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控制》Gone Girl 美麗婚姻的致命傷
2014/10/17 16:01:49瀏覽165555|回應11|推薦10

在紐約的一個圖書館裡,Amy and Nick 仍在熱戀中,他們又在玩尋寶遊戲,那張卡片,就藏在 Jane Austen 的小說裡。

Jane Austen 是誰呢?為什麼故事要安排一個橋段,就是把關於二十一世紀的愛情卡片,藏在一位十九世紀初的女性小說裡?如果相信電影裡的每一分鐘都值錢,每個橋段都有意,應該就能夠接受,這裡所安排的 Jane Austen,肯定是個密碼。那麼,這個密碼的意義是什麼呢?

在 Austen的小說之中,《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部,2005年,曾經出版過電影版本,其中的大姊,就是今日在《控制》裡的 Amy(下圖的右邊第二者)。另一部,《艾瑪》,也曾在1996年拍攝成電影,主演 Emma 的女主角,是 Gwyneth Paltrow。此外,李安在 1995 年導演的《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也是相當膾炙人口。

我們一想到這幾部電影,通常會聯想到,這些都是關於年輕女孩的愛情故事,關於誤會所促成的戀愛,最後還促成了美好姻緣一段。在 Austen 遙遠的那些年代裡,沒有電視娛樂,這類的故事,就好似現代的韓劇或日劇,不只可以讓女孩子狂殺時間,還能讓那些待嫁兒女,能從這些想像的愛戀故事,感受談情說愛的夢幻情境。

不過,Austen 的小說,能夠跨越兩百年,來到今日,卻仍舊好看,她故事的魅力,肯定不只是男女間的浪漫情懷罷了。實際上,她的小說更為傳神的地方,還包括 Austen 總是能夠以機智又溫和的口吻,淡淡地描述出,當時的中產階級與貴族士紳之間的,階級互動與經濟聯姻。

簡單地說,這些故事的表面上,是年輕男女的偏見生情誼、誤會見真愛;然而,骨子裡卻都是,「錢與勢」的平衡互動。或者也可以這樣說,這些男女的婚姻美夢,之所以能夠成功圓滿,通常還必須奠基在雙方家長的,經濟或名聲交換。

更俗氣又簡化地說,美麗的愛情裡,總要包藏著厚厚滿滿的麵包;或說,「門當戶對好姻緣」。

。。。。。。

回到《控制》,Amy and Nick 兩人的婚姻中,最為核心的問題,就是 階級與資本 的問題(但是,不是我們一般想像的,有不有錢的問題而已,更細的內容,在文章後頭)。

故事進行時,的確有明說:這對夫妻,在金融海嘯之後,被迫離開工作,因為失去收入,而不得不搬到密蘇里州的小城鎮裡,重新開始人生。

然而,這對夫妻不僅僅只是因為,失業又失去收入的單純問題而已,更為根本的問題是,這對夫妻,根本就是來自不同世界、不同階級的失敗組合。

從 Amy 開始說起。Amy 是個標準的紐約客 New Yorker,是個天之嬌女,不只長得優雅美麗,還多才多藝、聰明過人。從常春藤的哈佛畢業,還曾經出版過繪本,簡直是不可多得的才女。若是把她放在台灣來看的話,Amy 就是一個從北一女和台大畢業,還家境優渥,又多才多藝的正港台北高尚女孩。

可以這麼說:Amy 就是個標準的天龍國的天龍嬌女。這樣的女孩子,誰追得起呢?誰娶得了?Amy and Nick 之間的差距,絕對不是 A type and B Type 之間的隔閡罷了。

