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圍爐氣候
2010/02/15 09:23:49瀏覽1139|回應0|推薦26

 
 
 
續上集:弟弟的守護者 
 
 
 
話說沒有玉璞姐陪伴我和葳的第一個除夕,
因著上帝奇妙的安排,除夕的午餐與晚餐,
我帶著葳分別列席參加兩位牧師所邀請,
他們的家族團聚除夕圍爐.
 
 
 
這兩位牧師家族成員可謂一門忠烈,
不僅全家人世代都是基督徒,
徹底奉行"基督是我家之主"的家訓之外,
兄弟姐妹各個若不是牧師傳道人,
再不就是某教會機構的核心同工.
 
 
 
整個圍爐的氣氛,因著全家人世世代代,
學習彼此在主裡的互相接納與尊重,
真是讓我活生生地見識到,
模範基督化家庭的和諧與溫暖.
 
 
 
人類,本來就是一種群居的動物.
從生活與倫理的角度來看,
家庭,本來也就是一種最核心的社會關係.
團圓的目的,倘若是建立與彼此相愛的狀態之下,
那麼這場團圓飯,吃得必定是令人倍感溫馨雋永難忘.
 
 
當然,如果原本交惡的關係,
透過團圓的行為做為一種關係修補的手段,
顯然這場團圓,亦有其特殊的意義與任務.
 
 
即或不然,試問若是選擇不團圓,
可能比團圓會是種較佳的家族社交互動時,
是不是不刻意強求自己團圓,
也會是種更忠於自己,給自己同時也留給別人,
一些尊重的距離與空間.
就算避不見面也許是種逃避.
不過,這些年來,我對逃避的定義,
並不認為所謂的逃避,就是選擇不解決問題.
或許適度的逃避,某種情況,
嚴格來說,也是一種處理的方式,
或者說,當事人選擇暫時不處理的原因,
也有可能是在尋求更佳的解決時機.
 
 
 
群體生活就是組織生活,
組織中,自己會形成所謂的組織文化與組織氣候.
文化,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每個家庭,都有他們瞭解彼此,
進而選擇如何互動的方式.
然而,當一群人的行為與情緒會自然形成一種氣候時,
濕燥冷暖之間,受得了的,自然就能生活在一起,
這也就是人家所說: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道理.
 
 
 
而我回首之於原生家庭,
大概是劇校習藝年幼離家的關係,
加上多年來親人各顧各的,各忙各的,
先父脾氣暴躁剛愎固執愚昧,
親屬間也都不太願意跟我們家往來,
有交才有情,沒交沒有情,
當年我結婚時,家裡沒有半個人來,
爸爸臨終前,還突然說什麼想要見我,
到了現場,一群八輩子都不聯絡往來的親屬,
放著我二十多年來不聞不問,見面還裝熟,
餓飯生病沒人問,繳不出學費時沒人管,
久而久之,有些存而不實的血親關係,
說真的,最後我都寧願選擇不要,
同父異母的大姐說我想不開,
試問:所有的傷害與痛苦全部都是旁人加諸給我時,
最後竟是那群重傷我的人,還要催眠我要我想開,
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
 
 
 
化悲憤為力量,或許對某些(像我這樣的)人而言,
正因為如此,沒有家人聞問關懷之下,
一路照顧自己自給自足,自己完成學業一路深造,
坦白說,我的榮耀與光芒與他們無關,
就算某天帶著葳露宿街頭餓死病死,
我也不會回頭投靠他們.
 
 
 
年幼時,眼睜睜地看著一群家人,
自私自利搞到家道中落,
背著爸爸人在國外賣掉祖產,
害得已經夠剛愎固執的爸爸,
晚年終日鬱鬱寡歡抑鬱而終,
或許某種正向的思考我也只能說:
還好,身在一個紛爭不斷的原生家庭裡,
我是不是該慶幸因為從小不在當中,
故而得已不必全盤概括承受家族鬥爭,
令人痛心的一切.
 
 
 
沒有玉璞姐的第一個過年,
連著除夕夜兩頓飯,參與在兩個敬虔的牧師家庭中,
看著他們每個家庭成員濃郁化不開的愛,
我看見那是他們多年來,
每個人付出真心用心經營出來的,
以前,我並不相信世界上有所謂幸福溫暖的家庭,
然而,因著那兩頓年夜飯,
兩個牧師家族令人久久難以忘懷圍爐的爐邊氣候,
我開始期待,有個出身這樣好家庭的女子,
願意接納我和葳,成為他們家族樹的一員,
我也開始相信,如果有一天,
我也能像聖經記載許多敬虔的先祖們,
將來能有如同繁星海沙一樣多的子孫時,
但願身為家族族長的我,也能像這幾位牧師一樣,
奉行"基督是我家之主"的持家目標,
小心經營愛護尊重每一個家庭成員的關係與感受.
 
 
 
當然,透過那兩頓年夜飯,
促使我心裡開始不斷地預演著,
那幅高舉基督為首幸福溫暖家庭的容顏與典範,
如果我是個家族的族長,
但只求我也能夠給我未來的家人與子孫們,
就像那兩個家族一樣,讓每個成員一想到"家"時,
就會知道自己有個溫暖的避風港,
而不是一個避之惟恐不及的
 
 
 
戰場.
 
 
 
 
------------------------------------------------------------------------------------------
 
 
和諧相處 過個平安年

今年的年假長達九天,比較在意傳統、一定要團聚過年的家庭,會有很長的時間跟家人相處,如何度過一個和諧的年假?

過年的假期跟平常的「周休二日」比起來長太多,感情本來就不好的夫妻,平時還可以藉工作保持「安全距離」,那幾天不得不朝夕相處,很快地就會把耐性用完了。

在實驗室裡,倘若將老鼠放在密度極高的有限空間裡,牠們很快就會受不了,不是自相殘殺就是衰弱生病。人類也是如此。

試想,平常只住了老人家的婆家或娘家,在年假那幾天一下子湧進了好幾倍的人,湊合著睡沙發、打地鋪;彼此生活習慣大不相同,感情融洽的也就罷了,原先就有疙瘩的,又怎能不起衝突呢?假如你是個非常在意隱私和空間感的人,這種接觸是會讓人精神緊張到要抓狂的。

因此呼籲,倘若你跟父母或姻親曾經有過什麼尚未處理的心結,能夠利用這個機會溝通當然最好,若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做到,那就要先做好心理準備,減少「短兵相接」的機會。假如經濟能力尚可,租飯店房間可以是一個選項;不要省這一點錢。相對地,在其他相處的時間裡,維持禮貌和彼此的尊重,就是平安度過年假的不二法門。

過年前大街小巷都有人在辦年貨,連醫院都擠滿了拿藥的民眾;但是,很少人想到這種另類的年貨:準備好你的心情,期望能在長長的年假中,平安和諧地與或親或疏的家人共度。這種無形的「年貨」可能比有形的年貨更重要呢!

【2010/02/12 聯合報】@ http://udn.com/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phou&aid=377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