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26 00:46:13瀏覽1410|回應4|推薦20 | |
緊鑼密鼓的期末最後一週, 一口氣投了三篇A級的期刊. 其中一篇研究花了我整整兩年的時間, 未料所有七百多個日子嘔心瀝血的結晶, 最後只是化為Print出來26張A4的紙....... 古人說,十年鑄一劍,這話兒一點兒都不假. 坦白說,我的人生不曾用這麼大的歲月成本, 結果只換來如此具體整整26張A4的紙. 當我將這份研究成果掛號郵寄出去的那一刻, 心情非常地迷離難言, 說不上辛苦,說不上高興,說不上解脫, 務實的說,終於能夠體會許多潛心某種領域的學者, 必須用十年鑄一劍那樣耐著性子, 成天終日把自己反鎖在象牙塔不怕孤單的心情, 這下子,我可全都懂了!!! 以前在劇校的時候, 科裡都會慎選為新生開功啟蒙的老師, 坐科八年,那一班的幼功好,那一班基礎打得紮實, 負責啟蒙的老師,得付100%的教育責任. 到了博士班,亦然. L ,博班帶我入門的老師, 我跟了他前後兩年, 受他嚴謹治學的影響極深. 不管跟著他上大班課,甚或一對一的教學, 老師從不因為人多人少,就馬虎隨便, 尤其遇上了一對一的教學, 老師甚至還在開學前, 事先再三詢問過我想研究的領域, 開學後精心為我量身訂作打造課程, 坦白說,跟一個滴水不漏的老師一對一上課, 中間的過程如何"水裡來,火裡去"難以形容, 如果說,博士生也是老師們萬中選一的材料, 顯然老師們何嘗又不是在我們這些料子身上, 依照他們的經驗,小心謹慎地鑄一把寶劍. 老師很憎惡學者寫論文專幹拼貼的事, 跟他一起治學的歷程中, 他會一直再三地提醒你關於扣連點的問題, 不要亂扣,不要硬扣,要有理路的扣, 環環相扣之際,還要建構出自己的見解與想法. 前一陣子,因為執導畢業班"時尚心機"的畢業製作, 必須大量地觀賞與分析"決戰時裝伸展台"的文本, 後來我才發現,每一個設計的主題就好似一則論文的題目, 如何用你手上的素材(布料)開展你的設計圖(研究方法), 然後按著你的研究架構與問題意識, 在有限的時間裡,精心打造一件符合主題的設計作品. 每一塊布(摘錄的內容)與布之間如何扣連地順暢, 細心眼尖的評審,連設計師的車工與縫韌技術都不放過, 有的設計師不但基本功好,東西做出來既細緻有具時尚設計感, 同理,很多半調子經不起考驗的設計師, 最後就在層層篩選的殘酷競爭之下,一一地被刷下來. 治學的這些年, 我一直在反覆思索關於"才學與才情"的同異性, 我必須承認,一個兩歲被發現是表演天才的孩子, 早在五歲時的我,就已經知道我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 加上後天接受各種表演藝術的紮實訓練, 很多空有才華沒有實力的人,藝能界我看太多了. 這些人成天終日只能拿著虛愰唬人的才華招搖嘴炮騙吃騙喝, 因為我非常討厭那樣的人, 所以立志不做那種半調子三腳貓的表演者. 這些年轉到幕後,而後又轉戰了學界, 起初,我一直以為足夠的才情, 可以為不足的才學借力使力找個取巧之門, 後來,在夏曼老師的循循善誘之下, 我徹底地發現,我錯了!!! 另一位我所敬愛的夏曼老師,是個極有才情的學者, 雖然老師才高八斗,但其過人的才學, 才是真令學術圈眾家學者景仰稱羨的. 尤其是當老師將才情與才學用於無形之間時, 且看老師出手的許多研究成果,皆是具有迷人的靈動感, 後來老師告訴我,學術,其實也是一種創作, 如同L老師所說的,你要有憑有據地創作, 引經據典地創作,且在綿密展現創作邏輯之餘, 還能不忘添加些許動人的才情與巧思, 這樣的學術研究成果,才不會顯得死板僵硬. 不管是活靈活現的創意拼布,栩栩如生的湖南湘繡, 甚至梵諦崗聖彼得大教堂裡的馬賽克鑲嵌畫, 它們的製作流程看似拼貼,但從Totality(整體性)的概念觀之, 每一個接合處皆有著其所以然的扣連點, 且在環環相扣的綿密扣連之下,徹底地展現了創作者的巧思. 誠如夏曼老師告訴我,學術研究同理恰似藝術創作, 每一塊引經據典的素材,不管是拼布,繡線,色磚, 俱都得像L老師苦口婆心一再提醒,如何巧妙扣連才是王道. 學海無涯的是,博士班第二年畫上句點前, 我用盡了所有如何小心駕馭有限的才情與才學, 僅將三篇小小博二生野人獻曝的研究成果, 斗膽投了三個A級期刊的不怕死之舉, 除了耐心等候匿名評審不管有無通過的寶貴建議, 更重要的是,繼續尋求精益求精的治學之路上, 我想,這三篇稿子的投遞, 才是真正宣告未來的人生旅途, 從此委身潛心學術的正式開始. 為我加油吧, 以我兩年來不懈的努力與把握, 我知道這三篇東西, 應該會在不久的時日, 傳回令人振奮雀躍的好消息!!!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