。。。。。。

讓我們先從 Amy 的父母了解起。Amy 的父母,不僅是相當有權勢的人,還很懂得公關活動與媒體操作。下面這張照片,最能說明清楚。當 Amy 失蹤之後,Nick 傻傻的,只知道先是報警,然後做筆錄,等著結果。連通知岳父岳母,都漫不經心(B型人格)。不過,當 Amy 的父母知道之後,便積極地參與準備記者會,公開女兒失蹤的事情,希望集結大眾的力量,一起找回Amy(她的父母,也是標準的A型人格)。想一想,能夠擁有這樣呼風喚雨的能力,世上能有幾人?Amy 的父母,在一知道 Amy 失蹤之時,馬上能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在一個類似誠品的場所,辦起一場盛大的記者會,邀請許多記者,當頭條新聞來報導,還辦了一個 Buffet,讓在場的所有參與的人,都可以在記者會之後,一起聚餐。別忘了,他們身上馬上可以配戴起一個小徽章,上面雅緻地印著「協尋愛咪」,還有基金會等等的籌劃。在我們生活周遭,能有多少父母,有這般的財富與權勢,輕鬆地負擔得起這樣的公關場面。肯定是標準的天龍國人是也。

再者,看看這對父母的穿著,尤其是 Amy 的母親,更能發掘 Amy 出身之高貴。當Amy 的父母親出現時,抬頭挺胸,氣質優雅,母親經過一番化妝打扮,還不忘在襯衫外頭披件小毛衣;至於她的父親,雖然不是西裝筆挺,但也是穿著乾淨素雅。相較於 Nick 的父親剛出場的一副落魄樣,還真是懸殊差距。

讓我們再回想一下 Nick 的父親(這部影片開放的劇照,實在很少,找不著,只好先靠想像),便更能發現這兩個家庭間的權勢與財富差距,是有多麼的大。Nick 在警察局遇到他的父親時,彷若流民,他穿著邋遢,一臉呆滯,也不說話,可能心智也有問題(失智),所以才會亂跑走失。Nick 的父親,原來是住在鄉下的療養院。比起流民,情況也沒好到哪裡。

若是還有印象,Nick 父親的小屋,相較於 Nick 跟他的天龍國太太租來住的那個高級別墅,差距也非常地大。邦妮偵查員跟另外一位幹員進到他們家,馬上倒吸一口氣地說,好高級。那可是菁英階級住的豪宅呢。

若是再比較 Nick 妹妹住的那個一般平民的小房子,應該就能夠理解,Nick 是以多麼勉強的方式,繼續在密蘇里,維持他們夫妻曾經在紐約的 菁英生活型態。

真的很勉強。一對失業的夫妻,從繁華的世界首都紐約,回到密蘇里的小鎮上,從人人稱羨的雜誌編輯與作家(社會精英的符號),變成兩個失業兼課的打工族。金錢的壓力,已經迫在眉稍,Amy 還是堅持要住在鄉下豪宅,租一台 volvo 休旅車,繼續過著優渥優越的生活型態。這些動產與不動產,不是自己的,通通是租的,以 Amy 之名租賃(一方面是因為,Amy 曾經比較具有經濟主導權,另一方面則是,這對夫妻之間的主動權,通常也是落在 Amy 手中)。

從 Amy 的角度來說,這位天龍國的公主,來到這種鄉下地方,住在這種鳥不生蛋的爛地方,周邊都是一堆笨蛋,心中是有多麼的委屈,多麼的怨恨。

從 Nick 的角度來說,既然沒錢了,為什麼還要如此地打種臉充胖子。簡樸的生活,Nick 從小就過慣了,一點也不勉強,反而是硬撐著菁英高尚的生活型態,造成經濟上的莫大壓力,才真的是 勉強。

為什麼 Amy 喜歡這樣,而 Nick 喜歡那樣,是個性的問題嗎?不見得,個性,是個簡化的答案。或許,從「習性」可以看出個端倪。

。。。。。。

關於「習性」,當代談論得相當明白的一位社會學家,是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在1984年的《論區分》(Distinction)這本書裡。

(蝦咪,要講理論~~~!乖乖,忍耐一下喔,這裡都解釋得很簡單,一點都不難以理解,而且也相當實用,尤其是在男女朋友交往時,更應該有所了解,免得一直踢到鐵板,還不曉得哪裡出了問題。)

在這個段落,先簡單地解釋一下,什麼是「習性」。  每個人 都會因為「原生家庭與生活內容」,而養成不同類型的「習性」。這個 習性,會影響一個人的 價值觀、品味(對於食物、衣物、書籍、寢具等等的選擇)、生活習慣、性情(優雅與否)、說話的內容、還有 說話用詞 等等。也就是說,「習性」,是一種生活氛圍的養成。在什麼氛圍下生活的人,就會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與生活型態。家庭 與 教育,就如同泥土一樣,滋養著一個人的 性情與意識,於是在什麼樣的「家庭與教育環境」所養成的人,就會決定這個人一切的 內在性格 與 外在行為。

或許你會假設,這不就是在說,有錢人跟普通人生活方式不同,選擇的也就不一樣了,不是嗎?

