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27 08:39:21瀏覽2192|回應10|推薦83 | |
暹粒,震撼內心的吳哥微笑 炎熱的天氣叢林中的巨樹、石壁上的雕刻,透出滄桑的靜謐,古高棉人在暹粒建造了城牆、古寺,也就是統稱的吳哥窟;暹粒吳哥的美,在於很容易的就可觸碰這些歲月的遺跡,遺跡使我震驚,而吳哥的美,在於歷經滄海桑田後的殘破的美,隱於遠離塵世的僻靜之地,殘垣斷壁中聽藏著最美的景色。 來到了吳哥,匆匆的行走古跡群,遺憾無法走遍,每經過一處遺址讓我深深感到這個有歷史的古國也曾經叱吒一時,如果沒有當年元朝時周達觀的深入這遙遠的叢林古國,寫了一部「真臘風土記」,而後讓我們得以一窺它的建築、雕刻,吳哥確是一處讓我震憾的奇跡。 來到吳哥前對「高棉的微笑」慕名已久,說它是在當地人潮最多的風景也不為過,走訪巴戈寺,微笑的所在地,當然是這趟旅程的重點之一,巴戈寺塔廟高低林立,層次井然,座落在吳哥通王城的中心位置,一共有大大小小的神塔四十九座,每座神塔上都有以青灰砂岩雕塑的不同微笑笑容,砂岩上苔痕斑斑,映著佛陀安詳的微笑,祥和又沉靜,那一座座的微笑可以說是整個吳哥遺跡中最有看點也是最宏偉的地方。 吳哥的微笑位於吳哥大城(Angkor Thom)的巴戎寺,吳哥大城是吳哥王朝使用最長的都城,吳哥王朝的首都,是由城牆圍起的一座城市遺址,始建於9世紀,多次毀於戰火,後幾經重建,12世紀末、13世紀初由攝耶拔摩七世所建。 我們一行來到「巴戎寺」時是下午,這裡的微笑佛面隨著每天光線的變化微笑的面容可自行解讀出不同的意涵,登上巴戎寺大伙自由活動,個人可隨意的參觀,我從進入後一路的拍照,先拍了入口寺門上的智慧女神蒂娃妲(Devda)的雕像,雕刻精細,手持權仗,進入後有三層平台,平台逐漸昇高,組成一座很有氣勢的寺廟。 巴戎寺是座將佛教和印度教融和的寺廟,它採用了佛教中須彌山宇宙中心的概念,環繞中央塔有54座四面佛。『高棉微笑』經歷六00多年歲月的滄桑,他就這麼平靜佇立在熱帶雨林中,經歷了多少人間的悲歡離合,它還是依然在微笑;穿行在眾多的佛塔裡面,站在寺廟上的任何一個地方,皆是一張張帶著怡然微笑的面容,或閉目沉思,或凝然觀看,含笑的眼睛,也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二一六個佛面,有上佛面雕像被風雨侵蝕斑駁,似是在訴說著往事如煙,整個微笑群,規模之宏偉壯觀,雕刻工藝之精英,建築之璀璨,令人驚歎。 巴戎寺,最著名的風景便是「吳哥的微笑」, 映入眼簾的塔廟高低林立,層次井然,青灰色的砂岩苔痕斑斑。
吳哥王朝當年的富麗繁盛, 由它的雄偉格局,迴廊、高臺、塔廟,可見一斑。 巴戎寺(Bayon)高棉話是美麗的高塔之意, 是佛教與印度教混合的古蹟,是當時朝臣晉見國王的地方。 巴戎寺位於小吳哥城正中, 十二世紀由闍耶跋摩二世而建, 佛像則是依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形象雕刻佛面, 象徵自己由西方八面,守護家園、子民。 巴戎寺塔門上智慧女神蒂娃妲(Deveda)的雕像手持權仗,雕刻精細。 看到佛陀的微笑面容,詳和沉靜, 黑白畫面更能感受數百年來的滄桑歲月。 巴戎寺中央矗立著54座寶塔, 座塔的四面都刻有神態各異、面帶微笑的佛陀像, 從各個角落俯視著人間,安祥中帶著神秘。 巴戎寺中最經典角度,多少人來到這裡, 就為了親眼目睹這個畫面,當然我也一樣。 吳哥的微笑都會隨著光照的強弱及觀看角度的不同, 現出自己的多面形體與多種表情,顯得變幻莫測。 穿行在巴戎寺佛塔間,走到任何一個角落, 帶笑的眼睛都覺得在身旁。 看到穿越千年的微笑, 足以溫暖來到巴戎的遊客。 吳哥微笑經風雨侵蝕斑駁,訴說著往事如煙, 規模之宏偉壯觀,建築之璀璨,令人驚歎。 鏡頭中吳哥微笑似乎有著喜怒哀樂的表情。 窗櫺中看那抹笑容, 讓人忘卻了時光,看見了希望。 吳哥的微笑,淡淡的笑容, 與世無爭的淡然。 行走在巴戎寺,我不僅僅只是在完成一次旅行, 更是在走進一個歷史文明,感受一個歷史的輝煌。 在斷垣殘壁的瓦礫間, 凝視那一尊一尊高高低低大大小小, 面向四面八方無所不在的微笑的面容。 安靜詳和的景象,如此的徹底。 微笑的雕刻有些坍塌剝落了, 它仍具當年的宏偉模樣, 也見證了這歷史的滄桑。 穿梭的窗櫺中看那抹笑容, 仿佛時光停止了,那感覺,妙不可言。 巴戎寺吳哥的微笑, 雖是人的力量留下的遺跡, 在這裡我卻愈發顯得渺小。 瞭解吳哥的歷史後,我更愛上了吳哥, 在我眼中絕對不僅僅是那抹微笑。 喜歡的是在這些精湛的雕刻 光影之間穿梭的在窗櫺中「框」住吳哥笑容。 我希望在鏡頭中捕捉到那抹屬於自己的笑容。 觀賞這麼多的笑容後,放鬆自己的身體, 帶著一顆平常心去看世界。 一張張帶著恬然的笑容,有微笑、 有沉思、有閉目、有凝然, 我們從微笑中解讀人世間的悲歡離和,不同的涵意。 古老的文明古國,在經歷了不同時代的興盛、衰敗、戰亂、融合,這個傳奇的國度,傳奇的古寺廟,最吸引我的卻是微笑千年的石像,靜靜隱沒在叢林秘境,兩百多個微笑浮現在蔥綠的森林中,軒昂的眉宇、挺直的鼻樑、熱情的厚唇、慈善的氣質這抹微笑讓我寧靜,離開巴戎寺,回望中,那一尊尊佛陀的靜謐的笑容會讓我們帶感恩的心去看外面的世界,對大自然心懷敬畏,對眾人心懷悲憫,更要平常心的生活,人們相處,彼此尊重與溝通。 攝影日期:2016.12.8.16:00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