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6/15 01:04:56瀏覽995|回應0|推薦3 | |
琴聲悠悠醉同舟──暢談文十六 009 《無情》 By 格林 2008/6/12 其實早在沉船刪除舊版之前我就讀了半篇,當時的直覺告訴我兩件事:第一,我從未看過這位作者的其他文章;第二,《無情》似乎是一種偷懶的作法。我從未忘記有一個文十五參賽者寫了一篇斷頭文沒交稿,又跑來參加文十六捧場,沒交的半成品便成了這副模樣,也罷,三主題環環相扣我還看得挺過癮的,「斷袖」原本就是「情人」,讓文十五接續到文十六也不無道理,再扯個「斷刀」,有武又有俠,鬥智勝於鬥武,好不痛快,但願能與人物同舟一醉。 若說 008 《梅嶺問情》是輕鬆的娛樂,那 009 《無情》則是折磨的爽快,一個句子也不能放過,非要抓穩所有蛛絲馬跡,縱橫交錯方才得到解答,腦力激盪,實在好玩!儘管跟在雲河屁股後面發帖有點像是馬後砲,但遇上如此文章,不放個砲倒失了趣味,一文兩評難免互相比較,但我無意比較,不過寫出個人想法,以人物串聯,客倌姑且看看吧。 斷刀斷情又斷袖,且一斷再斷,兵者,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此文裡裡外外皆是虛虛實實、假假真真,台面上八個人物各有其特色,文字鏗鏘有調,複雜又細膩的程度令人拍案叫絕。若我沒猜錯,台面上有六個人物的名字不是亂取的:端木挽瀾,論智論武論資歷,這位老人家歷久不衰,絕對有力挽狂瀾的實力;端木流觴,「流觴」意指文人雅士聚集,端木爺孫的確稱得上是雅士;范麗人,麗人意指美麗佳人,有對銷魂鳳眼,又有斷情魔功,確實是採花綽綽有餘的美麗佳人;千江雪,寒舟行遍百河千江,其人冰如霜雪,人如其名;鸝姬,姬本就指美人,說是妓院紅人也不足為奇;乙刃,斷刀,如我在輕彈《斬》說的,畫上一撇使刀斷便成了「刃」字,換言之,「刀」老早在一開始就「斷」了。 以整體發展來說,事情的源頭即是端木流觴,生來無情,端木挽瀾才將靈袖給了他,影響後續發展;范麗人則與端木流觴相反,生來多情,苦練斷情魔功,多情卻怕無情而遭心魔反噬;這兩人不難看出互相補足,原本就是一對,范麗人看得出端木流觴的寂寞與痛苦,端木流觴則感覺得到范麗人的情感。其實這兩人互感興趣早在一開始就已悄悄著墨: 端木流觴眼望窗外,雙眼似是蒙上一層異樣的光采,自言自語道:「不過,這樣的人倒也有趣。」 …… 端木流觴微微一笑,「既有此人物,我倒想會他一會。」 端木流觴早有意會范麗人,斷情魔功只怕無情之人,端木流觴對范麗人感興趣的部分原因或許是想斬斷靈袖,而范麗人對端木流觴感興趣則是因為好強: 「一步走差,滿盤皆輸。」范麗人執起酒杯,猛一握拳,酒杯被他捏碎,碎片全深陷掌中,立時鮮血淋漓,「我一向以斷情魔功惑人。那天我自公羊冶身邊盜走月季千華後,看到臨江閣上那個小少爺自以為堪與我為敵,一時衝動,就想以魔功激出他的心魔,非看到他羞慚無已不能甘心。」 由此得知,范麗人想會端木流觴的念頭是在偷走月季千華後起的,如此也能合理解釋為何范麗人會假扮鸝姬接近端木流觴: 端木流觴曾說過,公羊治擺那麼大陣仗,月季千華肯定已不在府裡,最安全的地方就是端木流觴,因此扮成他身旁的人接近他,神不知鬼不覺地偷走寶物,本來就可能是范麗人的動機之一;又,范麗人素來以斷情魔功為名,要接近一家都是老奸巨猾的端木爺孫,為了成功勾魂引魄,扮成女人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好死不死,月季千華在公羊治偷偷送來的鸝姬頭上,理所當然會扮成他,至於鸝姬為何光溜溜連頭毛都沒有,答案在范麗人身上 。 乙刃可憐兮兮的揉著頭,小聲道:「可是,鸝姬夫人這一去也去得太久了吧?」 端木流觴即是在此變身,再度出場的鸝姬突然脫胎換骨,風情萬種,銷魂奪魄。 「公子說得是。」鸝姬的聲音自樓下飄了上來,端木流觴回首,卻見雲鬢蓬鬆,花鈿眩目。端木流觴一愕,仔細一看,才見鸝姬衣衫微亂,托著茶盤款款行來。也不過去了一盞茶時分,卻如脫胎換骨一般,一舉手一投足便是千種風情,眉目間春色已十分,一顰一笑竟比窗外的春光還要醉人。 這就是范麗人所說的「斷情魔功第一重『惑情』」,只見端木流觴被惑得東倒西歪,沒想到下一秒,端木流觴完全扭轉局勢: 「你敗了。」端木流觴微笑,那笑宛如春風,撫開了凍結的水面,原本便極為清秀的五官忽然間豔上十分,明媚得叫人不敢逼視。偏偏那語聲寒似刀、冰似刃,殺機凜凜,叫人不寒而慄。