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19 10:56:12瀏覽2296|回應9|推薦78 | |
來到了暹粒的吳哥窟,以輕鬆的步調來認識柬埔寨的歷史文化,喜歡攝影也希望以攝影的角度探索吳哥之美,這裡誘人的風景古跡、熱帶森林樹林的生命力和廢墟所造成的景象都深深的吸引著我,對吳哥窟只匆匆一瞥,談不上認識,只想把所見及感想記錄下來,做為日後回憶的線索。 一站接一站,一站又一站,從金邊到哈努克……再從金邊到柬埔寨北部的暹粒省車程近320公里,柬埔寨沒有高速公路這段路停停走走近六個小時,來到暹粒已近晚上八點,吃完晚餐回到飯店,為消除旅途中的勞累,在住宿吳哥窟的聖卡萊別墅渡假飯店,享受了柬埔案的香薰精準按摩,這項香薰精油按摩,是一種以天然的方法讓身體與自然互動,運用植物芳香精油的特性借由按摩及敷抹深入人體,經過了二個小時的按摩血液循環,久座車程中的肌肉疲勞完全消除,按摩後身體極為清鬆,準備明天前往叢林一探吳哥王朝古城。 來到吳哥叢林深處,首站來到沒有人潮的豆蔻寺,豆蔻寺給我的感覺柬埔寨經過了戰爭,此刻來到這些刻滿戰爭、神抵與生靈的石階上時,讚歎,驚呆,拍照,書寫格文時鍵盤文字無法描繪當時我的心情,幽深的遺跡與歷史交融在一起,這就是歷史上的吳哥王朝。 初識吳哥 吳哥是一段歷史,吳哥是一個朝代,吳哥是一座都城,吳哥是一群建築,吳哥是一門藝術,吳哥是一頁滄桑,瞭解吳哥,需要先瞭解的兩個人,一個是吳哥的見證者中國元朝的周達觀,一個是吳哥的發現者法國人亨利穆奧。 周達觀,是與馬可波羅同時期的中國元朝外使,他奉命前往真臘(高棉、柬埔寨一帶),在那居住一年多,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一部『真臘風土記』;全書共八千五百字,分為四十一節,書中詳細的介紹了真臘的城廓、服飾、官箴、人物、語言、文字、耕種、貿易、草木、器皿、車轎、村落等等,高棉柬埔寨當年沒有自己的文字,這本書也就成為唯一一部記錄吳哥文明繁榮景況的書籍,也因為這部『真臘風土記』我們也能從書中的字裡行間,加當時的真臘王朝。 亨利穆奧,如果說周達觀見證了真臘王朝的繁榮,那麼法國人亨利穆奧卻是再次發現吳哥遺跡的人,儘管它已經沒有了昔日的繁榮,但也依舊輝煌,自從柬埔寨人放棄首都吳哥之後,吳哥慢慢的被森林所覆蓋,而亨利穆奧卻在研讀了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後,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找到了這座吳哥王朝古城。 對於柬埔寨的嚮往是近年看到雜誌上拍的吳哥窟照片,我非常喜歡古城那種精美的滄桑感,心中也決定一定要去柬埔寨的吳哥瞧瞧,自己也拍些吳哥的照片慢慢的來回味。 社區的友人是柬埔寨華僑,邀集來到了柬埔寨,沿途從友人口中得知不少有關的人文歷史知識,當看到了那凝固了千年的石雕前時,才覺得從雜誌上看到的照片除了滄桑的美之外,真正來到吳哥後更需要細細的品味和感受,這絕對是一場歷史與時空的對話。 柬埔寨的吳哥窟絕不會從我的記憶中淡去, 漫步在這座被叢林湮滅的城市目的,不只是去暹粒看吳哥窟, 拍一張神秘的高棉微笑;而是想瞭解吳哥的諸多不知和疑惑。 車行經過吳哥城的標誌性建築,也能感受新舊共存的吳哥,上一刻你身在金邊、西努哈克港,下一刻就在柬埔寨穿過叢林,在金邊,西努哈克感受城市,生活節奏較快,與之相伴的是滾滾車流和小販的叫賣聲;在吳哥的鄉村,時間似乎是凝固的,身邊有農民在田間耕種,僧侶沿街化緣,幾世紀以來,吳哥鄉村的韻律也漸漸的改變中。 這趟行程是購買了三日的聯票,40美金,在售票口有攝影鏡頭,對著鏡頭微笑,然後可以擁有自己的pass card,之後的幾日依照期限進景區大門時,工作人員會核對相片、日期之外,便可無限次暖的出入景區,只需將此卡掛在胸前即可。 【豆蔻寺(喀拉凡寺)prasat Kravan】豆蔻寺也被稱為僧侶之城,建於西元921年,原是印度教的寺院,祭祀印度教三神之一的毗濕奴神,後經國王闍耶跋摩七世改建為佛教寺院(闍耶跋摩七世後來受了妻子影響改信大乘佛教,他塑造了有名的吳哥微笑)。 豆蔻寺一座傳奇性的寺廟,來吳哥窟首見的一座古蹟, 見時讓我點燃對吳哥的想像力,有總時間被凝固的感覺。 