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魯閣戰役100年
2015/01/02 15:38:21瀏覽689|回應0|推薦0

研究殖民歷史不是要記恨,走出殖民狀態之後,仍然可以親善日人,前提卻是必須明辨善惡是非,以及釐清造成善惡是非的原因及過程。

八月末稍的早晨,台灣公路的最高點,3275公尺的武嶺沒有溽暑,只存涼爽舒適,陽光和煦、藍天萬里、白雲流動,遊客不請自來。景觀台十來坪有人聊天,有人眺望,有人自拍,還有人高低前後參差,等著他拍,眾多口雜、唧唧匝匝,唯有孤獨兀自站在角落的解說圖文,落落寡歡。這是一塊立牌,「太魯閣戰役」橫向落款,其下中英文字之間,目光炯炯有神的威武戰士欺身向前,背負糧需、手持獵槍、腰繫山刀。漢語這樣寫著:「日方動員陸軍與武裝警察共兩萬餘名……兵分東西兩路攻打……在合歡山區……集結近一萬人……太魯閣參與防禦……的戰士僅兩千三百餘人……以簡陋的弓箭獵槍……激戰六(七)十餘日……這是二十世紀台灣最大的戰爭……。」

1914年6月1日到8月13日的這場戰役,若以今日台灣人口與經濟規模換算,等於是日軍投入530億台幣,雙方有將近九萬人,在奇萊與合歡山區日夜穿梭、進出起降,前後搏鬥與廝殺70多天。日方甚至必須另外再從本土增兵。...1913年,也就是決戰前一年,日本軍警驅遣漢人前往山區勘查。由於氣候突然變化,三月下旬竟在旦夕之間,便已「山頂雪深、寒氣逼人、無法忍受」,致有89台人而無一是日人凍斃山野。

這場戰爭的意義何在?對我又有什麼意義?我是誰?今人不見古時山,今山曾經見古人。1979年以來,我曾經兩度攀行奇萊,也走過錐鹿與碧綠神木、新白楊等古道路段,但沒有產生強烈認知,不曾記得聽過這些往事。或者,可能有人提及,於我卻是浮光掠影,僅能起到馬耳東風的印象。現在再次身歷其境,不是聽聞,是具體文字,是剛好戰役結束後一百年,我在毫無心理認知下,震撼於兩萬與兩千的懸殊,難以想像三千米高山萬人作戰的光景。是以前從來沒有想到,海拔已經到了三千公尺,竟然還有源源不斷的水泉,足以讓超過萬人以上在這塊區域活躍。

太魯閣族人、其他國人能有多少機會,接觸與思考這段歷史?

原住民電視與有線洄瀾頻道製播了十餘則新聞,特別是在十月中旬,秀林鄉新立「太魯閣戰役紀念碑揭牌」活動之際。只是,報章雜誌應該是沒有報導這個紀念儀式。事實上,四家綜合報紙今年一整年,很可能僅有兩則提及這段歷史,並且只是一筆帶過。......

看來,太魯閣戰役不因爆發第一百年而有更多的歷史重現,國人認識的機會也就沒有增加。究其實,今年以前的一百年,除了幾篇點綴,報紙很有可能也告缺席。紀駿傑六年前在蘋果評論原住民轉型正義時,稍微說了。聯合在2000年引述了李季順(曾在2001年發表相當詳細的專文)與楊南郡的研究與呼籲。除了這些短文,報刊如果還有提及,大多是在報導古道健行、觀光旅遊的背景中,偶爾看到「太魯閣戰役」這五個字。

台灣通史著作應該也很少著墨,漢人中心變成漢人唯一。葉榮鐘等人的《台灣民族運動史》(1971)、陳澤等人編譯的《台灣前期武裝抗日運動有關檔案》(1977),與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1980),沒有任何地方提及原住民。就此來說,與謝雪紅在二二八之後,出亡中國大陸的楊克煌相當獨特,他在1956年假武漢出版的《台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已經書寫專章、以將近萬言突出了「高山族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楊克煌沒有使用「太魯閣戰役」一詞,但以三百字控訴該次戰役前後的日人鎮壓,歌頌了原住民的反抗。

解嚴之前,廖守臣採集很多訪談材料。1977年,他出版《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近三百頁,紀錄這段戰事約兩、三千字。解嚴之後的第一篇文字,可能是高琇瑩在1993年撰寫的〈烽火十八年──記太魯閣抗日事件始末〉。其後,原民會報告、相關學位與學術期刊論文是在增加;何英傑也有小說《後山地圖》,該次戰役提供了敘事的脈絡。不過,相比於「霧社事件」,太魯閣戰役得到的紀錄與當代詮釋,似乎七零八落。當代日本學界可能不太有人研究這段殖民史。彼時的官方與日本記者文書,就如蔡蕙頻所說,篇名就是時代的紀錄與反映,《理蕃誌稿》、《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太魯閣蕃討伐寫真帖》……等等,「一面倒的歌頌軍隊之強大」。

研究殖民歷史不是要記恨,走出殖民狀態之後,仍然可以親善日人,前提卻是必須明辨善惡是非,以及釐清造成善惡是非的原因及過程。歐戰迄今也是一百年,歐洲聯盟28國捐棄前嫌、共用貨幣而物暢其流,但他們對於歐戰的記憶與論述仍然既深入又普及。單篇論文不計,記載與論述歐戰的圖書已達兩萬五千本。英國《經濟學人》今年初一反常態,不是常見的一頁或最多的三頁,而是投入六頁,論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仍然緊抓著」我們。到了11月,英國公共媒體BBC製作新的節目,分作14個主題、長度總計約9小時,除了無線廣播,另已放在網站明顯位置,任何人都能線上收聽或下載。

以上內容出處:中國時報

在此,小略了些內容,在我們學校率領九年級同學踏上中橫健行的步伐之前,同學們,為這段歷史,做點準備功課吧!就如同文章中寫到研究殖民歷史不是要記恨,走出殖民狀態之後,仍然可以親善日人,前提卻是必須明辨善惡是非,以及釐清造成善惡是非的原因及過程。這場戰爭的意義何在?對我又有什麼意義?我是誰?今人不見古時山,今山曾經見古人。太魯閣族人、其他國人能有多少機會,接觸與思考這段歷史?

分享在網路上找到的一張1917年拍的老照片與摘要,『拿來古今對照一番,會發現雖然我們常說:再回頭已是「百年」身。用「百年」來感歎人事的滄桑變化,但對無情的山林而言,百年其實也只是一瞬,照片中的他們,似乎半點也沒改變。』同學們,中橫健行出發在即,我們不會經過這裡,但是在這片山頭之下,有著先人勇敢浴血的歷史記憶,所以,記得,用"心"體驗這段旅程吧!

推薦閱讀:
中橫天地大美,無法遺忘的69里路
用毅力圓我的中橫夢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cbs&aid=1996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