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有所不知的中橫~
2015/01/15 19:54:37瀏覽1766|回應0|推薦3

中橫精神 - 愚公峭壁的故事
愚公峭壁位於中橫公路 123K 附近,金馬隧道東側的碧綠大斷崖
    碧綠大坍方,這個峭壁叫「愚公峭壁」,是蔣經國先生命名,因為這個地方是一個非常艱困的工程,但是終於用一種毅力、一種克難精神,不管傷亡多少,就去做、終於做通了,所以,命名為「愚公峭壁」。
    「愚公峭壁」它有什麼了不起呢?當時,這裡根本沒有路,它的步道是在山頂上,當我們測量的時候,因為那個地方是個峭壁,步道要從山頂走,所以當時測量真的是一步一步走;前面山地人砍草,然後我們看,從高一點或是低一點的仔細修正,才把坡度抓出來,然後這個線才能定出來。施工的時候,工程師站在金馬隧道這邊得山頭上,去看峭壁那邊最尾巴的那個點,那個點可能還是個大概的高度,榮民就在山頂用麻繩綁在身上,一頭綁在樹上,慢慢放下來,工程師一看,到了,那個高度到了,他就在那裏打炮眼,就這樣一條一條掛下來,現在想來那是很壯觀的事情,你可以想像有一百條繩子吊下來,一百個人在打炮眼。
    施工的榮民大部分住在關原工務段,就是現在的觀雲山莊,每天走步道到峭壁上方。當時測量的人員必須隨時掌控現場,因為榮民打好炮眼,隨即就要埋炸藥開炸,會炸出怎麼樣的情況誰都不知道;可能會把原來路基下面炮眼的那個高度也炸掉了,所以隨時都要修正,慢慢的炸進去,炸出路基的痕跡來。
    講到榮民的工作,現在想起來我還會流淚。若你們現在站在休息站從山頂的樹上劃下來到道路的高度,大概都有六、七十公尺,短的最少也有四、五十公尺,有的可能更高。榮民綁的繩子大概有 1 英吋半那麼粗,那一根繩子要運到現場最少要兩個人抬,綁好人然後慢慢放下去,所以繩子綁的地方是以最低的松樹為標準,松樹以上到山頂的步道還有很長的路,所以繩子垂掛的距離平均都有四、五十公尺。
    在這樣經常吹的風侵襲下,你眼睛閉起來想,從頂上掛下來一個人,然後這個風不停的吹,你想想看,四、五十公尺長的繩子會怎麼樣?一定在中間晃!繩子它是沿著峭壁掛下來,風不停地吹,繩子經常磨擦會突然斷掉,人就這樣子掉下去了。這些人的名字都在長春祠,但是屍骨還在下面。不過,在我的人生觀看來,我覺得那是真正的安息,因為再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
    蔣經國先生為了紀念這些人的這種所謂不怕死的精神,再怎麼困難,把生命都犧牲了也要把這個路開通!所以中橫開通後,他覺得仍有事情還沒有做完,認為這些人為中橫付出自己的生命,一定不能讓後人忘記,於是「愚公峭壁」這四個字才在民國 56 年鑲在峭壁上。這個故事大概只有我能講,連林則彬先生也不知道。事實上那四個大字,每個是一公尺四方,只蔣經國先生寫的。從花蓮做好送上來,再請人上到峭壁,把安放字的部分搓平後,將白色大理石字塊用水泥嵌進去。這幾個字還在,若由現在的碧綠公廁休息站往峭壁附近的明隧道左側山壁仔細查看,應該隱約可以看到四方的、間隔大概十公尺左右的白色大理石字塊。希望將來那四個字要把它重新油漆過顯現出來,這個地方應該變成解說導遊的一個據點。(摘錄自「山徑百年」
築路人—于寶楞先生的口述紀錄)

                             伍橋的由來
伍橋位中橫公路 132K 附近,慈恩以西,昔日設有慈恩派出所。
    為什麼有「伍橋」這個名字?如果從地圖上看,整個地區的的地形就會像一隻雞爪,那個時候路都是人工開鑿,要搭橋是很難的,因此僅量避免搭大橋所以路都是往溪的盡頭走,希望變成涵洞越過這個溪,可是如果延伸的太深路線也變得太長,那個時候因為考慮到這個地方要搭五座橋,所以測量隊說到這裡的時候就說:「那個要做 5 座橋的地方就是伍橋嘛!」這一段故事只有測量隊的人知道,就連施工的也不知道,後來大家就叫它伍橋,那個伍橋變成一個點而且因為道班房在那裡,結果那個點就代表伍橋了。現在開車注意看一定會經過五座橋,只是大小不同或只是個涵洞。(摘錄自「山徑百年」 築路人—于寶楞先生的口述紀錄)

令築路人心有餘悸的恩妮颱風
    記得民國 47 年夏天,聽說溫妮颱風要來,提醒大家要注意、要準備糧食。像往常一樣,早上 10 點要開無線電跟工程處聯絡,下午5 點也要通報,山上設有收音機和電報,消息算很靈通。記得那晚風很大,吹得屋頂的鋁片嘎嘎響,並把鋁片的縫隙越掀愈大,屋內漏雨無處躲,風又從牆壁木板接縫處灌入,我們就算要撤退,但聽到外面樹被風吹的霹靂啪啦聲也不敢出去。第二天,天一亮出門一看,像我的兩手臂圈起來那麼粗的樹幹都攔腰折斷了!兵工的帳篷也不知吹到何處去了,那晚不只我們,連兵工也是個個縮成一團,全身濕透而不能安眠,虧得當時還算年輕,有抵抗力!(摘錄自「山徑百年」 築路人—葉勝傳先生的口述紀錄)
    記得民國 47 年夏天的溫妮颱風過後,建在河床上的合流工程處全部被大水沖走,為了重新建造遭到沖走的帳冊,花了快要兩年的時間來回於台北總處、各監工站之間,想到溫妮颱風,現在還心有餘悸,因為當天晚上如果非一念之間,改到新城的公家宿舍過夜的話,今天我就不能在這裡回想那一年了。(摘錄自「山徑百年」 築路人—徐志榮先生的口述紀錄)

傅狷夫先生與中橫
    中橫公路開通初期,太魯閣山水的美名不脛而走,許多人紛紛慕名前來,其中不乏各國政要、黨國元老、著名畫家及作家,在此留下身影或墨寶,甚至創作出傳世的畫作或雋永的文章。
    國畫大師--傅狷夫先生即是其中一位,傅先山經常進入中橫公路欣賞太魯閣的山水,創作山水畫作,由於長年觀察橫貫公路的山水,發現太魯閣的岩石紋理有很多裂縫,因此,創新一種名為「裂罅皴」的獨特皴法,呈現太魯閣山石之美,獨步當年的畫壇,開台灣山水畫之先河。
(資料來源:中橫50系列活動網站 http://ccih50.taroko.gov.tw/)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cbs&aid=20193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