很孤獨的一座建物,驚嘆、拍照, 難以想像印度教的建物,竟出現在吳哥。 吳哥有千年的風情,一個神秘的國度, 也許經濟並不富裕,但有了這些古蹟,精神上卻很富足。 荳蔻寺,吳哥少有的紅磚建築,共分三座塔, 磚刻的紋理從容的映著歲月的滄桑。 【皇族沐浴場】長方形人工池,闍耶跋摩七世和王妃們曾都在此沐浴。 引入眼簾的是那寬廣的人工浴池,寧靜如畫, 當天天氣晴朗,無風,小狗搖著尾巴歡迎我們, 樹木倒影深深淺淺的投射到寧靜的水面。 皇族沐浴場,視野開闊,綠樹成蔭, 飄蕩著我蠻喜歡的慵懶氣息。 【班蒂喀黛寺】僧侶之城,十二世紀由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寺廟被圍牆環繞,內有十字形迴廊及佛像,內部構造有點探險般的感覺。 吳哥的古跡以雕刻著稱,建築主體完全以砂岩建造, 砂岩質地堅硬,需以極高的建築工法切割堆疊, 也更能顯示砂岩石的堅實,建築原型的完整呈現讓我驚嘆! 攀爬在階梯上,有種朝聖的心情, 看那些巨大靜穆的雕刻,感受著歷史與文化的接駁。 蹲著一對石獅,面相昔日的城堡, 華人世界見到的獅子,都是門口的鎮守神獸, 而這一尊,雖受風雨的侵蝕,但仍承載著鎮守的神聖任務。 破損的圍牆全然看不出昔日的輝煌, 所有的曾經,都在時間中被破壞了, 只有這條高大的圍牆,可以想像出當年的浩大。 班蒂喀黛的建築依然是保持原貌, 除了一點加固的木造階梯,方便攀登, 基本保持了原貌未加修葺。 石塊都很大,加上少有雕刻, 很陽剛大氣的堆在牆邊, 這裡完全沒經過重新修葺, 保持了真實的本來面貌。 光影的不同會給你帶來神奇的變化, 塌毀的建築和精美的浮雕令人感歎! 每一座都有故事要說…… 喜歡這些遺跡的滄桑、 厚重、精美、淳樸, 盡情的「框」下。 古樸的窗廊有一種『人去樓空』的悲涼之感, 讓我心情五味雜陳。 喜歡的是這些精湛的雕刻和在光影之間穿梭的窗櫺、廊道。 將掌心覆蓋在粗糙的石面, 細膩優美的線條在肌膚的表面流淌。 靜立石雕,仿佛時光停止了, 那感覺,妙不可言。 石獅、大象雕刻, 一個個護衛永久守護著這片曾經的輝煌之地, 如今的廢墟。 【達松將軍廟】十二世紀末由闍耶跋摩七世為修行僧侶選的寺院,有些被樹木覆蓋,已是漸漸荒廢的遺跡,但栩栩如生的女神像表情豐富。 古樹、老廟、雕刻,皆成美景, 那種寧靜致遠,讓人一點暗啞,幾分沉醉。 對於時間,誰又能拿它奈何? 殘破斷牆,來此參觀的遊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一座寺廟,對於歲月的侵蝕, 誰又能拿它奈何? 只見 殘破斷牆、坍塌石柱、散亂石堆,橫倒豎臥、雜亂堆放... 雕刻的仙女,在歲月的陰影中, 不失她原有美貌的光彩。 廢墟是熱門攝影的主題, 石塊的崩落,藏著精美的雕刻, 人去樓空的達松將軍廟。 達松將軍廟塔門灰砂岩雕刻的石像, 風格粗獷又大氣,好攝客必攝點之一。 斷裂的石柱,坍塌的牆壁, 樹根纏繞的建築, 殘缺也是一種美麗。 讓我感受歲月卻又震撼的美麗。 神秘、幽靜、淒美的破碎美。 讓我驚訝東埔案當地畫家創作豐富, 最能詮釋吳哥失去的光彩。 在地畫家有自己的體會, 最能掌握曾有的繁華, 筆法最能表現當地的風貌。 頹圮中的色彩, 有創意和想像力。 連年烽火,讓柬埔寨受創至深, 販售傳統工藝成為改善生活的一種方式。 走進達松將軍廟, 隱在密林深處的吳哥古遺跡, 時光仿佛倒流在幾個世紀以前。 達松將軍廟,每一處細節仿佛都是一段輝煌歷史的見證, 荒廢的遺跡值得細細品味。 一方靜謐的天地,儘情的作畫, 虯結樹影,古樸遺跡,都在筆墨中。 來到班蒂喀黛寺, 依著門廊,憑弔遺跡, 看著古樹,享受陽光, 盡情拍照,愜意! 可惜時間有限,多想進去看看多拍拍照, 坐在有歲月痕跡的台階上,感受繁華不在,輝煌逝去的吳哥。 柬埔寨,這源於對千年王國的好奇之心,對精美、宏大的吳哥窟的嚮往之情,在詭譎而幽幻的偉大建築中間的邂逅,有如穿越時光隧道,這裡有最壯觀的寺廟遺址和雕刻,原始的自然景觀,是一個美麗的讓人著迷的地方,一個剛剛離開又想再次前往的國度,接下來我將按旅行行程分數篇一一呈現我眼中的吳哥風情和格友分享。 攝影日期:2016.12.7.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