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27 00:00:00瀏覽9188|回應0|推薦140 | |
庫克山國家公園(Mount Cook National Park) 位於南阿爾卑斯山脈的東南邊,境內有近20座超過3千公尺的高山,覆著皚皚白雪巍峨聳立著,山間還有多達360條的千年壯闊冰河。其中海拔3,753公尺的庫克山(Mount Cook)是紐西蘭最高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其名是為了紀念最早發現南半球澳洲東海岸及紐西蘭的英國人庫克船長;當地原住民稱庫克山為「Aoraki」,即「穿雲者」之意。雄偉壯美的自然景致,是庫克山最迷人之處。庫克山村(Mt. Cook Village)是遊覽此區的據點,而紐西蘭國寶級的「隱士廬」飯店(The Hermitage Hotel),就隱身在這個小小的山村之中。 此趟旅遊行程的亮點之一,即是入住 The Hermitage Hotel。客房設有大面積的觀景窗戶,享有雄偉壯麗的山景,紐西蘭最高峰的庫克山以巍然之姿聳立眼前,彷彿伸手可及。有幸下榻此間高檔旅店,臥擁如此奢華的自然景緻,體驗動靜皆宜的度假氛圍,平添旅途的感動與美麗回憶! 今夜星光燦爛 下午來到飯店後,隨即展開《塔斯曼冰河探奇》(Tasman Glacier Explorers)的奇幻遊程。傍晚返回飯店,憑窗眺望,靜享庫克山的雄偉與靜謐。用過豐盛的自助晚餐,把握沒有光害的寧靜夜晚,賞夜觀星。 當城市的燈光日益璀璨,當空氣不再清新純淨,抬頭遇見滿天星斗已成為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奢侈。想像若僅用肉眼就能欣賞到夜空中的星星、星座、流星雨甚至是銀河,會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事情! 庫克山遠離城市燈火,擁有紐西蘭無與倫比的黑色夜空,是賞夜觀星的完美地點。走出飯店的光照範圍,陷入無邊無際的黑暗,因為偷懶沒帶手電筒,只能撿拾他人的微弱餘光,一腳高一腳低地摸黑行進。猛然抬頭,驚見浩瀚的夜空閃耀著密密麻麻的星星,數量之多、密度之高超乎想像,絕對是生平僅見,令人震撼得無以名狀,「滿天星斗」從此也有了全新的具象意義。肉眼即能看見銀河和星雲,如此澎湃華麗的星空,在淳樸的紐西蘭南島是人們的生活日常,於我卻是奢侈的偶然邂逅。大自然從不吝於展現它的驚人之美,只是人類自以為的文明拒它於千里之外。沒有嗟怨,只有感激,飛行萬里終能領略這片浩瀚星空的璀璨華美! 南十字星座(Crux),是全天88個星座中最小、卻具有特色的一個。其名稱源自拉丁文的十字,一如它獨特的造型。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地方皆可看到整個星座,因此被稱為南十字,以與北十字有所區別。在南半球,一年中的任何夜晚都很容易看見南十字星座,在北半球低緯度的熱帶地區也可以在春夏的夜晚,在地平線附近看見它幾個小時。南十字星座之於南半球國家,就如同北斗七星之於北半球國家,都是具有指標性的重要星座。14世紀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曾以這個星座來導航。除了曾經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作為和「北極星」一樣的導航作用外,它還是南半球某些國家的標誌,出現在紐西蘭、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的國旗上。由此可見,南十字座在南半球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同團的觀星及攝影同好聚集在灌木叢邊的草地上,沒有攜帶腳架的只能望星興嘆,唯一架起腳架身負重任的卻不識「南十字星座」,對著星空亂槍打鳥無法命中標的。識得南十字星座的夥伴一再協助調校拍攝角度,完全失焦的影像不時引爆譁然笑聲,靜謐的夜晚頓時充滿歡樂喧鬧,一群人七手八腳、七嘴八舌,一陣喧騰之後終於命中傳說中的「南十字星座」! 次日早晨,在飯店的 The Alpine 餐廳用餐,大片的落地窗外聳立著雄渾壯闊的庫克山峰,晨曦暈染得天際一片霞紅,眾人紛紛放下刀叉補捉瞬間的美麗光景。山中的清晨,懾人的幽靜中隱然還有一股神祕的氣息。 尚未告別,已然開始想念!離開飯店前,佇立窗前再次凝視雄偉壯麗的庫克山景,旭日朝陽斜斜灑落,山頭積雪淨白燦亮,等待迎接另一個仰慕的眼神。高貴旅店,只能淺嚐即止,匆匆來去,徜徉不盡的美麗景緻,姑且收納在記憶的錦囊吧! 