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梅嶺問情情意濃──暢談文十六008《梅嶺問情》
2008/06/12 20:07:23瀏覽854|回應0|推薦2

梅嶺問情情意濃──暢談文十六 008 《梅嶺問情》

By 格林 2008/6/5

008 《梅嶺問情》採雙主題,以「斷袖」為主,「斷刀」僅是一段小插曲,作者還很巧妙地開了這兩個主題一點小玩笑。我看《梅嶺問情》看得實在很開心,不過三個簡單的人物,卻能交織成如此精彩的故事,人物靈活,心理戲高潮跌起,刻劃細緻,風格淡雅,文筆偶有小瑕疵,但基本上色香味俱全,又不考驗讀者的腦力,非常輕鬆,娛樂性質高,一開頭就抓緊讀者的目光,吸引力十足,絕對有出書的水準。

我想先從人物談起,從文中各個角落便可看出,「梅鳳殊」及「石迅」這兩個名字應該不是亂取的。梅鳳殊,不但住在梅嶺,又是隻「公鳥」,且文武雙全,精通醫術,搞不好還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說他是個特「殊」奇才也不怪。石迅,不但腦筋跟脾氣硬得像顆石頭,還是個大老粗,快言快語,性子急得跟什麼一樣,真的是很「迅速」。至於小凳子,就我看來他是來鬧笑話的,此文大多數的笑點都從他而出,連名字也是開玩笑,什麼小李子、小狗子一般奴才的名字不取,偏偏取個小凳子,也真夠笑話的了。

既然都點明梅鳳殊及石迅是「斷袖」的主幹,應該不難看出這對是非常互補的角色:一個闖盪江湖,在前線殺個你死我活,做事衝動不用腦袋,四肢倒是挺發達的,明明不是真正的絕世高手,卻得了個武林盟主的頭銜,目標為打遍天下無敵手,弄得一身傷才回頭不小心給人醫;另一個是真正的絕世高手,擅於心計,擁有一身學識,卻只喜歡躲在山裡發呆,嗜酒如命,比普通人還懶,從文中各處的線索可猜出,他可能是個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受不了世俗壓力才「逃到梅嶺」,不然不可能平白無故待在山裡就能有這等功夫,還隨隨便便就有大房子住,能突然掏出大把銀子,沒做事卻吃穿一輩子都不必愁。

雖然《梅嶺問情》並未寫完這對寶的故事,但就以一個章節來看,他們兩個前後已有些許轉變,心境描寫也非常扎實,粗線及細膩的地方各有千秋,算是一對蠻漂亮的圓形人物。相對的,小凳子是個很典型的扁型人物,雖然他佔了不少戲份,又是廢話最多的一個,性格其實非常簡單,凡事皆是直線思考,不過做好奴僕該打理的事,盡責到主子及客人也不能亂來,一嘮叨起來便像水庫洩洪似的沒完沒了,吹毛求疵的性子表現得淋漓盡致,主僕關係也錯置玩弄一翻,以低姿態爭取自己的利益,又不忘奴僕應遵循的本份,有如此盡忠職守的鮮明人物關照前後,實在替此文增添不少趣味。

以「斷袖」來說,「日久生情」真是推展得「好意外」,原本單純的斷袖變成真的斷袖,連帶引出「斷刀的誓言」,嚇得梅鳳殊拔腿就跑,待莫名其妙的誤會一說開,卻搞得全部建立在梅嶺的「問情」「斷」光光了,又得重新來過,原來「斷刀」及「斷袖」還能再「斷」一次,這玩笑可開得真好笑啊。「袖子」斷了又續,下個山還各懷鬼胎,算計半天,想法兩極,過程真夠取悅讀者。

最後下山這段,無論作者是有意還無意,描繪這對冤家關係的手法更是一絕,利用社會刻板印象建立並延續先前的形象,擴展至更深一層的關係,細膩又不至太過明顯而失了趣味。上面應該已經說得很清楚,梅鳳殊及石迅的關係非常互補,一個在前線闖盪殺個你死我活,一個躲在後面等著療傷,且向來都是石迅找梅鳳殊,這就是很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形象;與小凳子道別時,石迅一把抓走沉重的包袱,一路走在前面,領著後頭的梅鳳殊,保護他的安全,這又是台灣典型的「大男人」與「小女人」形象,在路上就可看到不少情侶這麼走著。這一陰一陽的關係,就是從這些小動作一點一滴經營起來的,耐心蘊釀久了自然香,最後梅鳳殊那一抹欣慰的笑,可不就是女人的安全感?無論未來發展如何,是開花結果亦或是胎死腹中,這一刻絕對是動人心弦又叫人心折,無聲勝有聲,真正的美不必說明白,比醇酒還醉人啊。

這麼漂亮的一篇文,我看到最後卻心碎了滿地。上面分析了這麼多,我想誰都會說這袖子斷得很扎實,眼睛再瞎也會覺得梅鳳殊的笑有些意味,那……最後兩段是冒出來幹什麼的啊!把似有似無的美麗情感全部攤在陽光下大肆宣揚,矇矓美全被曬死了,看得我心裡頭晴天霹靂;先前辛苦建立起的美感毀於一旦,且是在最重要的結尾,就算《梅嶺問情》是篇斷頭文,梅鳳殊的笑也足以做為強而有力的活結,實在沒必要再寫這堆廢話硬打個亂七八糟的緊結,還破壞原本的節奏,可以毫不客氣地統統刪掉;若真要打個漂亮的活結,把梅鳳殊的安全感補強就行了,再搭配震撼力十足的開頭,一個上山、一個下山,《梅嶺問情》便可稱得上是非常完美的短篇。梅嶺問情情意濃,看得這麼開心,我實在很想裝作沒看到最後兩段。

原帖:

http://paradise.ezla.com.tw/modules/article/reviewshow.php?rid=606874

008《梅嶺問情》:

http://paradise.ezla.com.tw/files/article/html/109/109004/423503.html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lykly&aid=195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