沒這麼單純。有些人,並不是很有錢,但是品味夠,也會對於生活有高標準的要求。於是,再窮也要買LV。(Sex and the City 《慾望城市裡面的 凱莉,就是其中之代表)。

但是,也有些人,雖然很有錢,但是品味不夠,自然對於生活內容的要求,就沒那麼高標準。

於是,這就出現了另一種「資本」的概念。

過去,我們始終以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來計算個人的價值,賺多少錢,就值多少。但是,布爾迪厄 老先生說,不是的,還有一種資本,叫做「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那是一種,「用」起來不值錢,但「看」起來很值錢 的價值。也就是說,「品味」也是一種身分價值。

於是,當代,有意無意地,我們對於一個人的價值判斷,來自於兩種變數,一種叫做「經濟資本」,另一種是「文化資本」。簡單一點講,就是,「錢 與 品味」。上面這個圖(https://sites.google.com/site/feorillodemeterio/thegrammarofclassconflictsinphilippineel),就是由這兩個變數,所組合出來的 四種狀態(這裡要有點耐心地注意一下,因為下面的討論,都會再回朔到這四種狀態)。

第一象限:低經濟、高文化

第二象限:高經濟、高文化

第三象限:低經濟、低文化

第四象限:高經濟、低文化

。。。。。。

以 Amy 來說,她從小就處在右上邊的第二象限,既有錢,又有品味。

當 Amy 與 Nick 剛認識時,因為 Nick 仍在知名雜誌寫專欄,又是個作家,他一方面具有相當的經濟資本,另一方面又渾身都是文化資本的魅力(文青),所以,一個紐約的浪漫文青,雖然不是很有錢,但是資本總量(文化資本+經濟資本)還是足以追求到,位於第二象限的 Amy。此時的 Nick,稱不上位於第二象限,頂多位於第一與第二象限之間的地位罷了。Nick 與 Amy 之間,有個望其項背的距離。

然而,Nick 是個風趣幽默的人,很懂得如何逗 Amy 開心,包括楓糖旋風(Sugar Storm)裡的一吻,讓天龍國裡的公主,感受 簡樸中 的浪漫,享受到以往不曾理解到,存在另一個世界裡的快樂。簡單地說,Nick 文青的幽默浪漫裡,又帶有一絲的土味,讓 Amy 好是新鮮,兩個人的戀愛,便談得卿卿我我、難分難捨。

不過,這兩個人在相當的品味基礎下,還是有微妙的經濟差距。當他們兩人在第?個結婚紀念日當天,都不約而同地購買了「一千支紗的床單組」,興奮彼此是如此地契合時,差距隱隱若現(我以為500支紗,已經是超高等級了,想不到,還有一千支紗這種高貴規格~~)。當 Amy 拿出她的床單組時,是擺在高級的白色紙盒,上面綁著優雅的藍色緞帶。但是,當 Nick 拿出他的禮物時,是從他那上不了檯面的運動型後背包,掏出一個完全沒包裝的透明塑膠組裝。有沒有「有氣質的包裝」,「等級」就不一樣了。

然而,即使 Nick 偶而就是有點土,和 Nick 在一起的愛情,怎麼說,都是 Amy 與前男友 Dasi Collings 所無法感受得到的,因為 Collings 太有錢了,他們一定不會在 楓糖工廠 旁邊,享受一時在第三象限裡(沒錢沒文化)的浪漫。Collings 也沒有足夠的幽默與文化,可以陪著 Amy 上圖書館享受 Austen 小說,或者說些甜茲茲又文鄒鄒的密語。Collings 應該是位於第二與第四象限之間,他雖然有品味,但是不夠文青,也不夠幽默浪漫。

