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安心
2008/04/11 15:28:24瀏覽387|回應0|推薦2

安心
 
莲袍開示於一九九七年五月初十

今天是我第三次来带领共修,连续在一个礼拜内第三次,也那么巧刚好有三个佛菩萨的诞辰。又这么巧,这三个诞辰我又有空,所以就没有办法,只好坐到这上面来。

第一个晚上,文殊师利菩萨诞辰的时候,我跟大家聊天时说,我们修行要有正确的理念 - “佛魔一如”的理念。

第二个晚上,是释迦牟尼佛诞时谈到,释迦牟尼佛本身悟到什么东西,最後我告诉大家,我本身认为释迦牟尼佛是悟到:“其实大家本来都是佛,大家也都有佛性。”

所以我们不要太小看自己,只要我们好好地去修行,大家都会有成就的一天。大家都能够一只手指天,一只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大家都可以这么讲,这个特权不只是释迦牟尼佛,或者是师尊有而已,大家都有这个机会。

在这两次的闲聊中,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一个纵面,其他的是横面。这个纵面要表达的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 -“修心”。

不管佛菩萨怎么讲,不管师尊怎么讲,不管宇宙十方三世诸佛怎么讲,他们讲来讲去都是在讲两个字 -“修心”。怎么去修你的心,把你的心转变,从凡夫的心,从妄念的心转成清净的心,你就成就了。就是这么简单的理念。

把凡夫的心转成清净的心就成就了,就可以了,一切大事就已经完了。但是要怎样转呢?非常困难。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讲这么多经典; 师尊从出道到现在一直在讲,每天都在真佛密苑讲,讲得很辛苦,其实讲来讲去都是讲那几句话。师尊用了很多例子,用了很多方便法门,所要表达的就是两个字: 怎么去“转心”。很简单,但是又很困难。

上一次我讲,其实不是我讲,是师尊讲。修行要有二把钥匙:“唯识”、“般若”。只要拥有这二把钥匙,就可以开启成佛的门,你就可以成佛,你就可以成道。今天,我想再谈另一把钥匙,其实这一把也是概括这二把,这一把就是 -“禅”。

 前面两天我讲如何“修心”,今天我要讲如何“安心”。只要我们把心安了,就大事已经完了,就一切都可以了,甚至不用修行了,要做什么都可以了,只要你能够把这心安下来。

如果你能够把心安下来,我坦白跟各位讲,你根本都不用修行,你也不用念经,念咒,你甚至可以去唱歌跳舞,你要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你把心安下来。

但是,如何安这心?这是不简单的一门学问。谈到安心,一定要从禅宗谈起。大家都知道, 达摩祖师到中土之後,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後来禅宗的二祖慧可大师前来跪在雪地中求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其实在慧可还没来求法之前,他已经修了好多年的佛道,他本身有一些领悟的境界,但是,他就是没有办法安心。所以他才跪在雪中,甚至牺牲了一条手臂,就是为求安心。

二祖求初祖:“我要怎么样才能安心?”

达摩祖师说:“把你的心给我。”

二祖说:“心怎么给你?”

达摩祖师说:“既然你没有办法给我,我已经替你安了。”

二祖就马上悟道,他马上就明心见性:“原来心不可得。”

心本来就没有办法得到,怎么去安呢?

达摩祖师要跟二祖表达的理念就是:“心没有办法得到。”

你没有办法找心,没有办法拿出来,既然没有办法找出来,你放下它,你才安了心。

古来的祖师时常讲的一首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师尊也常讲,我们把万念归成一念,再把一念归向零,你差不多就可以进入道了。

刚才我们在念 <真佛经> 的时候,其实师尊在这本经典中已告诉我们:“修行以无念为正觉佛宝。”所以你能够把万念归於一念,把一念化成无念,即使你没有成道,也已经进入了道门。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万念化成一念,再把“一念化成“无念”,再从这“无念”生於第一念,这第一念就是“妙有” ,就是“道”。

这相当不容易理解,大家要好好的去行,好好地去思考,才能够理出禅宗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东西。

当二祖成就後,就把衣钵传给三祖,他晚年做什么?他到花街柳巷,到处乱跑。有人觉得很奇怪,问他:“师父怎么连宗主都不要做,怎么逛到酒家去了?”

