的石階又通向何許朝代歲月,那斑駁的門扉裡又輕掩著多少動人的故事呢? 聖馬可大教堂 atedrala Sv. Marka 聖馬可教堂就位於老城的正中心,是一座完成於15世紀的天主教堂,結合了哥德與文藝復興風格,由米蘭和當地建築師共同以科楚拉產的石灰岩打造而成。面對廣場的正門可以看出當時科楚拉的石雕技術與風格:從兩隻獅子拱衛著入口,門框飾以細瘦螺旋花紋圓柱,左右兩側各有亞當和夏娃的雕塑,到大門上半部半圓窗的聖馬可雕像,都雕得栩栩如生;而大門上方山牆上的簷口,可以看到美人魚、大象等雕刻裝飾。一旁高聳的鐘塔,塔尖的圍欄和穹頂雕飾得非常華麗,為科楚拉匠師馬可‧安得烈契(Marko Andrijić)的傑作。 大門左右兩側的亞當和夏娃雕塑 馬可波羅之家 House of Marco Polo 來到科楚拉島,當然不會錯過隱身在老城僻靜巷子裡的馬可波羅之家。馬可波羅究竟是否在這間屋子出生還有爭議,據推測這間屋子建於1400年,距離馬可波羅死後已經76年。但科楚拉堅稱馬可波羅於1254年誕生於這間房子,然後於1269年隨著家人遷往威尼斯。馬可波羅之家因屬私人所有,一直大門深鎖,官方與民間協調談判拉鋸多年,終於改為一座博物館。經由狹窄的木造階梯登入,屋裡面空間狹小而侷促,陳列了地圖、航海圖、馬可波羅畫像和半胸雕像等。 最頂上的樓台可以環視整座古城,聖馬可教堂、櫛比鱗次的紅頂建築、青黛遠山、碧藍近海都成為眼下的美麗風景。 馬可波羅確切的出生日期和地點並不是很清楚,當前的說法都只是推測,多數歷史學家認為較可能的出生地是威尼斯。而他在《馬可波羅行記》中的奇異見聞與史實之間究竟有多少距離,也和他的身世一樣撲朔迷離。不由得想起《看不見的城市》書中馬可波羅對年老的忽必烈大汗講述他在帝國所見到和遊覽的城市,不存在的城市卻是完美的,在這裡的人物身份都不明確,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把這富於奇特哲學興味的撲朔迷離更是發揮到極致! 壯碩的大政府塔(Velika Kneževa Kula)鎮守著科楚拉城西岸的港口,碧藍海水清澈無波,小船遊艇靜靜停泊,秋日傍晚的海灣一片寧靜,隨著夏日渡假的人潮散去,許多海邊的景觀咖啡座也關起門休業了,想找一處可以望海的地方喝杯咖啡竟然不可得! 踱步回到城門口,雖無法望海,視野還算開闊,棕櫚點綴的古城洋溢南國情調。坐下來點了杯咖啡,停下腳步細聽古城的脈動。夕陽為城市鍍上一片華麗霞光,且讓這古老閒逸的時光氛圍浸染沉澱旅人浮動的心! 科楚拉城東岸的港口停滿了遊艇,繁華與熱鬧彷若另一個世界,走過來看看熱鬧拍拍照後,轉身又遁入古意盎然的狹窄街道。此時紅霞滿天,輝煌的燈火照得石板街道閃閃發光,旅人拖曳著長長的身影靜靜漫步,但願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街道! 好友Dennis在同一時刻捕捉到西邊港灣的霞彩,磅礡瑰麗的景色令人屏息,也為這一天畫下美麗句點!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