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12 00:04:42瀏覽1968|回應14|推薦87 | |
2008第三屆懷恩文學獎頒獎剪影 去年六月間,看到聯合報副刊登出「2008第三屆懷恩文學獎」的徵文辦法。徵文主旨為「以惜福感恩的心和真誠的關懷,體認生命的美好與希望;書寫感人善行善念,彰顯人間相扶持的溫暖。」獎別分社會組及學生組,各錄取前三名,另各錄取優勝十二名。 我想到兩年前一對金背鳩時時到我陽台耍玩,甚至在陽台的花盆上築巢,我也用相機為牠們做了全程育雛的記錄。原只是自己留做紀念,看到這則徵文啟事,便打電話去了解寫「鳥」故事是否符合徵文題旨,獲得肯定的答覆後,便著手寫「陽台的嬌客」一文應徵。既然參加,當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獲得青睞。不過我也知道自己「功」力有限,不敢冀望抱大獎,想想只要能入圍優勝就滿足了。 十一月某日,接到聯副編輯來電,告知我的作品果然如自己所願獲得「優勝」。是月九、十日兩天刊出得獎「金榜」榜單,以及決審會議記要(如下所附)。此次徵文共收到587篇文章,初、複審選出31篇作品晉入決審,由李瑞騰、陳義芝、張曉風、劉克襄四位作家任決審委員。 從這份紀要,也才知道,在決審經過三輪投票後,自己的作品「陽台的嬌客」與第三名的作品「放」猶有過一番「君子之爭」。「陽台的嬌客」一文,評審竟見 :陳義芝「欣賞文中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互動,且題材有特殊性」;劉克襄「讚揚作者的真心、細膩」。「放」文評審竟見 :李瑞騰指出,「本文對捐肝前掙扎心情的具體描述,很人性、很真實,讓人動容」;劉克襄、張曉風附議;陳義芝則主張第一段釋題並非必要。經交互討論後,最後「陽台的嬌客」以一分之差落入第四名的「優勝頭」。雖然第三名與「第四名」兩者獎金足足相差五倍,不過我並不難過,且敗得心服口服,除了「放」文作者林昱辰文筆受肯定,他為救母命捐肝給母親的故事更值得讚揚,相形之下,我那「鳥」故事真的沒那麼特出了。 典禮結束後,本人刻意找到我的「對手」林昱辰向他恭喜,也對他捐肝救母的精神表達個人深深的敬意(見下方合照)。他因為捐肝無法獲得女朋友的支持而失去一段感情,不過他已找到另一位紅粉知己,順在此祝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 . 【引用】 2008第三屆懷恩文學獎決審會議紀要──對弱勢的多元關懷 【王朝雄/ 記錄整理】 決審委員:李瑞騰、陳義芝、張曉風、劉克襄(依姓名筆畫序) 時 間: 地 點:聯合報第一大樓會議室 列 席:洪淑華、王盛弘 第三屆懷恩文學獎社會組總共收到稿件587篇,經方梓、 李瑞騰被推舉為主席,決審委員分述總體印象。 張曉風表示,閱讀這批稿件可以發現這個社會到處充滿溫馨的人物與故事;評選時她會避開雖富文學性,但與徵文主題無法扣合的作品,也將審慎斟酌同質性太高的題材,以求得獎作品的多元性。劉克襄在這些作品中讀出了傳統社會對弱勢者的多元關心,紛亂中有溫暖;他看重的是作品呈現出的社會意義。陳義芝同時著眼於內涵、主題的深刻性,以及文字書寫的清通暢順;缺乏韻味,文字或故事不吸引人,傳播上短少魅力,不符合徵文主題,故事套式,敘事觀點紛亂的,都不受到他的青睞。李瑞騰則掌握這個獎的特殊性,兼顧故事的感人與文字表達,因為感念、感恩的故事說得不好也難感動人;他不選矯情或不合情理的作品。 第一輪投票 每位決審委員不分名次各圈選10篇。 獲一票作品有13篇、獲二票作品有9篇、獲三票作品3篇,未得票的6篇作品淘汰。 一票作品討論 依編號順序討論獲得一票的作品。 〈掌〉(劉):劉克襄從文中捐獻時手與手的接觸讀到了另一層面的施予;李瑞騰覺得短短的篇幅中,講了太多概念。淘汰。 〈母親〉(張):張曉風認為寫得自然感人,但相似題材多,它並不特別出色。淘汰。 〈遠渡〉(李):李瑞騰讚許本文描寫曾是外勞的父親,以及生活周遭的外勞,焦點集中;陳義芝附議,說它文字表達明晰。保留。 〈眼裡的大海〉(李):李瑞騰放棄。 〈骨中書〉(張):張曉風嘉許撿骨場面描寫細膩;李瑞騰有同感;劉克襄則認為結尾下得太重,沒有說服力。