二祖讲了一句话:“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他所要告诉我们的理念是:只要你安了心,你要做什么都可以。但是,如果你还没有安心,你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去修,去守所有的戒律。但是,如果你安了心之後,你就可以随缘度众,你要度什么样的众生都可以。

我所要说的就是,只要你成就了,你要做什么都可以,随缘救度众生。如果还没有成就,你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守戒。

二祖成就的时候,就将衣钵交给三祖--僧璨祖师。我看了他写的一本书 <信心铭>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信心铭>的第一句就是 - “修行不困难,很容易,只要你不去选择。”

众生很喜欢选择,很喜欢分别。分别好,分别坏,分别这是小法,这是大法。你起分别心的话,你就永远没有办法入道。

三祖後来传给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最後是六祖慧能。当六祖到五祖弘忍的座下时,有一首很出名的偈句,大家应该听过。

神秀跟著五祖很多年,他是个大学问家,他修了很多年,他是用渐进的法门。他写了一首偈句:“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也就是教我们要好好地修,慢慢地把佛性修出来。

六祖慧能看了之後,就另写一首偈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在写这首偈句时,他还没有悟道,因为他跌入了“空”,另外一边的神秀是跌入了“有”。其实,成就是在“非有非空” 的中道。

五祖弘忍看到他这一首偈句,知道他还没有悟道,便三更半夜叫他到房中告诉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神秀是“心有所住”,六祖是“心无所住”,但是却没有生起这个心。当你进入无念之後,要生起这个心,也就是生起第一个念头,你才能够成就, 如果你只是定在那里“无念”,你还是没有办法成就。

六祖成就之後,就把衣钵拿走,五祖的一个弟子叫慧明,他是一个大将军,就追上来要把衣钵枪回来,六祖就问他要衣钵做什么?慧明说,他不是为衣钵来,是为法而来。六祖就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现出你本来的面目。”就这么一句话,慧明就悟道了,就明心见性了。“不思善,不思恶” :不要想好的,不要想坏的,这就是我第一个晚上告诉大家的理念。不要想好的,不要想坏的,把你本来的面目现出来,大事就完毕了!

但是,众生在修法的时候,常常想好的,坏的。生意好,身体健康,中马票就很高兴;生意不好,儿女不听话,身体不健康就烦恼。每个众生都是这样,那你就永远没有办法入道,因为你起了分别心,有分别的念头。

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把分别的念头放下,大家才都有机会成就。

最近师尊开示时,讲了一句很重要的心要: 我们修行要把“空的解脱力修出来。”什么是“空的解脱力”呢? 师尊说: 就好象你梦见许多不如意的事,甚至梦中会哭, 但在醒来的那一杀那,你会庆幸这梦是假的,你们应该有这些经验。

师尊要表达的就是,我们要有这样的念头:“其实,整个世间也是一个梦。”只要大家这么想,真正做到的话,你就证到“空的解脱力”。

所以你有这种理念的话,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就这么想:“这只是一个梦而已”,就过关了嘛! 如果老公跟人家跑了,你想:“那只是一个梦而已,跑了就让他跑。” 你就解脱了。反过来,老婆跟人家跑了,你想:“那只是一个梦而已。”这样就解脱了!生意失败,你想:“那只是个梦嘛,没有失败。”你就放下了。

你看到很多不如意的事,不满的事情,你看同门,左看不高兴,右看不满意,你都能放下,“哎呀! 那只是个梦而已,没什么,没什么。 ”老实说,修行烦恼是很多,听到别人念经念咒的声音跟自己的不一样也烦恼,怎么他的咒音念得这么快?怎么他念咒这么慢?怎么他老是咳嗽影响我修法?怎么脚老是酸痛?修行都有这么多烦恼,更何况没有修行?你放不下,那么越修就越多烦恼,怎么解脱?