回到 Nick。其實,他的真實的身分,是位在 左上邊的第一象限:沒錢,但有品味。原本,Nick 不過是密蘇里州的一個窮小子。應該是他年輕時候很上進,於是能夠透過教育,擠身進入第二象限,來到紐約,也認識了 Amy。在紐約,他們周邊的朋友,都是有品味的高級知識分子。

當 Nick and Amy 還在紐約時,雖然 Nick 沒有充足的經濟資本,他出眾的文化資本,尚可以補足經濟資本的不足。他們還是可以靠著 Nick 的機智幽默,撐起這段感情的差距。不過,當失業旋風吹到這兩個人身上時,沒有了 經濟資本,徒有的 文化資本 也不能變現,怎麼辦呢。

生活,於是陷入了危機,婚姻,也開始出現裂痕。

Nick 不只沒有一個富爸爸,還有個罹癌的媽媽要照顧,和潦倒住在療養院的爸爸。此時的 Nick,真的是進入了人生絕境。沒有經濟資本就算了,剩下的文化資本,也幾乎撐不起他的個人價值。至於 Amy,她雖然有個富爸爸,還信託了好多寫 Amazing Amy 而賺來的錢。不過,Amy 的富爸爸,後來也缺錢,還把她的信託基金,也一起花掉了。

這對夫妻,從人人稱羨的第二象限紐約客,因為經濟壓力,被貶為密蘇里州的鄉下人,情況逼近第三象限。悲劇,就從此開始。

。。。。。。

在密蘇里,他們勉強地開著 Volvo 住豪宅,維持著 品味生活與文化資本。不過,品味需要金錢支持,沒有金錢,品味是勉強不來的,於是,Nick 被打入第三象限的模樣:既沒錢,外表看起來也 沒品味。

沒有品味的部份,可以從 Amy 抱怨 Nick 的生活內容談起。舉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領帶」。Nick 基本上,是個不穿領帶的人(因為網路上的劇照,太少了,不然就是無法下載,所以沒有無法呈現給大家看,抱歉了),最明顯有帶領帶的一次,就是在婚前聚餐的那一個場景(右圖)。 回到密蘇里的 Nick 拉裡邋遢的,Margot 說過他,Amy 的父母也抱怨,怎麼在記者會,穿的那麼隨便。

失意的 Nick 被打回原型,來到第一與第三象限之間的窘境。心理上,他已經覺得自己配不上 Amy。他們兩個人的關係,很明顯地,是 Amy 佔上風,Nick 居下風(上圖:Amy 是個攻擊者,Nick 兩手一攤,隨便你啦)。他的外遇,也很容易解釋,因為此時的他,只把得起沒有文化、沒有經濟的小妹妹。他在老婆面前,抬不起頭了。好慘。

。。。。。。

從 Amy 的角度來看,她這一生,真是被 Nick 毀了。她本來可是天龍國的公主呢,要是嫁給富二代(Collings 為代表),現在的日子,可是很不得了的。怎地,嫁給一個窮光蛋,不但成不了貴婦,還什麼都沒了,想想那種「怨」,應該可以 怨到 深仇大恨那麼多。

Amy 從第二象限的人生,幾乎要掉到第三象限的人生,不過她還希望起碼維持著第一象限的人生,但是迫於經濟壓力,可能相當渺茫。

所以 Amy 才會說:你殺了我,毀了我的一切,我也要殺掉(毀掉)你,害你入獄。Amy 自我認同的形象,位於第二象限,但是 Amy 的生活現實,卻是位於第三象限。她對於經濟上的 怨懟,於是轉成 對於 Nick 的恨意。心理上,她 閹割 了Nick(後來,也「咽割」了 Collings!)。

另一種俗氣的說法就是:天龍公主,無法接受 落入凡間的生活,也吃不了窮人的苦,因為 第三象限的生活,不是她的「習性」。這也是為什麼,當她喬裝土宅女,又被搶劫時,馬上轉念,回去找那有錢的 Collings。

。。。。。。

看來令人稱羨的 才子佳人,兩人的悲劇,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呢?