屹立在群峰之巔的庫克山頂峰終年被冰雪覆蓋 庫克山胡克谷步道健行 庫克山國家公園境內,除了覆著皚皚白雪的巍峨群峰、數百條的千年壯闊冰河,還遍布著許多登山步道,從老少咸宜的健行步道到專業級的登山路線皆有之。胡克山谷步道(Hooker Valley Track,以英國植物學家 William Jackson Hooker 的名字命名),是庫克山國家公園內最受歡迎的短途步道,全長約5公里,高度僅約100公尺,沿途除了有庫克山和周圍群峰的美景相伴,春夏兩季青翠的高山草地上還有無數美麗的花朵燦爛相迎。入寶山的我們,自然不能空手而回,除了昨日的塔斯曼冰河探奇,今天還要來一段胡克谷步道「輕健行」。 告別了 The Hermitage Hotel,遊覽車載送我們到白馬山露營地(White Horse Hill Campsite)停車場,這裡是胡克山谷步道的起點,由此展開令人嚮往的山中健行。 穿過開闊的草原,行走於維護良好的步道,胡克山谷步道坡度平緩,沿途幾乎不見高大樹木,只有矮小的灌木叢或是草本植物。由於高山地區長年低溫、表面土壤稀少、烈日照射、強風吹襲…等自然因素,形成不利於樹木生長的環境。而這般的原始粗獷、質樸壯麗,也正是南阿爾卑斯山的特色。 高山紀念碑(Alpine Memorial),為多年來迷失在庫克山國家公園的登山者留下一縷標記。 過了紀念碑不遠處,從觀景平台可以俯瞰穆勒冰河湖(Mueller Glacier Lake)。穆勒冰河是一條13公里長的冰河,位於庫克山村的西部,以德裔澳大利亞植物學家和探險家 Ferdinand von Mueller 的名字命名。蜿蜒的冰河終端,在塞夫頓山(Mount Sefton)腳下形成穆勒冰河湖。 塞夫頓山(Mount Sefton)海拔3,151公尺,座落在庫克山以南12公里處,高聳於庫克山村之上。根據毛利人的傳說,塞夫頓山是庫克山的守護者。 胡克山谷步道沿途會經過三座大型木造吊橋,終點是可以近距離膜拜庫克山的胡克冰河湖(Hooker Glacier Lake)。第一座吊橋橫越穆勒冰河湖下游的胡克河(Hooker River),然此時封閉進行整修維護。第一座吊橋既行不得也,意味著到達不了終點的胡克冰河湖,穆勒冰河湖遂成為此番健行的終點。 事實上也沒有足夠時間走完步道全程,半途而廢的胡克山谷步道「輕健行」,白雪群峰風景如畫,優哉游哉輕鬆寫意。值得慶幸的是這兩天住在 The Hermitage Hotel,佇立窗前便能觀賞庫克山的雄姿,這一切果然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如果順利過橋往前行,就能謁見胡克冰河湖(下圖載自網路)。 沿著原路折返,清晨的太陽已躍上山頭,陽光照耀在嶙峋崢嶸的塞夫頓山峰,曠野已不似來時清冷,身體也因為健行而出汗,吸吐著山林間潔淨清新的空氣,豈止令人心曠神怡!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晶瑩燦麗的白雪不染纖塵,與天上白雲競相輝映,粗獷而壯麗的景色令人嘆為觀止,磅礡浩然的自然是療癒心靈的最佳良藥! 遠處山腳下的灰色建築即是 The Hermitage Hotel 藍色牛奶湖 普卡基湖 離開庫克山國家公園,今日將一路玩回基督城。進出庫克山國家公園必然會經過普卡基湖(Lake Pukaki),昨日沿著80號公路匆匆路過之間,眼光始終無法離開那片彷彿是藍色牛奶的湖水,今天回程路上終於在遊客中心稍作停留。 普卡基湖位於庫克山南麓,匯集了南阿爾卑斯山融化的冰河雪水,毛利語湖名「Pukaki」,意即「聚集的水」。因奇特的色彩又稱為「藍色牛奶湖」,土耳其藍的湖水彷彿注入了牛奶一般,不像自然界裡的色彩,只有親眼目睹方能體會這不可思議的夢幻景色。 連綿雪山圍繞,湖畔石灘高低起落,沒有可愛的小木屋,沒有人工妝點,人們在普卡基湖可以領略質樸壯麗的自然美景。 美哉~蒂卡波湖 中午來到位於庫克山麥肯奇(Mackenzie)盆地的蒂卡波湖(Lake Tekapo)小鎮,一邊用餐一邊欣賞湖景。之後是悠閒的湖畔漫步時光,然因傍晚之前要回到基督城,所以也沒有太大的揮灑空間。 南阿爾卑斯山的冰河融解注入蒂卡波湖,為湖水帶來迷人的晶藍色澤。蒂卡波湖對岸是長年冰封的南阿爾卑斯山,從湖畔可以遠眺高3,754公尺的庫克山,湖邊不遠處有一座牧羊人教堂,石頭砌成的小教堂外觀樸拙溫馨,恰如其分地與湖光山色相互輝映,夏日的湖畔魯冰花奼紫嫣紅,如畫般的美麗景色因此成為紐西蘭的地標風景明信片。 藍天白雲、連綿雪山、湛藍湖水、可愛教堂,如此有力的元素所組合的迷人風景就在前方等著迎接你;然而轉個頭,左邊遠方湖畔那一排金黃色的黑楊樹也在對我頻頻招手。當機立斷,魚與熊掌必須兼得。