所以,我们要证到“空解脱力”,在理念上我们知道,但是我们要真正做得到。我们要时时告诉自己:“宇宙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以,我们念经不只是念念就把它放下,我们要真正去转这个经。

六祖慧能说:“迷时法华转,悟时转法华。”

当你悟的时候,你就转了<法华经>。

当你悟的时候,你就转了<金刚经>。

有些老修行念<金刚经> 已有十年了吧? 莲钊念了二十年了吧?(笑)有没有做到如是观呢? 如果你做不到,你还是“迷时金刚转”。直到你悟时,你转了<金刚经>, 你会讲:“ 哎呀!梦,梦,梦。”

<金刚经>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当你上了岸,修行的法本,任何的法都可以丢掉。所以我们要把所有的东西,看成是空幻的,看成是梦,是虚幻的。打个比方, 一只小鸟从空中飞过,飞过之後留下什么? 没有,只是虚空而已。当你在镜子前面照, 你离开镜子,镜子里有没有东西? 没有。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心也要这样,如果你心是这样,那你一定会成就。你把一切所引起的不快、不满、不高兴统统放下,心在那里?你根本拿不出来嘛!心只能够因为你看到,外境引起,才有这个念头,才有这个心。如果你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想,晕死过去,根本找不到这个心,对不对?所以你看到东西,你的心,你的念头才会显现出来, 你才会堕入烦恼里面。如果你想要用咒,用经去转,告诉你: 没有办法转!

释迦牟尼佛有办法用他的咒力,神通力转变释迦族的命运吗?没有办法。他的爸爸,他的国家,到最後也灭亡了。目犍连尊者把释迦族们放入钵中托向天界,也没有用。所以,要来的,要走的,它终归会来,终归会走,不要去执著它,把它放下。大家如果看得空,看得开,放得下,就成就了,就这么简单。

今晚我所要讲的就是,大家不要有错误的念头,以为经咒念多就一定会把所谓坏的转成好的。这不是不可能的,咒可能有它的力量。但是,我觉得它不究竟,不如把烦恼放下,放下之後,你会觉得烦恼本身就是菩提。你放下了,那里有所谓的烦恼?以前所谓的烦恼,都是菩提。老婆跑了,很好!是菩提。老公跑了,更好!是菩提。儿女不听话,是菩提。生意失败更好,是菩提!

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在你眼中都是如意的,都是好的。你能够做到这,即使你没有修法,即使你没有念经,即使你没有打坐,其实你已经成道了。你已经走进去了,你的所作所行,都是佛的神通任运,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大圆满的任运。你已经了脱生死,明心见性, 你已经证道,已经看到本来面目,你已经看到你的“无位真人”。

最後,我要讲几个禅宗比较有名的公案,让大家好好地想一想。

以前,有一个很出名的庞居士,有人把他比喻成古代的维摩居士,因为他的智慧像维摩居士,而且他也是在家居士。他的太太,孩子,都是大菩萨转世,他们修行都有成就。

庞居士曾经讲一句修行很困难的偈句:“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担。”

他的太太,庞婆婆说:“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

他的女儿庞灵照说: “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

他们三个都是得道者,他们都把一生的经验,写在这三首偈句里面,大家好好地想这三首偈句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另外一个公案,也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大成就者,傅大士的偈:“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空著手怎么把锄头呢? 既然步行,为什么还说骑在水牛上呢? 好象自相矛盾嘛!人从桥上过,通常我们的理念是水流桥不流,为什么傅大士说桥流水不流呢?

第三个公案,是永明寿禅师所讲的偈句,跟第二首很类似,都是要表达大圆满的观念。他说: “化人问幻土,空谷答泉音,欲问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这两首偈句,是禅宗大祖师得证之後所讲的话,如果参得透的话,修行已经就不错了,修行可说已入了门。

从我第一晚到今晚所讲的话中,大家可以找到痕迹,只要把所有相对的概念全部统统化掉,你马上就可以理解到这二位祖师所说的话,你可以说是已经看到本来的面目,你已明心见性。

好,今天晚上就聊到这里,阿弥陀佛!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177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