從「習性象限的差距」,或者比較通俗的說,就是「沒有門當戶對」。(早在兩百年前,Jane Austen 不就說過了。)

如果仔細回想電影裡的 Nick and Amy,Amy 的妝,總是乾乾淨淨,漂漂亮亮,頭髮也是梳得沒有半根鬚毛。反觀Nick,不只邋遢隨便,臉上總是鬍髭,頭髮也沒有整理。這兩個人不同象限的人,要如何能夠生活得相容自在呢。

再者,他們兩人的姓氏,也隱藏了某些意義。如果還記得電影一開始,當 Nick 來到 Margot 的小酒吧裡,Margot 這麼招呼他:我們的愛爾蘭王子(our Irish Prince)。這家人的姓氏為 Dunne,是個傳統的愛爾蘭姓氏。至於Elliot,則是英國的姓氏。英國與愛爾蘭,自古彼此有偏見:英格蘭人瞧不起愛爾蘭人,因為愛爾蘭,窮。

英格蘭公主 vs. 愛爾蘭王子,這個故事會有怎麼樣的結局,可想而知。

。。。。。。

美麗婚姻的致命傷,是什麼呢?

那些關於「個性不合」的話,可能都是多餘的。若是往更源頭探去,回到原生父母的家庭,回到所受過的教育,探究彼此的「習性」基因,再想想自己位於哪個習性象限裡,跟對方的習性象限,是否契合。如此,大概就可以明白,為什麼相處不來,為什麼怎麼看對方,就是超不爽。

誰都沒有錯,個性 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習性的差距」罷了。

。。。。。。

給自己跟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做個測驗吧,看看你的習性在哪裡,也預測你們的未來,幸福不幸福!^^

。。。。。。

附件兩圖:

如果上面的象限圖,已經讓人頭昏了,請參考下面另外的兩張圖表,內容都相當傳神有趣,也更容易明白,不如再花點時間,多看兩眼吧:

圖片來源:http://www.gastronomica.org/bourdieus-food-space/

上面這張圖,中文的,更易懂。來自 XXC@Note。

http://www.xxc.idv.tw/dokuwiki/people/pierre_bourdieu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tydid951&aid=1823086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Neo
2015/02/14 17:39
寫得非常好的影評,讚啦!(ipchinpang@yahoo.com.hk)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5-06-06 10:28 回覆:
好感動

HPC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31 00:06
這是我看過最有內涵的影評了,感謝分享!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5-06-06 10:29 回覆:
好感動

nannan
2014/12/17 17:50

寫得不錯

想補充一點.在美國有人失蹤時.的確會組織義工搜尋.做T-shirt或胸章宣告天下.

也會成立網站和熱線電話

只是Amy父母面對媒體大陣仗的從容

真顯出Nick和Amy的差距

在義工搜尋的集合地的確也會有人提供免費餐點供義工食用

所以警員才會說這種場合很多怪人.因為有免費食物.就會有人貪小便宜前來

那個強迫Nick照相的女人.應該也是希望藉提供食物和Nick拍照作宣傳

(blahnannan@gmail.com)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4-12-19 12:44 回覆:
謝謝您的補充。^^

amy比較可怕
2014/10/28 08:27
Nick沒有打Amy阿
女探員拿著Amy的日記一條一條問真實與否
Nick就有否認他推過Amy了

閃電
2014/10/27 15:07
寫的好棒~我好愛聽專有名詞~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4-10-28 21:07 回覆:
學校裡教的專有名詞,偶而放到現實生活裡,還挺好用的。

CALI
2014/10/21 17:43

不管NICK之前有沒有動手,最後在一起跟AMY接受訪問前,他都在更衣室掐著AMY脖子不放了不是嗎?(這一幕大家有進電影院的人都有看到吧)

