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东海共识中日和解 整个油田掌控在中国手中
2008/06/21 08:24:53瀏覽348|回應0|推薦3
图表:中日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

  中评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张迎春分析报道)日前,中日两国围绕东海主权纷争所展开的多轮谈判和博弈,终于在双方共同致力于构筑新型中日关系的善意下,达成了“东海共识”。苦谈三年未果的中日东海悬案,终于出现了破解的曙光。

  6月18日,中日双方同时宣布,两国一致同意在实现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幷在东海共同开发上“迈出第一步”。除宣布7个坐标点连线围成的区域为共同开发区块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还提到,“中国企业欢迎日本法人按照中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法律,参加对春晓现有油气田的开发。”

  次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反复强调,“春晓油气田的合作开发和共同开发是两回事。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春晓油气田的开发必须要依照中国法律来进行合作,这也标志着春晓油气田的主权权利属于中国。这点讲清楚非常必要。”“春晓”,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再次引发中国人的高度关注。

  针对中日合作开发东海油气田的前景,福天康夫首相说,“若一直争执下去,油气田的开发就永远被耽搁”,中日要“把东海变成和平与合作的海洋”。从目前来看,这种大格局和务实的思维,是中日政治高层的基本共识。就中国国内民众而言,要准确理解“东海共识”于推进“新型中日关系”的重大战略价值——避免为非理性的“出卖国家主权”的错误言论所干扰——首先需要梳理中日东海主权之争的历史渊源。
  在中日东海油气田争执中,最大分歧之一就是双方以不同的标准来衡量领海范围。中国以大陆架理论为依据,强调自己开发的油气田位于自己领海之内,而日本则以东海中心线为标准,指出中方开采的油气田位于日本海域。据国际媒体报道,中日达成的主要共识之一,就是暂时不谈主权,只谈共同投资,合作开发油气田。在无法解决主权争议的情况下,中日双方为了现实利益,愿意从分歧中寻找共识和合作的机会,这是难能可贵的务实态度。

  在中日之间,东海地区的领土和领海争执是一个最具爆炸性的敏感问题,除了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之外,油气田开发是近年来的最大争执点。东海主权之争性质上等同于世界范围内濒海国家之间普遍存在的海洋权益纷争。“权”指国家主权,“益”指海洋主权所带来的收益。自1968年联合国能源署公布了东海海域蕴藏惊人油气储量后,东海主权纷争日益凸显,而中日两国依赖外部输入的巨大油气需求,更加剧了这一纷争,甚至在一个时期内,两国海军舰艇同时出没于在这一海域,紧张的对峙气氛显而易见。中日双方高层都意识到,若任由矛盾继续积累和发展,双方有可能酿出“肢体冲突”。

  显然,东海争议已成为中日双方间的一颗“定时炸弹”。为“拆除炸弹”,2004年至2007年期间,中日就东海主权纷争展开11轮磋商。2007年底福田首相来华访问,与温家宝总理就东海主权纷争达成四点共识,双方决心共同促进东海问题早日解决。今年5月,胡主席踏上“暖春之旅”,两国化解东海问题取得重要进展……“东海共识”之达成,印证双方的“拆弹”努力已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这是值得双方为之庆祝的。

  所谓“东海共识”,其核心要旨就是双方搁置主权争议,先合作开发东海油气资源。具体点说,就是在双方找到都能接受的东海划界方案前(这个过程也可能很漫长),先划定约2600平方公里(三分之一个上海的面积)东海争议区块,共同投资、勘探和采集油气,实现资源共享。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项经济合作(共同投资),幷不损害中国对东海主权的诉求。

  表面上,中方允许日本资金进入到中间线中方一侧,而将共同开发的区域划定到远离春晓油气田的一个小海域,这样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都不能在东海共同开发的小区域外单方面开采其他油气田。这也就表明,在拥有77亿吨储量的春晓油气田(按照日本主张的“中间线”原则,春晓油气田有2/3以上的面积在日本一侧)上只有中国已修建的钻井平台,日本要想染指春晓只有通过中国,按照中国法律:中方在能源这样的战略行业必须完全控股。

  中日“东海共识”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中国是以空间换取时间。2020年以前,中国主要还是要创造和平环境抓紧发展,却面临多方挑战,包括国际反华势力的不断挑衅。如果中国能够理顺中日关系,就算做些策略性让步,也是值得的。而且中国在东海问题上一味强硬,幷不是最好办法;所以五年前,中国先下手为强——先将春晓产业链做成既成事实,然后手握重要筹码再与日方谈判,这样中国的利益就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同时日方也向国内有个交待。通过谈判,中国在海平面上让日本进入中方一侧;而在海平面下方,中国巧妙绕过日本坚持的“中间线”,将整个油田掌控在自己手中。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中国做出妥协的地方,却不看到对方做出妥协的地方,大国之间的谈判本就是一个互相妥协的过程,如果一方要在所有的地方都获利,那就称不上谈判了。期待国家在所有的点上都能获利是不现实的,还要看到这些问题顺利解决之后带给国人无形利益。比如,一份幷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共识就可以让中国在整个东部的国际压力骤然变缓,这样的共识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中日关系建立起互信机制既是对美国以日本遏制中国策略的一种突破,又使得中国的东亚战略前景豁然开朗,建立在中日互信基础上以中日韩+东盟十国为框架的东亚共同体有可能成型,中国以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将成为东亚共同体的主导方(在这一区域内幷没有美、俄、印等对中国构成真正威胁的大国),从而为中国在国际上施展影响获得了更大的战略腹地。

