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暗寫愁腸寄與誰
2007/11/16 10:10:36瀏覽106|回應0|推薦0

暗寫愁腸寄與誰
蓮生活佛 /文

  澧州大同有一位「廣澄禪師」,有僧人問他:

  「如何得六根滅去?」

  廣澄禪師答:「輪劍擲空,無傷於物。」

  僧又問:「如何是本來人?」

  廣澄禪師答:「共坐不相識。」

  僧再問:「那麼學人如何禮謝去呢?」

  廣澄禪師答:「暗寫愁腸寄與誰。」

  讀這一則「廣澄禪師」的對話,三問三答,實在有趣極了。

  我自己很想替這三問三答,論述一下下,就算是「畫蛇添足」吧!或是「庸人多嘴」吧!或是「評頭論足」吧!

  我所寫的,大家若有意見,何妨大家共同探討一番。

第一:

  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

  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既然六根是無。(就算有,也是無)

  輪劍擲空。

  無傷一物。

  滅無可滅了。

  另外:

  每一個人都具有六根,每一個人均有運用,也即是六根的運作。

  六根的運作非常的頻繁,「見聞覺知」生生滅滅不息。

  然而在般若上來說,佛性本身的潔淨,從來就不受六根的染污。

  佛性是永遠無垢的。

  所以:仍然是輪劍擲空,無傷一物也。

  第二:如何是本來人?共坐不相識。

  佛陀說,眾生皆具足佛性,人人本有,不假他求,這就是本來人。

  然而,我們每一個人,天天與佛性同處,同行、同住、同坐、同臥,卻是迷迷糊糊的,不識佛性與我們同處、同行、同住、同坐、同臥。

  故說:共坐不相識也。

  第三:

  學人如何禮佛?暗寫愁腸寄與誰?

  總的來說,修行人是一同修證此共同選擇寂滅的道理。

  佛陀是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我們修行人何嘗不是如此。

  根本上師在自己的自心。

  佛陀在自己的自心。

  密法在自己的自心。

  聖賢僧亦即自己。

  這即是「自皈依」、「自燈明」、「自法明」、「自證明」。

  你修行明心見性、證道、證無漏智、等覺、妙覺。全是自心。

  應該禮謝誰?

  當然是暗寫愁腸寄與誰?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137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