NICK不只是懦弱(動手的男人最懦弱),他還徹底被AMY激發出最爛的一面,放在真實的人生,就算有了孩子,NICK會照樣偷吃三不五時動手,搞不好有天還不小心失手把AMY打死,就真的變成AMY所計畫的那樣,而在這件事中,NICK也就真正成為披著加害者面具的受害者。所以這個NICK不爛嗎?他不活該嗎?他只要面對自己已經受不了的事實,趕緊離開殺人兇手的AMY才對吧?孩子能解決問題嗎?還是製造更多問題?AMY糟糕的不是她什麼"天龍國公主",(如果說天龍國公主,那鄉下人是不是就永遠不得翻身?真是天龍國公主就不會跟NICK結婚,太不勢利眼了)而是她對愛情婚姻不踏實的期待和佔有慾,她在愛情裡沒智慧,所以用盡心機只為了留住一個殼,最後把自己變成一個怪物,但是NICK隨時都可以離開,結束這場變質的婚姻,但是NICK為什麼不這麼做?反而讓自己脫不了身?為什麼AMY說在接受電視訪問對AMY溫情喊話的NICK才是她要的NICK,不是因為NICK深情告白,而是因為NICK選擇奮力一博,不再窩囊被動被牽著鼻子走,NICK迎戰的態度就像當初挑戰和AMY這樣的"天龍國公主"在一起結婚一樣。

電影裡大幅描寫媒體對一個人形象營造的影響力,而NICK在面對媒體時,不是沒有討好獻媚的態度,因為他真的很偽善也很平凡,他知道這一切"鎂光燈的焦點"是來自於AMY的操弄,即便他再怎麼討厭,他的潛意識也跟著演下去,這顯得他更無能,因為明知這樣違背自己心意,但是還是躲不過虛榮,這是一對各自都不願意覺醒的夫妻,但是我覺得一面倒的解析AMY的恐怖,為何不解析NICK的懦弱心態?他也在扮演被害者而且逃避責任啊,變態的遊戲可以選擇不要玩,可是NICK不陪玩他的人生會如何?和他爸爸一樣酗酒嗎?聰明的男人這時候要演gone boy才對吧!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4-10-21 23:47 回覆:

Hi, Cali,

實際上,我沒有獨厚Nick,也沒有故意把Amy寫得很恐怖。如果有機會再看一次,應該可以發現,這個電影真正的主角,是Amy,而Nick相對而言,比較像是次要角色。電影,透過Amy,講述著當代的一種現象,就是「虛構凌駕現實」,也就是你說到的鎂光燈注視下的行為與造作。而這個善於虛構的主角,就是Amy。Nick相對而言,是個比較被動而無知的角色(不過後來他的確有抓到訣竅)。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有人問到關於Amy 的事時,Nick 都會回答:She is complicated. 實際上,Nick 不甚了解他的太太。

此外,關於天龍國公主的比喻,只是便於了解,台灣人用的詞彙是天龍國,在美國用的就是來自英國的公主,相對於愛爾蘭王子,這些都只是比喻罷了(電影自己也故意如此呈現)。我認為電影沒有站在明顯的立場(我自己也沒有),電影想要呈現的,僅是某種容易失敗的婚姻類型:「沒有自覺意識又沒有共識包容的 貴公主+窮文青」。透過這種失敗類型,故事呈現夫妻間關係間各類的黑暗面。

所謂「呈現」,即意味著不帶評斷立場,甚至,希望透過故事呈現的荒謬狀,讓人一邊虛嘆憐憫,一邊重新思考,甚者,還能發現自己在現實中的調和與轉機之處。

亞里斯多德 曾經告訴愛看戲的人,讀故事或看電影最大的意義在於,能夠心生 恐懼 與 憐憫(pity and fear),然後進而產生有意識的自我調整與修正,避免自己陷入如同故事主角一樣的悲慘困境。

因此,既然電影呈現的是 現象,現象則無關乎誰對誰錯,而是一種「啟示」:提示我們能在「關係中」,彼此明白差異,然後有意識的溝通,有共識的包容。如此,我們都能夠避免如電影中的那種極端悲劇了。

或許您曾經愈過像是Nick那種爛人,所以格外憤恨。每個情感都是一場練習,每個練習也都是失敗機率,遠遠大於成功機率。那些看起來美好的戀人或夫妻,背後也都隱藏了許多練習過程中的傷痕累累。

關於對與錯的指責,有時候很難計算。若真要衡量情感在失敗中的所得,那些還算得出來的,大概就是從這些練習當中,所獲得的自我認識吧。Best wishes.


