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4 00:05:43瀏覽2166|回應7|推薦99 | |
簡宛近影,攝於2008年台北 有愛,所以長青─簡宛印象
五月,雲淡風清,天氣舒爽,也一直是個代表溫馨的月份,能在這個月份見到一位永遠懷著一顆溫婉之心的「故友」,更是值得開心的事。 她是簡宛,一位無論在生理上或創作上,都予人青春不老印象的資深作家。她從美國歸來,發表最新完成的著作《我愛科學──六位女科學家的生命態度》。 敢與簡宛以「故友」相稱,是沾了一點二姊的光。她們是小學同學,二姊從襁褓時就送人做養女,住在台北縣中和鄉,家住南部的我,直到上初中才有機會與二姊相見歡,對她的成長背景不甚了解。其後北上讀大學,並定居在台北,方與二姊有較親密的連繫。有天,我在二姊的書架上發現簡宛寫的一本書《地上的雲》,是作者早在1978年冬親自簽名送給二姊的。我簡直就像發現新大陸般,急問二姊:「妳認識簡宛?我常在報上讀到她的文章耶,好喜歡她哦!」 「怎麼不認識?我們好得很呢,她是我的鄰居,也是我的小學同學啊!」二姊說,語氣帶著幾分得意。 「哦!有機會妳一定要介紹我認識她喔。」看到那本書時,我也擁有了自己第一個書孩子《惜情》,自認是個註了冊的「作家」了,很想攀這門關係。 結果,不必等二姊介紹,有一年,簡宛又回國發表新書,我特別跑到新書發表會場一睹作家風采,並聽她演說,當時的感覺就是:哇!都快五十歲了,還那麼年輕,好有氣質哦! 散場後,硬是從眾多讀者群中「殺」出一條路,衝到她面前自我介紹,當然先把二姊的「名號」報出來,否則她的讀者何其多,怎會記得你是誰,事後證明這招「有效」,至今她還記得那天見過我這個「妹妹」,這是我們初識的光景。 簡宛幾乎每年都會回國發表新作品或者探親。921大地震發生翌年,她也回來,剛好趕上參加我們婦女寫作協會辦的一個中部災區訪視團,有機會與國內文友一起出訪並交流,這是我與簡宛的第二次會面。接下來就是今年五月,這回見面,陳祖彥交付給我一項使命,為《文學人》撰寫一篇簡宛的專訪。我為此任務感到誠惶誠恐,一方面寫簡宛的專訪文章屢見不鮮,自己功力有限,如何寫出「大作家」不一樣的面相著實壓力不小;一方面簡宛實在太忙了,各方邀約不斷,訪談時間相當受限。好不容易排出一個時間讓二姊等一票老同學與簡宛吃頓飯(哈!這回我倒成了「主導」了),每個老友都不肯放過機會,爭相與她話當年,我沒有「當年」好說,只能當當「旁聽生」,從中「攝取」一些「茶餘飯後」的資料,倒也覺得十分有趣。 簡宛與二姊愛的抱抱 簡宛與六月愛的抱抱 簡宛這票年近七十,交情匪淺的老同學,多半因家庭因素不許而只讀到小學(二姊也是直到五十歲才發憤圖強從補校取得高中文憑),簡宛能「異軍突起」,一路讀到師大,再取得美國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教育碩士的文憑,除了天資聰穎,也拜其家境優渥,簡宛是她們中的天之驕女。然而個性溫婉善良的簡宛,從不因家境較優便顯得驕縱,總是以謙遜的心取代優越感,真誠對待朋友,親和力十足。還讀小學時,她就常邀同學到她家做客「開趴(PARTY)」,家人都非常好客,總是把最好吃的餅乾汽水拿出來招待小客人,年紀相近的妹妹簡靜惠也喜歡湊在她們之中,嬉鬧成一片。 閒談時,有人「爆料」,大概讀小六時,正是小女孩生理上有些微變化,胸部微微隆起初長階段,一天突然有人「起肖(發瘋)」,說大家來比「那個」誰大,結果一群小女生便關到小房間裡,齊聲喊「一、二、三,脫」,大家便以閃電的速度掀開自己的上衣「較量」一番。哇噻!我聽得都快停止呼吸了。媽呀!這群超猛的小辣妹,想想那可是四、五○年民風還相當閉塞保守的年代耶!也由此可見這群小玩伴相處多麼麻吉了。 簡宛去國後,老同學相聚的機會自然少多了,這次聚會,有些已相隔近半世紀未曾謀面,乍相見,紅顏與白髮的印象突然間要交疊起來,還真得費點想像力。也令人感嘆光陰荏苒的迅速,轉眼間大家已從髫齡步入「古稀」之年,不無唏噓之感。不過大家都公認她們之中,簡宛仍保留最多「老樣子」,除了身材未變形,仍保有婀娜之姿,臉部眉眼間也未留下多少歲月的刻痕,宛如一棵充滿生命力的長青樹。 我私下向簡宛請教她的「長青」之道,當然除了生理上的長青,最重要也是讀者最想知道的她五十多年來創作不輟之道。 (原載2008年11月號 文學人季刊) (上篇) . 繼續閱讀:有愛,所以長青─簡宛印象(下篇)
. 【照片說明】(下)簡宛與六月姊妹合影。(下下)簡宛與老同學們合影。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