夥伴們擔心時間不夠放棄遠處的楊樹,Bianca 於是單獨奔向那片耀眼金黃… 金色楊樹,是吸引我拜訪紐西蘭南島的重要誘因之一,此行一路上每見一次於我都是額外驚喜。當我獨自走在湖畔的石子小徑,抬頭仰望那筆直聳立的神奇楊樹在陽光下燦爛翻飛,自覺嘴巴開開嘴角上揚,只因如此夢幻景色得來太不易!金黃楊樹本身就是吸睛亮點,再加上藍天白雲、連綿雪山、湛藍湖水相襯相映,這景色怎一個”美”字了得!獨自走在猶如幻境的美麗畫卷之中,帶著收集寶物的心情,每按下一次快門,對我來說都是重大收獲和成就。 夏天的蒂卡波湖畔魯冰花奼紫嫣紅,旖旎的風光固然迷人,然此時熠熠金秋的景色似乎更貼近我內心的嚮往。完成巡禮兼膜拜,回頭凝望這片藍色水岸的夢幻金黃,心中無限感謝自然的美麗恩賜,心滿意足沿著湖畔小徑邁向牧羊人教堂。 冰河攜帶砂石細粉從南阿爾卑斯山流入蒂卡波湖,土耳其藍的湖水像是造物特別調配的色彩,不可思議地出現在人間;遙遠的對岸,長年冰封的南阿爾卑斯山連綿起伏,一路環護著蒂卡波湖;天上的白雲倒映湖中,猶如神來之筆在藍色畫布上信手捻來的彩繪。天光雲影共湖光山色,好一幅完美無缺的美麗圖畫,漫步湖畔的感覺豈止是賞心悅目,而是對奧妙自然的五體投地! 蒂卡波湖畔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牧羊人教堂(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這座質樸的石頭教堂是為了榮耀上帝而建,也是為了紀念麥肯奇地區的早期先民而建,如今已然成為蒂卡波小鎮的美麗名片。 牧羊人教堂是1935年由基督城建築師 R.S.D. Harman 根據當地藝術家 Esther Hope 的草圖所設計建造,是麥肯奇盆地的第一座教堂。木結構融合石砌的哥德式教堂,透過聖壇窗戶可以遠眺南阿爾卑斯山最壯麗的景色。樸實無華的建築和諧融入周圍環境,卻不失其莊嚴神聖,帶給人寧靜的力量和簡約的印象,體現了早期定居者經歷艱辛的麥肯奇鄉村環境的基本質素。 這不是雄偉壯觀、金碧輝煌的大教堂,而是一如其名—牧羊人—那般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小教堂。當人們盡情徜徉在蒂卡波湖旖旎曼妙的湖光山色之中,同時也能在樸拙溫馨的小教堂獲得寧靜致遠的心靈安頓,而這也正是旅行紐西蘭南島最美好的調性。 最動人的臨去秋波,如詩如畫的蒂卡波湖! 旅遊日期:2019/05/02 2019 紐西蘭南島金秋之旅 全文完 2019年5月初結束紐西蘭南島之旅,至今已整整過了兩年。此刻回顧往日的旅遊足跡,那些閃著亮光的回憶令人倍感珍貴! 這兩年之間,整個世界因為COVID-19疫情而風雲變色,地球村的生活概念被徹底顛覆,不管願不願意,「蟄居」成為全人類自保的不二選項。心情也隨著疫情冷熱而跌宕起伏,剛開始猶思思念念著歐洲的湖光山色、小鎮城堡...;慢慢地心願變小了,能在美麗的寶島走走看看於願足矣;及至在疫情中偏安一年餘的台灣也陷入水深火熱的此時,更偏逢朝缺水來晚停電,當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受到威脅時,內心的鴻鵠之志已然被消磨得只剩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謙卑祝禱了! 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無限感佩第一線的防疫、醫護人員戮力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同舟一命,作為小小市民的我們亦當克盡防疫本分,期許執政者秉持高度的專業能力和政治智慧,帶領百姓走過黑暗幽谷,迎向光明! 風雨如晦,且讓我們相互打氣、攜手同行。 祝願疫情早日平息、大家平安健康!
感謝~~~ 2021/06/25 09:27
Dear Bianca: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偉哉~庫克山國家公園 美哉~蒂卡波湖」,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新聞頭條區網評,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直接連結到您的內容。 非常謝謝您在網路城邦的分享,但由於聯合新聞網首頁新聞頭條區更新相當頻繁,若你前往觀看已未見到網評的推薦連結,表示你的推薦內容已下線,首頁新聞頭條區已更新,請見諒。^_^ 若前往觀看時,有原因不希望此內容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