CALI
2014/10/21 02:28
那怎麼不談談婚前Nick明知自己背景卻選擇trust fund baby Amy的虛榮(認為Amy是個不會勢利眼的富家千金),還有面對自己失業不積極振作的作為,覺得簽婚前同意書很糟,就不要娶會讓自己辛苦的女人,Nick 是個投機份子,但自己卻不力圖振作,當然最後被吃死死,他跟本就不想離開Amy因為他沒有人生目標,還外遇找安慰不敢提離婚,非常窩囊,一個男人真的要離開一個女人是會頭也不回,別看Nick一臉無可奈何,他自己偽善又活該還打人,很草根的解決事情態度啊,律師說的最中肯「you might wanna thank her someday」,憑Nick一個人就一輩子在鄉下當搞學生的老師就好,因為他就是這塊料。把Amy諷刺體無完膚,該不該探討Nick呢?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4-10-21 15:00 回覆:

Hi, CALI,




你真的確定 Nick 有打 Amy?那些寫在 Amy 日記裡的內容,都可信嗎?




沒錯,Nick 是個窩囊廢,在他打算與 Amy 結婚時,他應該也算計了 Amy 的那些信託基金,窩囊、算計、還很沒用地在該奮鬥時,漫不經心,不思求變。從這個角度看來,他真的是個爛人。




不過,我想說的是,何不跳出彼此的相互指責,再往上走一階,再往更源頭探去,就會發現,這些過錯與怨恨,應該其來有自。如果,一對情侶分別來自兩個差異過大的家庭與環境,彼此之間,又「沒有自覺意識,因此無法相互包容」,這樣的婚姻,應該就只能等著失敗了。




但是,這個電影給我們一個教訓(a lesson):若是在婚前,能夠較為理性地判斷出彼此的習性的距離,有意識的討論彼此原生環境的差異,以及這些差距可能帶來的問題;而且,兩人也都有意願,想要克服這些分歧,一起共渡所有可能面對的難關,那麼,這些共識,就有可能創造幸福的未來。




並不是自由戀愛不可信賴,也不能說婚姻就是個墳墓。與其討論誰對誰錯,不如從更源頭的方向,找出差異的起點,共同面對與克服,或許較有建設性吧。那個可能幫忙找出差異的參考尺度,其中一種,就是習性。




電影沒有說死,孩子,就是個希望,即使,看起來彼此之間的誤會很大,但是,共同擁有一個秘密(共謀),不也可能產生其他情感。誰知呢?正如你所說的,Nick 這孬種根本就離不開,那麼就繼續賴著待著,讓 Amy 躺在懷中(最後一幕),會不會還有其他機會產生呢? 電影的最後,是個詭異的 open ending,悻悻然地向觀眾敞開各種可能性。


liu
2014/10/20 18:47

象限的順序怪怪的

寫得很棒但是真的讀象限會有點吃力喔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4-10-20 22:06 回覆:

Hi, Liu,

關於象限,不好意思喔。

於此,另外再附加兩個,更容易讓人明白的圖示。


Henry
2014/10/20 16:35
通常右上角應該是第一象限,逆時針依序為二三四象限喔!(ultrasound1258@gmail.com)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4-10-20 22:02 回覆:
Hi, Henry, 的確,這個圖表的象限,跟我們原先認為的象限,是有出入的,真的怪怪的。我是有偷點懶,沒有自己畫圖,使用的是網路上既有的圖表。下次找圖時,會小心點兒,找個比較合乎我們習慣的圖示。不好意思,給大家一些勉強了。

Steven
2014/10/19 22:45
Amy沒有出過兒童繪本,她的爸媽才是繪本作者,她則從小就是書中主人翁的原型。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4-10-20 00:25 回覆:

謝謝 Steven 的提醒。

電影節奏很快,也僅看一遍,多少還是有所疏忽。sorry~~~. 

不過,既然繪本不是她親自繪畫撰寫,而是她的父母所繪所作,這個故事就更切合了「虛實辯證」的主題。感謝提供訊息。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