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空海大師修行的二巖洞
2009/10/22 11:46:49瀏覽359|回應0|推薦0

空海大師修行的二巖洞

 

  我們一行來到了四國最南端海邊,名叫「室戶岬廚人窟」的二個大巖洞。

  這二個大巖洞非常有名,只因為空海大師在這二個巖洞裏面修行,正禪定中,見虛空中星星轉動,下墜,飛入自己的口中,於是開悟了。

  又說,這二巖洞,坐裏面望外看,只有二景物,一個是「天空」,一個是「海洋」。

  空海大師自取法號,叫︰「空海」。

  然而,蓮花瑞琴師姐告訴我們︰

  「空海大師又叫弘法,其原名是如空、知空、教海。後來開悟了,合起來就是空海。

  這二巖洞,高大而深邃,非常壯觀,竟然是天然的,洞裏面非常黑,岩石的壁上有濕濕的水氣,亦有地下泉水冒出,濕氣很重。

  我在印度、尼泊爾,看過密教祖師那洛巴、蓮華生大士閉關修行的巖洞。

  他們的巖洞又小又窄又矮,幾乎一進入,轉身都很困難,站起來會碰到頭。

  而空海大師的巖洞,除了濕氣重以外,非常寬暢,容納五十人,也沒有問題。

  有人說︰

  「空海在右洞吃飯,在左洞修行。」

  我反問︰

  「為何右洞是吃飯洞,左洞是修行洞?為什麼要這樣分?」

  他回答不出︰

  「這。………」

  我說︰

  「右洞雖是吃飯,也可修行,左洞是修行,也可吃飯。認真講起來,吃飯亦是修行,吃飯即修行。」
我告訴大家︰

  「以前有一個故事,一隻小老鼠很聰明,牠原本有一個小洞,但,由於太聰明,所以牠又打了另一個洞,人家問牠為什麼?牠說,一個洞出,另一個洞入。」

  大家一聽,原來是多此一舉。

  談到吃飯即是修行,大家可以打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由經文指出︰

  一、著衣持缽--衣的修行。
  二、大城乞食--行的修行。
  三、飯食訖--食的修行。
  四、洗足已--洗澡修行。
  五、敷座而坐--住的修行。

  在這一小段經文中,已明明白白告訢我們,修行之事在日常生活之中,食、衣、住、行、沐浴、坐、臥均是修行的一法,修行不在於「坐」,而在於一切行止。

  我問一位同門︰

  「空海在巖洞吃飯吃什麼?」

  他想了想,答不出︰「………。」

  飯團?(素細)

  生魚片?(殺希米)

  便當?

  我告訴大家︰六世紀以前,約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蕭衍以前,佛教和尚是吃葷的。

  吃素,是梁武帝蕭衍改的。

  空海大師到中國長安青龍寺求法,約一千二○○年前的事,這時間上看來,相差二百年。

  空海大師是吃葷?

  空海大師是吃素?

  這個問題留給大家想一想,空海行跡,遍於四海全島,在二巖洞,他吃什麼?

  ●

  提到修行的巖洞,我就想起巖洞裏會不會有蛇的問題。巖洞是好,蛇卻不好。

  空海大師的巖洞,有蛇嗎?

  我記得釋迦牟尼佛時代,佛陀如何去度化優樓頻螺迦葉尊者的故事,那時佛陀去了伽耶山。

  佛陀對迦葉說︰

  「我來自王舍城,名叫釋迦牟尼悉達多,請您准我借住一宿吧!」

  迦葉一聽,知道佛陀是另一教派的教主,而他自己是一個教派的領導人。

  他心理上,馬上產生敵對。

  迦葉心中不懷好意︰

  「我們已沒有可住的地方,不過儲物的巖洞空著,就請您住了。」

  原來這巖洞裏,住著一條大蛇,大蛇由迦葉養著,是守護用,已多天未吃,佛陀住進去,等於給大蛇送上一頓豐富的晚餐了。

  佛陀對大蛇說︰

  「我心平靜,暫住一夜,明早就走。」

  蛇原本要攻擊,見佛陀無敵意,就靜下來。

  佛陀在洞中舖草睡覺,面向洞外。

  蛇在內睡,佛陀外睡。人蛇睡一起。

  二者相安無事。

  原本迦葉以為佛陀已被大蛇吃掉,想不到釋迦牟尼佛還活著。

  佛陀對迦葉說︰

  「平靜的心很重要,只要將面目猙獰的毒蛇之心,引向平靜,就不會被襲擊。」

  迦葉深受感動,又聽了佛陀的至理,便引導自己全部的弟子皈依佛陀。最後連自己的二個弟弟,也全皈依佛陀,這是三迦葉來皈依。

  住巖洞修行,心嚮往之。

  但巖洞內若有蛇。

  誰敢?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342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