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1/06 23:04:04瀏覽2796|回應3|推薦16 | |
行政院主計處最近公布11月人力資源指標,當月失業率降到3.94%,是四年半來最低。這對近來困於閣揆換人傳聞的行政院長謝長廷,無疑是項提振內閣士氣的佳音,因而不待主計處正式公告,就提前自行宣布,並強調以「已開發國家」水準而言,失業率若連續低於4%,台灣已達到「充分就業」境界。 從統計指標觀察,國內短期失業情勢確實獲得一些改善,但侈言「充分就業」未免過了頭,更何況國內就業市場還存在不少結構性問題未解,這是官員與民眾對就業情勢有不同認知的關鍵,需要政府認真面對。 上月的人力資源統計的確透露數項就業市場好轉的訊息,除了失業率下降,就業人口也首度突破千萬人大關,達到1,002萬4,000人,比一年前增加了15萬個就業機會,增幅也高於同期間15歲以上民間人口及勞動力的增幅;表示一年來新增的勞動力不僅完全被就業市場所吸納,還去化了一些以往過剩的勞動力。此外,失業結構也見改善,亦即因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的強迫性失業銳減,反而是對原有工作不滿意的失業者增加,顯示勞動力的選擇彈性大,這可能也是謝長廷認為台灣已達「充分就業」水準的原因所在,因為沒有「非自願性失業」正是充分就業的定義之一。 然而,先不說台灣的國民所得、社會體制及工業化程度是否足以晉身「已開發國家」之林,即令是「充分就業」,也還有段不小的距離。首先,目前國內仍有約20萬人屬於「非自願性失業」,約占失業者的半數,而且平均失業周數達半年以上(27.1點周),並有逾7萬人是失業一年的長期失業者,這顯非充分就業應有的現象。再者,在經濟理論上的充分就業,指的是經濟活動中一切生產資源的充分利用,是一種長期均衡狀態的概念,由此觀之,台灣經濟現況離「充分就業」就更遠了。 最重要的是,絕大多數民眾不會認同這項「充分就業」或就業市場回春的說法,因為民眾的實質收入沒有增加,而且還減少了。根據統計,今年前10月受雇員工的平均經常性月薪比去年同期增加不到1%,同期間國內物價卻漲逾2%,顯示民眾的所得追不上物價,代表的是實質購買力下降。而且,此一情勢已持續四年,自民國90年迄今,四年來受雇者月均經常性薪資僅增加1,000元,增幅也低於同期間物價漲幅。不只如此,今年受雇者的月平均工時也下降,是民國90年勞基法縮短法定工時以來首度顯著減少。在就業機會增加、受雇者的薪資與工時卻未同步上升下,顯示勞動市場似乎出現了就業品質稀釋的現象。 很顯然的,今年7月起實施的勞退金新制是一重要原因,原本遞延支付、屬不確定財務支出的勞退金,已成為企業主須每月提撥的項目,反映在受雇者的薪資上,就是變相減薪或停止加薪;這當然也與景氣前景看淡、人力需求有限脫不了關係。此外,企業主為規避勞退金,更大量運用派遣人力,如此也可能造成工時的下降,薪資水準自難提升。在供給面,經濟全球化引發的人才移動,原是促進產業升級所必要,但也可能在市場機制下,導致勞動價格的下跌,更凸顯本地人才面對的工作競爭日趨嚴苛。另一尚待評估、卻可能存在的問題,是我國的人力素質升級緩慢,減弱了薪資推升的動力。 無論是那個原因稀釋了就業品質,其雖非立即性危機,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需要政府正視。以派遣人力為例,這是專業分工所必須,但目前缺乏管理規範,既影響派遣人力產業的發展,也無助於產業的升級,更可能帶來人力資源低度運用的後遺症。此外,面對全球化大勢,政府不僅要以全球化視野訂立經濟、金融政策,也需有全球化的人力資源政策,以兼顧本國人才的就業保障及產業升級的需要,其亦與近年高等教育普及化但人力素質未相對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此觀之,失業率下降可以高興一下,但別因此樂昏了頭,忘了更重要的事。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