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中華演義(第一回)-2005-06-28
2013/11/08 22:57:20瀏覽258|回應0|推薦0

 

 

 

 

 

 

 

 

大中華演義(第一回)-2005-06-28

前言:歷史的真相很多時是有理說不清的,而演義的功用就是填補正史細節中的欠缺之處。 

 

 

 

 首先我們來談何謂革命?“革命”二字正確的內涵是甚麼呢?“革命”二字最早出於《易經》,“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一語,意思是周武王起來推翻暴君商紂王之舉,是順天意得人心的“革命”。以後古人很少使用“革命”二字,農民起義等行動稱之為“造反”、“起義”或“光復”。現代意義上的“革命”一事,是孫中山先生倡議採用的。《興中會革命史要》一書詳細記載了孫中山採用“革命”一說的由來,其意是推翻舊制,以三民主義創建新制。以上應為“革命”之真義,也就是說革命就是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順乎天、應乎人的變革。

 

 

 

梁啟超認為以中國的國情,只能「漸進改良」,實行「君主立憲」,而不能通過革命改朝換代。梁啟超看到的「國情」是﹕中國文盲多,民智未開。因此他提出,只能先實行君主立憲,提高教育,等塑造了「新民」後,再實行民主。

 

 

 

孫中山主張以革命結束帝制,建立共和,但提出中國民主要經過三階段,即首先是「軍政」、「訓政」,然後才能實行「憲政」民主。理由和梁啟超的「新民說」一樣,認為中國人「一團散沙」,素質差,不能實行全民選舉;只能由軍事強人、再到政治強人的威權統治,等中國人成為「新民」後,再實行憲政,還政於民。

 

 

假設不經革命,而代之以溫和的改良,君主立憲,議會選舉,逐步引進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體制,中國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那就不會有後來的軍閥混戰,不會有列強擴展和強化各自在中國的勢力範圍,不會有國民黨、共產黨先後坐大的一黨專政,不會有殘酷無情的清黨、內戰和階級鬥爭,不會有瘋狂的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

 

 

 

 

雖然有一句名言:歷史是不能假設的。人們還是喜歡作各種各樣的假設。不光是那些天真的、善良的人,就連許多歷史學家,許多識見不凡的思想家,都常常對各種各樣的歷史作各種各樣的假設和推斷。因為研究歷史的目的,除了文化積累的意義,還有鏡鑒的作用。所謂「不能假設」,其實是我們對已然發生且無可逆轉的歷史事實發出的無奈嘆息。

 

 

 

是的,百日維新的失敗,使清政庭喪失了改良的最好時機。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既死,整個王朝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執掌政權,更不要說做好立憲、建立議會制度這樣大幅度變法、改革祖制的事了。革命黨躍躍欲試,到處謀殺、起義、暴亂,各地新軍連朝庭都難以節制和調令,天下根基已動,大廈將傾,改良從何談起?當時的情勢,不是改良比革命好或不好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改良的可能的問題。當然,這裡還可以再「假設」,如果革命黨人不那麼鬧的話,如果讓朝廷有一個「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從從容容地、因循漸進地完成它的本應在十年而推行完成的變法.或稱改良、改革,也許中國可以贏得差不多半個世紀的發展時機,提前進入現代化強國的行列,進而改變整個世界的格局。

 

 

 

 

上述轉載文章在強調一個重點凡事以溫和的改良來取代革命,可能會獲得較好的發展與結果。尤其是國家大事。

 

 

 


參考資料:


(1)百年功過,趙無眠著,明鏡出版社


(2)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6/4/n944481.htm


 (3)http://www.asiademo.org/2000/01/20000101a.htm


 (4)學校沒有教的西洋史,呂理州著,時報出版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10089&aid=935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