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離開苦
2008/01/11 15:45:10瀏覽149|回應0|推薦4

如何離開苦

開示/蓮生活佛

01/13/00
人有煩惱是因為由自我出發,才產生煩惱。人有苦,都是為自己的身體產生的苦況。所以必須要按照佛所講的,依照佛的教化,去除掉這個苦及苦因,然後到達無苦之樂。 今天是聽蓮緒法師他講「教育」。
最早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祂出家是因為祂觀察這世間的眾生的生命,體會出那種苦的狀態,所以祂才出家的。
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是先從苦開始,所謂四門四苦,一個是生、老、病、死,另外還有一個窮,窮也是很苦。
釋迦牟尼佛因為觀察了以後,看到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最後祂看到很多的窮人的時候,祂也是很感嘆,祂就研究這個「苦」。其實釋迦牟尼佛這一世當中,祂的這個哲學跟祂的教育,剛開始的時候都是苦的教育。 你看祂的四諦法,剛開始的四諦,第一個字就是「苦」字,第二個字是「集」,為什麼是集呢?祂是把所有世間的苦,種種的苦集合在一起。第三個字是「滅」,滅的意思是這樣子的,祂找出把這些苦能夠給它消滅的方法叫做滅。第四個字就是「道」,因為你把人生的苦,全部都消滅,所以就證道,證得離苦得樂,成就了道果這個「道」字。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當中,祂真正教化我們,是苦的一種教育。
當初佛住世的時候講了一句話,祂說苦是怎麼樣子產生的呢?主要是一個人從他自己內心裡面發出來的一種觀察,看這個世間的一種現象。如果是為自己,由自己觀察,那麼為了自己,產生出來的一種觀察,有可能就是一種偏見,有可能是一個由己所產生出來的觀察,那麼這種觀察是一種偏見。如果由偏見產生的話,那麼它會產生一種苦出來。
釋迦牟尼佛是這樣的,祂住世的時候曾經講,為自己而產生出來的一種觀察是苦的根源,這個都是有一點哲學的味道。佛出家是因為了眾生的苦,祂才出家的。祂研究的,也就是苦的哲學。祂教化大家的,是解決苦的方法。那麼祂追尋苦的根源,是因為眾生每一個人為自己私底下發出來的這個心,是帶著偏見的,所以會產生苦,是這樣子的。
所以一般來講,人有煩惱是因為由自我出發,才產生煩惱。人有苦,都是為自己的身體產生的苦況。如果再用很客觀的方法去分析、去了解的話,大部份你從這裡當中,可以看出解決苦的方法。如果不這樣,那麼你就不是在修行。
那麼釋迦牟尼佛祂最主要的,祂教大家的方法,是叫大家除了你自己覺得苦以外,你也要觀察到眾生的苦。那麼把這些眾生的所有的苦,全部集合起來的話,你這一點點的苦,就不算是什麼苦了,這是「集」這個字的講法。
因為一般講起來,像剛才蓮緒法師所講的,好像你小的時候很苦,或者你在這一生的過程很苦,但是你有沒有想到,在非洲的小孩,或者在東南亞,或者在其它的國家裡面,有很多沒有辦法受教育的小孩、沒有食物的小孩、沒有人照顧的小孩、遭父母遺棄的小孩,另外還有沒有東西吃的小孩、貧苦的小孩、沒有衣服穿的小孩、接受了種種病苦的小孩,你有沒有去想到這些?你只是想到自己的苦,不知道眾生其它的苦,你這一點苦算什麼呢?
所以有時候是這樣子,按照佛客觀的觀察,看眾生的苦,那麼你反觀你自己的苦,你這一點苦就很快的溶解掉,你這種苦算是什麼苦呢?你比得上那些沒有飯吃的小孩嗎?比得上那些沒有衣服穿的小孩嗎?比得上那些完全沒有受教育的小孩嗎?比得上那些疾病的小孩嗎?比得上那些被拋棄的小孩嗎?
所以把所有的苦全部集合起來觀察以後,你產生一種消滅苦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佛陀本身的教化。到最後你因為領悟了佛陀本身的教化,然後去實踐,你悟到了能夠離苦得樂的方法就是到達彼岸。
最早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是這樣子教的,這個世間的一切都是苦境。因為苦境,所以由自己產生,然後去觀察世間所有的苦,把它集合起來。接著你要去解決你自己苦的方法,跟眾生苦的方法,最後領悟到離苦得樂的方法,得到了悟境,證悟了釋迦牟尼佛的道,這個就是苦集滅道四諦。釋迦牟尼佛的教化當然不只是這些,剛開始講的是這些,最後講的也是苦集滅道。
我們常常在佛的說法跟開示當中,知道如何解決煩惱,斷滅煩惱,如何離開這個苦。但是世人不一樣,世人是把那個苦,緊緊的抓住,以自己本身的感覺苦來做申訴,來申冤,始終認為自己是最苦的,擁抱住這個苦不放,那麼也不求解決你身上的這個苦,也不知道方法,就在苦海裡面浮沈,這就是人的悲哀。就算他知道苦的方法,他也不會去修去行去實踐,始終擁抱這個苦,向上天、向山河大地去呼喚,去申冤,這就是人。
所以必須要按照佛所講的,依照佛的教化,去除掉這個苦及苦因,然後到達無苦之樂,到達真正的彼岸,是這樣子的,佛教是這樣子教你,並不是只是叫你信祂、依賴祂,或者是祂給你審判,並不是這樣子的,是必須要去實踐。
你能夠從這個世間的一切觀察,然後用佛的哲學思想,去解決你肉體上及心靈上的種種的問題,這樣子才算是成就。
嗡嘛呢唄咪吽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152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