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4 23:45:15瀏覽458|回應0|推薦2 | |
談校長跳天鵝湖 作者:李孟儒(教師)......轉貼 前幾年,有幾位校長和孩子做了約定,只要孩子在暑假讀了一定數量的書,那麼開學後校長將要粉墨登場,演一齣「天鵝湖」給孩子欣賞。又有一間學校為了讓孩子品嚐黑鮪魚,並結合自然科教學(真的?假的?)集資數十萬買了一條黑鮪魚供全校學生食用。 洪蘭教授曾說:「教育不是討好孩子。」而上述兩件事就是討好學生。請聽筆者往下談,筆者認為教育活動必須具有真、善、美的特質,寧可簡單樸素,也不要譁眾取寵,唯有避開過度包裝,以最自然的教育活動最真切感人。以「天鵝湖」來說,活動的出發點是鼓勵孩子多讀書,那應該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為主軸,以交換條件來換取孩子閱讀是不對的,必須使孩子明瞭多閱讀對自己有好處,只要如此,即使不准孩子讀書,孩子也會偷偷讀,但是若以校長反串為噱頭,無形中暗示孩子只要看書便可以換取校長穿束褲、絲襪出糗的樣子,從教育的觀點,非關大人面子,此舉是大大的錯誤。 愛因斯坦曾說:「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喜悅,是教師最高的技巧。」如果想鼓勵孩子閱讀,校長應該把排舞、租服裝、道具布置的費用通通用來購買圖書禮券,並且可以搭配徵文活動,鼓勵學生上台發表讀書心得,此舉更有意義,也更能幫助學生整理閱讀完的收穫。可是校長們沒有,新聞畫面播出時,幾位校長穿著不相稱的超大號芭蕾服,踮著腳尖旋轉,台下滿是學生的驚呼、歡笑聲,有了娛樂效果,但失去更深層的意義,聲光效果帶給學生感官上的快樂,但這種快樂沒有辦法常駐在他們的心。 洪蘭教授曾經在〈討好孩子不是教育〉這篇文章說過:「神經心理學家老早就發現沒有意義的快樂不能持久:一個人要快樂,必須要有三個條件:一是有實質上引起快樂的原因;二是大腦皮質下的杏仁核不能活化;第三個條件是快樂必須有意義,愉悅感覺才能持久。肉體的滿足很容易飽和,而且之後刺激要越來越強才會達到同樣程度的快樂,這種短暫的快樂一過去,剩下是更多的空虛。快樂若要長久,必須去尋求它的意義,只有有意義的快樂才會帶來心靈的滿足。」英國實業家拉樸克也說:「教育的目的,不單使人獲得快樂,同時,還要讓他在快樂生涯中做些有意義的事。」 筆者認為教育活動應回歸教育的本質,寧願平淡,也不要鋪張絢爛,今年辦「天鵝湖」,明年續辦要演什麼戲碼?如果學校每年都得花費精神設計活動,時間都被浪費在滿足學生的感官,而不是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胃口、品味,這將是另一場災難,不如請校長多想想方法募款,或發動師長一日捐,把所得用在學生身上,讓圖書館多買好書,讓學生喜歡借書,這才是可長可久之道。 品嚐黑鮪魚也是一樁熱鬧有餘內涵不足的活動,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吃到黑鮪魚,〈朱子治家格言〉提到「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現在的台灣並不是倉糧四溢,黃金鋪地的社會,社會上多的是付出不營養午餐費的家庭,光是一年就有7萬名中小學童付不出代辦費,更何況是午餐費,同樣地,黑鮪魚也不是民生必需品,不吃就活不下去,比起豬肉,黑鮪魚價高營養豐厚,但學生只要吃豬肉就符合成長所需的營養了,又何必拿出高價黑鮪魚來填塞學童的肚子呢?省下這次活動,可以幫貧困家庭繳多少學期的午餐費呢?即使午餐吃不到黑鮪魚,有錢人家的孩子上餐館還是吃得到的。但貧困孩子今天午餐吃到了黑鮪魚,誰來保證他一路到國中每學期都有午餐吃呢? 今年,有學校為了歡迎小一新生,校長、里長、議員們穿上可愛動物裝站在校門口迎接,真的很用心,但辦學不是作秀(小一生畢業後並不會記得誰穿動物裝迎接他,動物裝是穿給媒體、家長看的……),如果以一首歡迎的曲子取代租賃的道具服,以盡其在我的辦學理念取代一時的聲光效果,這才會被學生、家長所尊重,記得英國皮德斯曾列出教育三規準:合價值、合認知、合自願,筆者再次強調,教育活動必須符合教育三規準,這才是可長可久之道,如果過多包裝,教育流於形式化,反而違反教育本質,把教育當成服務業,那就走錯了岔路。跳芭蕾舞、吃黑鮪魚應是個案,但除了跳舞、吃魚之外,還有很多典範值得學校去營造。 ※圖1.2000年台北市立農、信義、實踐、古亭、雙蓮等11所國民小學校長聯合跳『天鵝湖』給學生觀賞,獎勵孩子假期閱讀課外讀物。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