范麗人為殺氣所迫,不由得退了一步,按住腰間劍柄。 這一連串的攻勢,其實鬥智遠勝鬥武,是心理戰的成敗;從此范麗人魔功反噬,對端木流觴產生特殊情感,但此時的他只是單純想念端木流觴,尚未明白是愛是恨,後來的頓悟則是因為雲千佾傳達的謊話,此時就得扯出幕後黑手端木挽瀾了。 雲千佾嘆道:「少主自離開九曲園後便不言不語、宛若痴呆,我等找遍名醫,卻無人有辦法讓少主恢復。」 雲千佾所說的一席話對一般外人來說沒有問題,因為不知道靈袖,端木流觴看起來確實是生病,還把乙刃嚇得緊張兮兮;但對端木挽瀾來說,這不過是引誘范麗人前來私會端木流觴的謊話,與端木流觴的實際情況截然不同,若范麗人真著急了,不請也會自來。見范麗人不僅憂心沖沖,兩度詢問端木流觴的病情,同時也了解自己對他的情感是愛非恨,雲千佾此次現身可算是范麗人的轉折點。 端木挽瀾揮手道:「你下去休息吧!今晚少爺不用你伺候。」乙刃本想說些什麼,但一接觸到端木挽瀾的眼神,便默默的起身離去。 端木挽瀾推門而入,房中燭焰黯淡,榻上的少年雙眼圓睜著,卻失焦無神。端木挽瀾在床邊坐下,輕撫孫兒冰冷的額頭,柔聲道:「范麗人來了。」 基本上,范麗人與端木流觴的會面完全在端木挽瀾的掌握之中,不僅刻意把乙刃支開,還事先備好雪絳酒等千江雪上門,棋下得比誰都精;但端木挽瀾的影響力到此為止。 靈袖對端木流觴來說是個束縛,天生無情,卻被靈袖操控硬表現出情感,像個傀儡似的,因此他放棄靈袖。這下問題來了,魔功反噬,范麗人跟端木流觴一定要死一個,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問題自然只有他們兩個能解決,所以千江雪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端木挽瀾向端木流觴所說的話亦無一絲虛假 ,至於他們兩人未來如何發展,端木挽瀾絲毫未干涉。 一世多情半生醉,多情公子范麗人會跟玫瑰扯上關係可不是亂寫的,玫瑰常指熱情如火的愛戀,正代表范麗人的所做所為,無怪他會見色忘友、瘋狂赴死,選擇依附在端木流觴身上,成全一個半人,端木流觴一夜之間性情大變,嚇得乙刃屁滾尿流;又,與靈袖交纏的玫瑰雖無實體,卻能刺傷千江雪,范麗人的意識仍存,無情與多情合而為一,這下端木流觴豈不真的成了「完人」? 乙刃盡責,千江雪重友,雲千佾忠心,公羊治不自量力,至於那位能力挽狂瀾的端木挽瀾,雖已退隱江湖許久,但文中藏了許多線索意味他仍未完全脫離世事。 「昔年東華初見時,你還不過六七歲吧!令師可好?」 換言之,端木挽瀾早就知道有千江雪這號人物,有其師必有其徒,儘管對這些江湖小輩不熟悉,但千江雪會耍些什麼花樣,端木挽瀾可熟得不得了。 「為了知己,你我皆是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這裡說的不只「你」,竟然還多了「我」,這下有趣了,可見端木挽瀾當年跟千江雪一樣,但「令師」仍健在,端木挽瀾口中的知己必有他人,有出現於此文? 「這一手『拈花指』的功力已是登峰造極,不遜於昔年的空如禪師。」 答案就是他。難怪端木挽瀾如此熟悉空如禪師的過去,侃侃而談又感觸良多,悟到了這層關係,也就能理解端木挽瀾離開孫兒後彈的曲子為何有股深沉而複雜的意念,令端木流觴無法理解。他此時的心境確實深沉又複雜啊,一方面無意殺害范麗人,不希望他步上師傅的後塵,一方面又疼愛端木流觴這唯一的孫兒,希望他能成為完人,兩面不是人, 所以他一邊派雲千佾誘范麗人前來,一邊彈情提醒千江雪別來找他, 這曲悠揚的琴聲,又有誰能知曉其心? 揭開了這一面,便能更深加了解《無情》的弦外之音。知音難覓,知己難尋,這悔意及感嘆可不是時間能夠沖淡的。端木挽瀾看著這幾個新冒出來的江湖小輩重蹈覆轍,只能長嘆,感慨萬千,眼神透露幾分寂寞。 「六月初六,登舟一醉。」 如今,端木流觴即是范麗人,范麗人即是端木流觴,緊緊相依,永不分離。無情還似多情,但願有人知音,豎一敵不如交一友,同舟一醉憶至友。 原帖: http://paradise.ezla.com.tw/modules/article/reviewshow.php?rid=606911 009《無情》: http://paradise.ezla.com.tw/files/article/html/109/109004/424733.html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