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30 00:05:15瀏覽1261|回應21|推薦148 | |
走 向 夢 土 -- 絲 綢 之 路 紀 行 戈 壁 奇 觀 . 古人說:「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乾」,意謂出到關外,就是渺無人煙的荒漠地帶,此去生死未卜。以現代發達的旅行裝備,這樣的顧慮已屬多餘,對專程來此遊歷的旅人來說,反倒越是荒涼,越能滿足其想「探險」的虛榮心,從嘉峪關到敦煌這一路上,我們確經歷不少好玩以及有驚無險的鮮事。 當旅行車(中型)離開嘉峪關後,接壤而來的即是一片廣袤無垠的戈壁沙漠(戈壁土質以砂礫為主,與細質沙漠有別),間有略為突起的小丘,多半光禿無物,頂多長些耐旱的小花草。古代報訊用的烽火台遺跡,在這一帶頻頻出現,距離相當,是古戰場上非常重要的軍事工事,多以土塊堆成,很多已風化得快辨認不出了。 戈壁中的另種突起物被稱為人頭疙瘩,分佈甚廣,體積不大,直徑約 古代報子用以傳遞訊息的烽火台 戈壁沙漠中到處可見的人頭疙瘩 . 在嘉峪關到敦煌途中,有一清朝遺下的橋灣城故址,導遊特別安排一點時間讓我們去「尋寶」一番,據說運氣好可以找到古幣什麼的。此城當年大約只蓋好城牆部份,派來築城的大臣大概難耐沙漠的荒涼,或是貪圖築城用的銀兩,回京城誆稱城已蓋竣,所謂天高皇帝遠,清帝信以為真。過幾年另派大臣前往視察,才發現這欺君行徑,那位受命築城的大臣自然難逃殺頭命運。此城面積看來不小,雖然烈日當頭,大家尋寶的興致仍很濃厚。遺址內遍佈破瓦殘片,也有一些可愛的卵石,我對自己的運氣向來不抱厚望,只想撿個好看的瓦片或卵石回家當紀念品就好了,沒想尋尋覓覓間,當真讓我找到一枚半掩在沙土中的錢幣。銅幣已鏽得厲害,不過仍依稀可辨「咸豐通寶」幾個字,實在太令我驚喜了。我們一行人總計找到兩枚半的古幣(有一枚鏽得只剩半邊),入寶山未空手而回,「烤」得值得。 橋灣城遺址 橋灣城遺址邊的「護城河」 遊伴們於橋灣城遺址碑前合影 . 過了橋灣城,更好玩的事發生了,海市蜃樓!我們親眼看到海市蜃樓是怎麼回事了。這種奇景過去在書裡讀到許多,總還是將信將疑,也無法想像,而現在我們親眼目睹了。或曰,該不是你呆在沙漠久了,熱昏頭產生的幻覺吧?我同意海市蜃樓確是幻影,但與與熱昏頭沒有直接關係,我們當時坐在冷氣車裡,不渴不昏,一行十幾人同時看到了,一會兒在左前方,一會兒在右前方,捉迷藏似的,有山有樹有樓有海有湖,還有倒影呢!我們想等靠近些再將它們拍攝下來,誰知才趨前一些,那些「山水」又消失無蹤。我們終於明白了,西遊記裡出現那麼多的妖魔鬼怪,海市蜃樓一定給作者無限靈感及想像空間,才創作出那樣膾炙人口的千古不朽名作了。 在這寸草不生的荒漠左前方天際線,我們看到山與湖的幻影,但再趨前些,這些影像又不見了,原來那就是海市蜃樓 . 戈壁的另一奇觀是龍捲風與沙風暴,前者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小不礙事的,後者在敦煌至柳園途中,可巧就遇上了。前面說過,古人一出關便生死難卜,以我們這次的遭遇,若非人躲在汽車裡,也很難說沒有生命危險。以我這「蠅量級」的「嬌軀」看,若無此「保護體」,八成是會被颶風吹得不知去向的。在台灣開車,曾遇傾盆大雨及大霧,使能見度降低至無法行車的地步,從來沒想到飛砂走石的密度也會使能見度降到零的地步。那天我們離開敦煌市區時,已見風砂較平日吹得急,出城後,越往西走便越是飛砂敝天。當時我們正通過巴丹吉林沙漠,開車的師傅把車速一再減低,偶爾對面有來車,開著大燈也彼此能看得見,漸漸地就什麼也看不見了。漫天白茫茫的飛砂,自北向南摧枯拉朽般的猛颳著,把車窗玻璃撲得唦唦作響,師傅把車停下來靜待風暴過去。我當時想,早年來往沙漠的商賈兵眾多以馬或駱駝代步,今人覺得那似乎挺浪漫的,實際上若遇到這樣的強風,真是不死也去掉半條命了。等了約半個時辰,風勢稍減,稍稍可以辨識前頭的路面了,車子才又緩緩向前挺進,直到前方有綠洲出現,才告脫離暴風圈。這是一次真正的歷險,靠著現代進步的交通工具,總算化險為夷。 沿絲路西行,遇綠洲即一路可見夾道的老楊樹 公路上難得見到汽車,偶爾會遇到小驢板車 . 接著要講在沙漠地帶「方便」的解決之道了。這可不好玩,但卻是鮮事一樁。這個問題唯有在觀光飯店還不成問題,出了賓館大門就挺傷腦筋了。最常見的「便所」,是那種有牆沒門板的茅坑,規模有大有小,大則十幾個坑,小則 到沙棗林「方便」後,順便聞聞沙棗花香 . 至於荒郊野地,自然是「隨便」啦。在沙漠行車期間,我們都練就一身「忍」功,儘可能忍到能找到至少有些許遮掩的廁所去解決(有人煙處也不一定能借到廁所),只有兩次(大家都得集體行動),實在沒能找到茅坑,只好就地隨便了。一回是在花開正盛香味四溢的沙棗林內,一回是在 (原載1989年8、9月號聯合報系刊,本文收入《去玩》一書) 上篇:走向夢土 - 走向夢土- 絲綢之路紀行(4) - 酒泉驚夢(感謝電小二推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