  应该看到,中日这次在东海共同开发上迈出的第一步,只是一个“过渡性安排”,中方的立场幷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中日双方还需要通过谈判,不断地积累共识,循序渐进,为最终解决东海争议积极创造条件。

---------------------------------------------------------------------

                           历史大逆转:对日台湾强硬北京和解

世界日报今天的社论说,中日台三角关系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对东亚地区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两个事态的进展完全出乎外界的意料,一个是台日围绕着钓鱼台问题的风波,一个是北京东京围绕着东海油气田的共同开发。在钓鱼台问题上,虽然政府对台湾的渔业权还有争取,但台湾对日本在钓鱼台主权问题上基本采取完全让步的态度,李登辉下台后,更胡扯钓鱼台是日本的领土,导致外界认为台湾对钓鱼台主权问题已经采取放弃的立场。谁知,这次日舰撞沉台湾渔船,扣留台湾船长风波,除一开始台湾“外交部”按照惯性“弱势”反应之后,竟然一路飙升,演变成相当强硬的保 钓行动。

  社论说,与台湾对日本“马上硬起来”的姿态截然相反,北京在与小泉抗争之后,在安倍与福田时代,展开了全方位的大和解行动。不但中日领袖互访形成机制,破冰暖春接踵而来。本来可能引发中日两国一战的东海油气田风波,在胡锦涛访日之后,有了重大的进展,经过11轮谈判,以及八次战略对话的协商,中方再度让步,搁置专属经济区划界争议,让日方参与具有77亿吨储量的油气田的投资开发与利益分享,让世界大吃一惊,因为中日都是缺乏能源的世界经济大国,为了开拓或者保护能源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如今却携手共同开发有争议的东海资源,这显然是重大的战略信号。为什么本来柔软的台湾对日突然强硬,而本来持强硬态度的大陆对日突然采取和解姿态?从大局来看,日本没变,但台北东京的政治及战略企图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马英九与胡锦涛的个人立场,又推动了这种变化更快、更戏剧性地表现出来。

  对马英九来说,在钓鱼台问题上强硬,可谓一箭多雕。首先,凸显对“中华民国”“主权”维护的强大意志,李登辉、陈水扁治台,虽然强调台湾主体性,但在钓鱼台问题上对日软弱,反而显出了某种矛盾,马逆水行舟,反而收到敢为渔民利益而战的“立威”效果。其次,马英九保 钓出身,如果在钓鱼台问题上示软,显然与人“换了屁股,就换了脑袋”的印象,“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是马英九最大的政治资本,坚持保 钓,当然就是坚持甚至放大马英九政治资本的最佳途径;再次,马英九上台后,在人事任命,尤其是“陆委会”人事上,被外界质疑受李登辉影响甚深,李登辉也不讳言要帮马英九搞定日本,如今,在钓鱼台问题上强硬,当然有助于摆脱马英九受李登辉挟制的“阴影笼罩”。第四,马英九对日发威,不但有助于遏制台湾岛内的哈日风,也是对“台独”的“釜底抽薪”,更可以赢得中国大陆民意的广泛支持,因为大陆民众普遍认为政府对日太过软弱。第五,非常重要的是,在中日解决东海油气田共同开发的问题之后,钓鱼台海底资源的共同开发也是可以想像的事情,台湾保 钓,宣示“主权”,自然对未来介入这个有争议地区的资源分享,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马英九强硬保 钓,对北京确实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一个是民意的压力,台湾能对保 钓军事护航,为何大陆不行?一个是对中日和解战略的压力,北京对台湾是支持也不好,反对也困难。但是,从大局来看,北京不必担忧。台日在钓鱼台问题上闹翻,距离拉远,自然减轻了日本奥援“台独”的压力,也使两岸中华民族的共同认知强化,这绝对是好事。但是,北京还是要推进中日和解,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大陆摆脱西方阵营的“包围圈”,在经贸上摆脱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北京整合东亚,进而领军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而在眼前,则是维持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争取时间,占取重要的战略优势地位。

  社论指出,事实上,随着台湾的强硬,日本开始软化。这就给两岸很大的一个启示,在两岸“外交休兵”的时候,两岸应该充分利用“一中各表”的差距,形成彼此默契,分进合击,这不是互拆墙脚,而是各自争取利益,台湾强硬有台湾的道理,北京和解有北京的算盘,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整个中华民族,在钓鱼台问题上也应该是如此。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xndlai&aid=1976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