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看見簡單的快樂~
2014/10/23 12:43:39瀏覽2035|回應0|推薦4

         美國哲學家與教育家 杜威(John Dewey)主張學習者必須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經驗」是教育的關鍵: 「所謂經驗,本來是一件『主動而又被動的』(active-passive)事情,本來不是『認識的』(cognitive)事情」,杜威「把經驗當作主體和對象、有機體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所以,以學生為中心,結合不同元素工具的運用,如遊戲、戶外冒險活動,或是服務學習的方案設計等直接具體經驗,再經由引導的過程來反思沉澱,讓參與學習服務者整理服務經驗對自己產生的學習價值和意義,達到服務提供者及被服務者雙方的需求與期待,透過服務來實踐、來賦予和豐富生命的目的性。

        今年暑假,有五位康橋11年級的國際志工,前往印度新德里(New Delhi)貧民窟教育中心服務,提供了11天兒童英語夏令營,讓貧民窟的孩子可以有機會上課學習、認識英文。
   
    在這趟旅程中,原本我們的學生志工以為自己是給予者,可等服務結束後,大家都覺得自己的獲得比給予更多,除了開起自己對第三世界的國際視野,藉由跨文化的實際接觸與直接經驗,突破自己原有的想像與眼界,學習尊重、理解更廣闊的世界觀,去拜訪貧民窟時,我的心情受到很大的影響,我簡直不敢想像他們的生活,而我們的翻譯DAVE,竟然就來自貧民窟,但他卻努力自學英文,還充滿了樂觀開朗與滿足。11年級的廖冠羽說。

    而在前往印度以前,學生利用假日時間先後參加了七次,每次七小時的志工培訓,學習溝通與合作、紀錄片拍攝、服務方案設計、跨文化議題及服務意涵、口語簡報能力,「在志工培訓時,我跟謝儁共同設計了營隊歌,本來覺得沒甚麼,可當看到那些小孩每次要跳營隊歌時,就好像得到了最珍貴的禮物一樣,開心的活蹦亂跳,就讓我不禁思考,真正的富足到底是甚麼?」張以真說。


    他們在志工培訓時設計了各式教案,思考著如何將自己的所知教導給那邊的小孩,可實際到現場後,卻發現即便做了充分的演練還是不夠,因為他們看見了別人的需求。「在台灣規劃教案時,我選擇了教授水的三態與循環,本來以為只要像課堂報告時一樣就好,到了現場卻發現完全不可行,因為小孩不可能老實的做在地上聽我講幾十分鐘,所以,我和同伴合作編故事、畫圖、設計遊戲,雖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郭柏均說。「去了一趟印度才發現當老師是件多麼困難的事,不但要準備很多東西,還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回來後我學會了尊重老師」黃宇捷說。

          在這一趟國際志工旅途中,所有參與的同學都覺得收穫比他們給印度當地的小孩多,在台灣,我們常常看到的是我們所沒有的地方,而在印度,我發現印度的小孩常常是開心於他們所擁有的,所以,回來台灣後,我更加的惜福」謝儁說。「回台灣後,營隊的一幕幕不斷浮現在眼前,孩子們的歌聲、歡笑聲總是縈繞在耳邊,我知道,這些回憶會永遠存在,就像這趟旅程帶給我的成長。」郭柏均說。

     以下分享這五位小朋友的心得分享:
1.      郭柏均 見不一樣的印度
2.
     
黃宇捷 度帶給我的改變
3.
     
張以真 貧窮的富足
4.
     
廖冠羽 當志工難不難?
5.
     
謝儁 Happiness…consists in giving and in serving others.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cbsnew4&aid=1839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