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秋至松本城還來就菊花
2022/10/26 20:00:29瀏覽4107|回應1|推薦25

松本城(まつもとじょう/matsumoto jou),初建於日本戰國時代的永正元年(1504),前身是日本信濃國中部統治者小笠原氏旗下武將島立貞永在此現址所構築的深志城;巍峨高聳的天守為日本現存保留建築原貌12天守之一,亦是日本目前最古老的五重六階式國寶城。外觀黑白色對比,壯麗山巒環繞傍襯,擁有其他城池建築難得一見的景致,在2006年時被選為「日本百選名城」之一,如今也是松本市的象徵。

「大名町通」為通往松本城的主要道路,途經橫跨女鳥羽川的千歲橋

大名町通街上有被選定為「平成名水100選」的「大名町大守門井戶」,於2008年被認定為「松本城下町湧水群」的的平成名水百選。

大名町通人行道花壇中立有曾入主松本城的城主家紋:松平氏「丸に三つ葉葵」、堀田氏「黒餅竪木爪」、水野氏「丸に花沢潟」。

大名町通盡頭即為松本城所在地,入口處可見「国宝 松本城天守」的石碑。

松本城案內圖(圖引松本城官網)。

松本城外崛。作為建築在平地上的城池,為了防禦外敵而在四周修築三重護城河環繞著,也是松本城的象徵之一。護城河水源引自女鳥羽川,流經總護城河的各個角落,讓松本城的防護更確實嚴謹。

行過外崛,宛若武士巍然聳立的松本城天守在望。

經過內崛,從黑門「一之門」進到松本城入口購票處。

到售票處購買入城票券,這張門票可參觀松本城天守和一旁的「松本市立博物館」,詳實票價參見松本城官網

黑門「二之門」,梁柱上裝飾的金色圖案是豐臣秀吉之家紋「五七桐紋」。

黑門是松本城正式大門,因此冠上當時最高色調的「黑」為命名;由一之門與二之門構成,現在的看見的門分別是在1960年、1989年所復原完成。

松本城雄偉的天守高約29.4公尺,因為漆黑的外牆,所以別名「烏城(からすじょう)」,據說是當時豐臣秀吉下令所建造的大阪城天守閣外牆必須皆為黑色,而為了顯現對秀吉的忠誠度,所以才將這裡所有的天守外牆漆成黑色;城堡外牆的黑漆每年都會重新塗裝上色,讓松本城能夠常保烏黑亮麗。

天守前的大片草坪空間,曾經是本丸御殿遺跡。本丸御殿原是城主住所與行政所在的建築,但在1727年燒毀後並未重建,之後便以二之丸作為藩政中心。

松本城的天守由「大天守、乾小天守、渡櫓、辰巳附櫓、月見櫓」等5棟構成,有戰國時代建造的大天守與寬永年間增建的櫓形成一體化,不同時代形成的「連結複合式天守」是松本城特有的結構特徵,在日本其他地區也是絕無僅有。

天守閣和砲台有許多結構都是為了戰鬥而建,包括 115 個用來放箭和開炮的狹窄窗戶,以及 11 個用作落石的洞口。

月見櫓,寬永年代擴建用來賞月宴飲的地方,三面開放,還繞有塗上朱紅漆的回緣,是一座優雅且完全沒有武裝裝備的建築物。在現存及可考證的日本古城之中,松本城是唯一將月見櫓建在天守建築羣中。

天守閣大部分建築都在文祿2年-3年(1593-1594年),於石川康長手中完成;外觀壁面的上部為白灰泥,下部為塗黑漆並覆蓋下見板的構造。在黑與白的對比之下,營造出獨特的美感。

天守入口,位在渡櫓一階。

天守一層到三層的木柱數量很多,打造出堅實的底層骨架結構;樓梯因禦敵之考量則又陡又窄。

原位於屋頂的鯱瓦,有著避邪鎮災的功能。

懸魚芯材,當時安裝在松本城天守「千鳥破風」及「入母屋破風」的裝飾。

二樓的開窗,俯瞰天守前庭。

二樓的展示品以槍砲展示為主,共有170多件日本古代鐵槍砲。當中,松本市出身的收藏家赤羽通重捐贈141支火繩槍及相關材料作為「松本城鉄砲蔵」展出。

製造鐵砲、火繩槍的器皿及相關的資料說明。

大天守2階常設展「戸田家伝世甲冑」。

長篠合戰圖

長篠之戰,是日本戰國時期的一場著名戰役。對戰雙方為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聯軍與武田勝賴軍,時間為天正3年5月21日(1575年6月28日)。主要戰事地點在三河國長篠城,決戰地點在設樂原。織田信長在長篠之戰以3000挺鐵砲,徹底的將武田信玄最引之為傲的騎兵隊打敗。而以鐵炮隊為主的作戰方式也為信長的全國統一打下基石。

自4樓俯瞰3樓。3樓是松本天守「五重六階」建築結構中隱密的那一層,從外側看不見3樓存在,其實是戰爭時代最安全的場所。這種從外部看不到的隱藏樓層也被稱為「望樓型」,因此松本城是同時擁有「層塔型」和「望樓型」二種型態的獨特建築。

天守四階,城主的居室「御座所」,據說是城主戰時指揮作戰的地方。

天守六階的棟札的位置放了一個「奉鎮祭二十六夜神」的牌位。「二十六夜神」是松本城的守護神。在享保十二年(1727 年),本丸御殿發生大火遭燒毁,旁邊的天守竟沒有被波及,人們就說是得到二十六夜神的保佑。

