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09 00:53:52瀏覽985|回應0|推薦1 | |
M型社會,是當代趨勢專家大前言一所提出的社會現象論點。這樣的論點與社會問題,不只存在於貧富差距漸漸拉大的台灣;它,同時亦存在於全球化底下,任何一個貧富不均的地方。這樣的社會問題,不光只是顯現在勞動生產力的場域。甚至M型社會的威力,亦深深牽連著這群創造勞動生產力者,他們身後的下一代…… 縱覽那些記錄貧窮兒童生活的各國電影 《一個都不能少》、《伴我走天涯》、《佐賀的超級阿嬤》、《天堂的孩子》、《美麗天堂》、《屋頂上的童年時光》、《妮娜之家》、《當幸福來敲門》、《舞動人生》、《中央車站》、《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全球化電影工業裡,放眼那些記錄各地貧童生活種種的點滴寫真。透過編導者運用電影文本,結合各項後製(配樂、剪接…等)巧思之下,直到呈現觀眾眼前的那一刻,好似引領閱聽人進入另一種,記錄各地民間疾苦的環球之旅。 這些電影文本裡的貧窮小小主人翁們,有的家庭健全但是貧窮(《天堂的孩子》),有的因為父亡母病(《一個都不能少》),有的經歷戰爭與生離死別(《妮娜之家》、《美麗天堂》),有的是單親家庭(《舞動人生》、《當幸福來敲門》,《屋頂上的童年時光》),有的是隔代教養(《佐賀的超級阿嬤》),有的失親失家(《伴我走天涯》、《中央車站》)。甚至還有更殘酷的,是因為他們生長環境的複雜無奈,導致孩子只好跟著大環境,一起墮落沉淪(《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 這一部部貧童文本類型電影,其實某種程度亦反應著真實生活中,貧窮孩子們的難言苦處。如果說,教育是一條能夠拯救那些孩子們,從M型社會底端爬上來的唯一出路時。試想:這些孩子真的能夠如願嗎? 貧童受教的種種限制 每天的整點新聞裡,只要是提到相關貧童的報導,鐵定要不就是家長付不出營養午餐費,再不就是孩子得用上課時間,分擔勞務、照顧病親弱小、打工貼補家用。光是這一堆夠煩人的種種受教限制,倘若一個貧童,若不是自己有一股極其強烈的上進心,完全不被種種因為貧窮所帶給它造成求學困擾的影響。否則,很多時候,也難怪出身低賤的孩子們最後選擇放棄就學,也不是沒有原因。 某位教授的一雙子女,一路就讀令人稱羨的第一志願。熟識這位教授的朋友們,都誇他的一雙子女會替他的父母「省學費」…… 「省學費?才怪!你以為唸第一志願,真能替父母省學費嗎?我告訴你,他們在學費背後所花的補習費,那是你們無法想像的……」教授開誠佈公如是說。 的確,仔細觀察這些能唸好學校的好學生,他們的背景出身,似乎大多數也都是來自很不錯的家庭環境,或是優質同樣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能夠真有幾個「歹竹出好筍」的學生,細細數來,好像也真沒幾個。也因此,M型社會的問題,不只是在勞動生產力的場域裡發燒;這樣的問題,同樣更是以「牽一髮,動全身」的連鎖效應,連帶影響著這些製造勞動生產力者,背後無辜或受惠或受害的子女們。 誰來為他們發聲 李家同教授與博幼基金會,於2008年所出版《孩子,一個都不放棄》一書,書腰帶這樣開宗明義地說道:「人類中有不幸的人,並不是一件最不幸的事;沒有人替他們說話,才是最不幸的事……」 是的,誰來為這群社會底層貧窮家庭的無辜孩子們發聲?特別當這群孩子們的家庭失能,以致當他們必須(卻又無能為力)選擇自立自強時;那些能夠為他們發聲、拉他們一把的人在哪裡?是他們的親戚?鄰舍?老師?教會(如果他們有教會可以幫助他們的話)?還是媒體記者?民意代表?相關非營利機構?或是一個完全不認識這些孩子,只是純粹滿懷感動與善心,想要幫助這些孩子的陌生人? 犯罪率、失業率、離婚率、M型社會日亦惡化的貧富差距,導致那個成天內耗惡鬥口水亂噴,以致幾盡癱瘓失能多年的國家機器裡,那些真正該為這群孩子們發聲的政客,又在哪裡? 後記: 台灣近年一直積極推動一個名叫「點燃生命之火」的運動。推動這個運動背後某位重要的幕後推手,是我一位公關界極負盛名的朋友。我曾經有感而發地這樣告訴他:「點燃生命之火,其實不只是單單靠著好似儀式性的募款廣告造勢活動,來提醒那些追逐紙醉金迷快要麻木不仁的芸芸眾生,記得奉獻自己的財力物力與愛心之外。更多的時候,點燃生命之火的事,真是可以從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舉手小事做起……」 因為,「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聖經如是說。 ※ 建議延伸閱讀 1. 金惠子 著,孫志鳳 譯(2006),《雨啊,請你到非洲》,天下。 2. 連加恩(2003),《愛呆西非連加恩:攝氏45度下的小醫生手記》,圓神。 3. 李家同、博幼基金會(2008),《孩子,一個都不放棄》,圓神。 4. 侯剛本(2008),〈那些社工3個月沒發薪水〉,《聯合報》,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