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求道錄14
2008/09/28 17:10:39瀏覽361|回應0|推薦2

求道錄(十四)

文/陳浩恩 2008-07-16

(一)
     我經常教人替亡靈做超渡法事,如唸往生咒等,逐漸,有些學生以為,一旦超渡,死者就可從此擺脫黑暗,長登極樂世界了。
     將這種觀念,印證於宣揚他力救贖的《西藏生死書》,又彷似言之有理,大有根據。
   《西藏生死書》不是三番四次說到,憑藉中陰救渡法(即超渡的類似行為),亡靈可以得到解脫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這個世界就沒有那麼多的痛苦了。對追求解脫的出家人來說,做鬼肯定好過做人。

(二)
     讓我先引述一個故事,這是在原始佛教的經典廣泛流傳的,故事就叫「石頭與奶油」。   
       話說有一天,某個年輕人因父親死去,找佛陀,求他做超渡法事。
     他認為以佛陀的神通力,一舉就可將父親帶上天堂,永脫痛苦。
     佛陀以一貫的點化方式,沒有拒絕要求,卻叫他去買兩個壺。一個壺裝滿小石頭,另一個壺裝滿奶油。
     然後將兩個壺弄進池溏,再用木棒逐一敲破。
     年輕人很高興,以為這是一個莊嚴的法事。
     敲破了壺,其中一壺的奶油立刻浮上面,另一個壺的小石頭馬上沉在水底。
     佛陀就說:「好了,年輕人,你去找那些做超渡法事的法師,叫他們來唱頌:『石頭石頭浮上面,奶油奶油沉下去。』」
     年輕人一呆:「這是開玩笑嗎?」
     佛陀開示:「你還不明白嗎?如果你父親一生所作所為都如石頭一樣重,他必然往下沉(墮入惡道),誰可讓他上升?如果像奶油那樣輕,他必然會上升(進入善道),誰可拉他下去?」
     聽完這個故事,你是否會耳朵「嗡」地一聲,感到十分混亂,一方說超渡可得解脫,一方說超渡無濟於事,兩番道理,究竟誰說的是真實?
     其實,兩個說法皆真實。
     只是,不同層次的真實。

(三)
     《西藏生死書》說的超渡,其實是處境的改變,打個譬喻,你一直在非洲大森林,飽受猛獸的威脅,忽然間,來了架直升機,將你救出來,帶到美國——
     啊!一天都光了。你會讚美。
     但佛陀宣揚的是終極解脫道,他會說:「來到美國又如何?你仍是一個充滿執著的人,因執著而帶來生命的痛苦,這種本質並不會消失。」
     處境改變了,貪婪的人仍然是貪婪的,意氣的人仍然是意氣的,痴情的人仍然是痴情的。貪嗔痴不會由處境的改變而改變,你在美國仍然會不快樂。
     一個內心充滿恐懼、不快樂的人,就算去到天堂、極樂世界,一樣會充斥恐懼與不快樂,這種心態不會隨環境驟然改變。它最後得到改變,完全因為你覺悟了,懂得放下。

(四)
     佛陀宣揚的解脫道,反來覆去,只是幾句話:人只能憑自力破執,才可徹底改變自己,得永久的解脫!
     明白這個道理,當知道自殺是最愚蠢的行為,人死了,不會一了百了,只會帶著一顆絕望的心,到另一個國度。亦因為死亡時肉體痛苦,將這種絕望加倍擴大,令亡靈體驗更深刻的痛苦。這個時候,談自救更是困難得多的事。
     這個時候,唯有寄望他人打救,憑超渡將他們提昇起來,在另一較好的空間,再行自我改造——
     但對不追求解脫,而以做人為樂的世俗人,超渡法則非常有用。可以用「絕處逢生」來形容。想一想,剛在沙漠捱飢抵餓,忽然遇上救星,將你帶回城市,這是多麼大的欣慰。
     至於回到城市,是否還會面對煩惱,這是另一回事。反正物質世界的本質就是:但求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大家追尋的,不過是短暫的欲望滿足而已。
     因此,超渡絕對是威力無窮的入世法,先人因超渡而得到提昇身心能量由負極轉為正極,後代因血緣關係,也相繼得到改變,基於吸引力的法則,好運常臨,得今世俗的種種成就,如:妻、財、子、祿等等。
     拯救破敗的家運,超渡雖然不是唯一,也是非常重要的法門。
     為甚麼我不說唯一呢?
     因為中國人,一早有自己另外的方法,就是陰宅風水。關於這點,稍後再說。
     超渡其實有很多種層次,較深的層次是深入亡靈的心結,幫助他們克服對生命的恐懼,從而達到徹底改變的目的。但這種超渡很花時間,得反覆進行,還看對方的根器。而一般的超渡,只是接引亡靈到一個較好的空間,讓他們繼續學習而已。
     最後,我得補充,《西藏生死書》中說超渡可以解脫的說法,很大程度和古印度教及婆羅門教的信仰有關。基本上是一種傳統延續,不是真實。
     同樣地,西方極樂、淨土,也是處境的改變,不是最後的解脫——這點大家得好好領悟、細味。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25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