淘汰。 〈九袋糖〉(李):李瑞騰認為,死前一刻前塵往事湧現,描寫有可取之處;但張曉風指出,文中所述與日據時代史實似有出入;劉克襄認為故事是虛構的;陳義芝補充,虛構,而且未完成文學的真。淘汰。 〈逝水滄茫〉(李):本文寫師生情誼,正是李瑞騰一生情感之所繫,讀來有共鳴,但文字不夠清暢;劉克襄覺得它稍嫌淺、平;張曉風、陳義芝建議保留。 〈送老王返鄉〉(張):李瑞騰指出,本文寫出長途跋涉的艱辛,但情感表現不夠深刻;張曉風放棄。 〈習愛〉(張):張曉風稱許它寫出很多家庭遭遇的人口老化問題;劉克襄認為人稱轉換稍嫌混亂。淘汰。 〈那孩子教我的……〉(陳):陳義芝說,寫不在幸福、正常家庭成長的小孩,令人心疼;張曉風也覺得讀來心酸。保留。 〈立志當個好房東〉(劉):劉克襄認為此文表現出現實社會存在的問題,有淺淺的感謝,呼應徵文主題;陳義芝推崇作者推己及人,有實踐力。保留。 〈養兒〉(李):李瑞騰稱讚本文兼顧自然、人文與親情,但原題反諷性強,建議改題〈龍眼樹〉;其他評審都為文中對社會現實的嘲諷持保留態度。淘汰。 〈香香〉(劉):劉克襄放棄。 經過充分討論後,〈遠渡〉、〈逝水滄茫〉、〈那孩子教我的……〉、〈立志當個好房東〉獲保留,晉入第二輪投票。 二票作品討論 〈阿好〉(李、陳):陳義芝指出,外勞題材雖然習見,但本文處理穩當,細節生動、有情味。 〈收支簿〉(張、陳):陳義芝說此文具相當寫作意識,但結尾比較單薄;張曉風附議,說它真實感佳,可惜虎頭蛇尾;劉克襄則覺得設計性太強;李瑞騰建議將父親的紀錄與兒子的詮釋以不同字體標示,讀來將比較清晰。 〈相識〉(張、劉):劉克襄覺得這是個好故事;張曉風讀出姐妹情深,但文字不夠好;陳義芝、李瑞騰也都覺得文字使用得不甚恰當。淘汰。 〈老ㄟ〉(劉、陳):劉克襄說 〈媽媽生病以後〉(張、劉):陳義芝提出,媽媽生病、子女照顧,是天經地義的事,這只是個普通的遭遇;劉克襄則認為,並非每個病患的家屬都有此凝聚力;張曉風附議,因父母生病而手足反目的例子很多,能如文中描述的齊心協力並不容易。 〈陽台的嬌客〉(劉、陳):陳義芝欣賞文中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互動,且題材有特殊性;劉克襄讚揚作者的真心、細膩。 〈寫信〉(張、陳):陳義芝認為本文構思特別,但前後兩封信件筆調不一致,設計性太強;劉克襄也對其設計性太強略有微詞;張曉風則認為整體性尚佳,建議保留。 〈經霜歲月〉(張、陳):陳義芝欣賞本文態度誠懇,情懷樸實,俚言俗語使用生動,感受到生命的希望;張曉風嘉許結尾寫得漂亮。 〈花田童年〉(李、劉):李瑞騰認為文筆好,但是懷舊非懷思,主旨上未盡符合;陳義芝也認為少了與他人的施與受;劉克襄則覺得有股淡淡的美好氛圍,讀來溫暖。 經充分討論後,除〈相識〉淘汰外,餘皆保留,晉入第二輪投票。 三票作品討論 〈上帝的禮物〉 (李、張、陳):未投票的劉克襄指出其中有許多語病;投了票的陳義芝也認為文章較乏轉折,缺少張力;李瑞騰、張曉風則欣賞它的樸實、簡淨。 〈鷺鷥飛入山〉 (李、劉、陳):未投票的張曉風認為文中找不到懷恩的對象;李瑞騰則認為,其中有外婆的恩與阿姨的愛,仍在懷恩的脈絡裡;陳義芝欣賞文中傳達出的獨力撐持生活的堅韌女子形象。 〈放〉 (李、劉、陳):李瑞騰指出,本文對捐肝前掙扎心情的具體描述,很人性、很真實,讓人動容;劉克襄、張曉風附議;陳義芝則主張第一段釋題並非必要。 第二輪投票 總共有十五篇作品晉入第二輪投票。四位評審不計名次各選出前三名,結果如次: 〈遠渡〉 (李) 〈老ㄟ〉 (陳、張) 〈鷺鷥飛入山〉 (李、陳、張、劉) 〈放〉 (李、劉) 〈陽台的嬌客〉 (陳、劉) 〈那孩子教我的……〉 (張) 第三輪投票 獲二票(含)以上的〈老〉、〈鷺〉、〈放〉、〈陽〉四文晉入第三輪投票,四位評審各依名次順序給4、3、2、1分。結果如次: 〈老ㄟ〉 10分(李1、陳4、張3、劉2) 〈鷺鷥飛入山〉 15分(李4、陳3、張4、劉4) 〈放〉 8分 (李3、陳1、張1、劉3) 〈陽台的嬌客〉 7分(李2、陳2、張2、劉1) 〈鷺鷥飛入山〉最高分,奪下首獎桂冠,〈老ㄟ〉二獎;〈放〉與〈陽台的嬌客〉僅差1分,評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