由松本城6樓往外眺望,視野開闊,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在晴空下連綿起伏。

居高臨下俯瞰松本城四方美景:遠有北阿爾卑斯山、近有典型和風園林。 

月見櫓內部,東南北三面設有窗櫺拉門(舞良戶),大方開敞的窗門顯然為一派閒逸享樂之用。

自月見櫓眺望松本城四方景致:紅葉綠水、山林庭園盡收眼底。 

本丸御殿遺跡前豎立了松本市的吉祥物「アルプちゃん(Alp 將)」的人形看板,在這裡特別穿上戰國時代武將的甲冑服飾,造型卡哇伊。

高山市寄贈的飛驒雪見石燈籠。

「裝飾人偶展(人形飾り物展)」,主人翁市川量造

明治維新以後,1871年日本政府宣布「廢藩置縣」,城郭收歸國有。由此將多數的天守拍賣以充實國庫,而購得天守者多將之拆除後回收建材轉售出去。松本城亦於1872年被拍賣,被當時長野縣的縣會議員市川量造以二百三十五元四十錢購得。然而市川先生響應松本市民的心聲,以「如果松本失去了天守,也就失去了骨氣」的理由保留了天守,並未加以解體分售,因而挽救了松本城(文引維基百科)。

當時的松本城本丸庭園設有「菊花展」,展示約 500 多株自江戶時代以來就受到人們喜愛的大小品項菊花。

利用各色菊花來布置擺設。

精心栽培的盆栽式的菊花,姿態優雅。

菊石構成的盆栽呈現一方山景意趣。

沿著內崛岸邊林木茂盛之處是松本城公園。護城河周遭的廣大庭園,形成怡人的公園,春櫻夏綠秋楓冬雪形成四季風情,是市民與遊客休閒漫步的好去處。

烏城紅橋映碧水。

當時池水不算完全平靜如鏡,松本城倒影差強人意。

可以看到大天守上有三種破風:第二重的南面及第三重的東西兩面是千鳥破風,第四重的南北面是唐破風,最高的第五重是入母屋破風。

紅葉烏城互增色,天光水影共生輝。

松本城於1930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史蹟;1936年,松本城之天守、乾小天守、渡櫓、辰巳附櫓和月見櫓等五棟建築(也就是連立的天守建築群),依照當時的《國寶保存法》被指定為國寶。

荷塘紅橋國寶城。

埋橋,位於松本城西側,昭和30年(1955年)所建,2011年因松本地震受損,暫時關閉無法通行。朱紅橋體與黝黑松本城相互輝映,是松本城的攝影熱點。

太鼓門,建於文祿四年(1595年)左右,外連接二之丸與三之丸的出入口,原本在江戶時代有一座當作倉庫使用的樓門,後來在明治初年被廢棄,直到平成年間才又進行考古調查,而後根據土台遺跡復原成現今的建築。

太鼓樓,設於太鼓門北側的門台上,曾是作為發出「時間信號」、「登誠信號」、「火急信號」等情報的重要傳達處。平成11年(1999年)經過復原,於每年的4月、7月、10月公開,當時展出明治時期的相關史料。

二之丸御殿遺址上的櫸樹與櫻花樹紅葉相當亮眼迷人。

二之丸御殿跡,在本丸御殿燒毀後,所有的作用都轉移到二之丸御殿,從此改作為政治的中樞機關使用。據說腹地約6,270平方公尺,房間數有約50間之多。現在作為史蹟公園,以平面的方式復原了御殿跡。

明治天皇駐蹕遺址」石碑,明治天皇伉儷曾在明治十三年(1880年)巡幸松本市到此一訪。

松本城票券包含參觀位在松本城公園內的松本市立博物館(圖截自松本城官網)。資料顯示:目前松本市博物館因搬遷閉館,新博物館預定2023年秋開館。

館藏約11萬餘件,常設展覽介紹了松本的歷史,以及在全國范圍內流傳著重要事件的松本民間傳說。一樓為民俗與歷史文物館藏,↑圖為舊鯱瓦原件。

戰國時期砲車。

龍船與人偶。

道祖神木像,有形民俗文化財。道祖神是日本路邊常見的神祇,被豎立在村落道路交叉口、山腰、岔路等,保佑信徒五穀豐收、無病息災、子孫繁盛等。

道祖神的「祖」字右邊是一個「且」,在甲骨文和金文裡即為男性生殖器的象徵,所以也呈現↑圖櫥窗左方展品。

二樓當時為長野縣的縣歌制定50周年記念特別展「信濃の国と浅井洌」,展示「信濃國」相關資料及縣歌作者浅井 洌留下的作品和個人物品,並介紹縣歌創作歷史背景。

恢宏壯觀、古樸典雅的松本城,借景北阿爾卑斯山脈佇立於雄偉景色當中的平城天守,特有的「連結複合式天守」結構,是日本唯一擁有戰國時期及江戶時代的天守閣和砲塔之城堡,與姬路城、犬山城、彥根城、松江城共同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的名城,也獲選為米其林三星景點;探訪這處松本市最具有代表性名勝古蹟,令人不虛此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177333470

 回應文章

洛城聞笛 (淡淡三月迎杜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0/27 00:52
松本城的介紹鉅細無遺,太精彩了!
C J(kocj) 於 2022-10-27 01:09 回覆:
感謝前來觀文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