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果是換內閣,為何只換林全?
2017/09/07 08:45:39瀏覽941|回應5|推薦5

所謂蔡英文的換內閣大戲,已經過了兩三天,隨著新聞報導,我們知道這次蔡英文只有請辭林全一人,其他主要部會是動都沒動,像是這個...

日前台北車站出現一名女童全裸在捷運出口玩耍,有路人上前要求女童母親幫她穿上衣服,不過女童母親表示,是女兒覺得太熱才想脫光衣服,並說:「這是她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趕到現場的父親也強調:「尊重才是教育的真諦。」

喔,不好意思,我只是想到這是與教育相關,附帶一提,像新聞裡的這雙驚世父母,在小英某部閣員裡應該是少見多怪,言歸正傳,真正的教育新聞是:

悲劇!北一女新生穿制服跳樓遺書:不用找我了

這樣的選擇我們也要尊重嗎?又貼岔了。新聞【教團控課審會高中分組9大黑箱:國文選文小組是黑機關】說: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北一女退休教師段心儀指出,原來研修小組有20份選文,後來到了課審會只有10篇網路選文,且集中兩位委員推薦。此外,10篇中有6篇台灣古文,相較原來的20篇選文,文采、思想都顯有落差。

[黑箱一]選文小組成立,並未經過分組委會同意表決。

[黑箱二]選文網站設在丁志仁委員的振鐸學會中。

[黑箱三]選文小組工作會議,除第一次外,其他會議紀錄均未公開,違背資訊公開原則。

[黑箱四] 選文小組經會議紀錄確認為七位成員,但小組會議中顯示有12位成員,違背會議付委之授權。

[黑箱五]選文以固定篇目,投票者不能再推薦,沒有「其他」的選項。

[黑箱六]是個限定人數的投票,投票前要審查身份。

[黑箱七]高中國文老師去登記,完全不給予表達意見的機會。

[黑箱八]選文快結束截止前,8月7日選文篇目又變更,從42篇增加到54篇,自然會造成後面加入篇目得票數低。

[黑箱九]選文小組推薦十篇,全數集中在丁志仁和林秀珍兩人的推薦。

教育部回應:分組和大會對話不足 認知上有差異

(轉貼到此)

這個新聞的意思是教育部只是在看戲的就是了。還有這則,

要求強化新文學入課本 百名台灣作家發表聯合聲明
2017-09-06 18:54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由文學台灣雜誌社發起,鍾肇政、林亨泰、李魁賢、東方白、陳芳明、吳晟、廖玉蕙等130多名作家,今天共同發表「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聯合聲明。提出對台灣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要求大幅調整課綱,強化台灣文學教材,與世界接軌。
這份聲明提出提出三項訴求:
    一、支持調降教科書文言文比例,活化語文的書寫與閱讀。
    二、強化台灣文學作品在語文教科書的份量,讓本國國民文化人格的養成與台灣同步,讓本國的國民心靈與台灣這塊土地相連。
    三、配合台灣的國家重建,本國語文教育應強化台語、客語和原住民族語的語文素材,並與世界接軌。(轉貼到此)

這個新聞的意思就是要選到他們的文章當課文就是了..其實前面幾個作家我都不識,吳晟好像有詩作已經放在課本了,而廖玉蕙算是比較活躍的,看看她最近出版哪些新書:

古典其實並不遠:中國經典小說的25堂課      作者: 廖玉蕙   出版社:未來出版  出版日期:2014/05/30...(資料來源:博客來)

有趣吧?所以這個新聞引申出第二層的意思,就是文言文她(他)們讀就好了,你們要先讀全世界沒人讀的台語文,客語文跟原住民族語文,這是為了更崇高遠大的目標,叫做「配合台灣的國家重建」,我的媽呀,光是看到這幾個字,雞皮疙瘩就掉一地喔,蛤?說是這樣還能與世界接軌,真是活見鬼了,難道這也能掰進蔡英文讓林全用文言文「一事不二議」通過的前瞻計畫嗎?新閣還要找甚麼軌道專家搞前瞻?跟這些台語文大師借將就行了,搞不好還能用嘴砲發射衛星呢

這樣大家就看不懂中國經典小說,可以去買廖老師的書,上個25堂課,看她翻好的白話文,這樣大家有明白嗎?

其他的新聞還有:

網路投票選文 政大副教授怒:選爛文把孩子腦洗笨?

原來啊,這是...

國文課綱選文爭議 老師爆料:應有投票部隊操作

那麼,剛剛那些台文學者,像廖玉蕙這種的..我也沒啥評論啦,只是對那種一面自己讀完文言文出成白話文的書賣錢,一面叫別人別去學文言文的人感到有點錯愕而已。難道她們也支持教育部的外圍組織打這種假球,選出一堆爛文言文嗎?看到沒?大家是反彈教育部選爛文言文,不是說白話文的壞話,這些學者這時跳出來到底是想幹嘛?還是說這些人是支持底下這段全是白話文喔...

駁少數人主導選文 丁志仁:誰推薦都是為國舉文

人家說有人作票,打假球主導選文,這個人就說誰推薦都是為國舉文,這不像是蔡英文又說愛林全又要請辭林全,在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嗎?就好比蔡英文挑賴清德讓大家來舉薦,張三李四王五都可以舉薦賴清德當閣揆喔,但是若我說想舉薦陳菊可不可以啊?當然是不可以。這樣大家有明白人家指控教育部外圍組織主導選文(挑賴清德),跟誰來推薦(想推陳菊就不行),根本就是兩碼子事了嗎?

看到蔡英文的教育部,把教育整個搞爛掉,從根就爛起,小女孩可以當眾脫衣,說成「這是她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尊重才是教育的真諦。」說是12年國教,要消滅明星高中,後果是在台大,

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台大跌至198名新低

新北市教育官員說:由於新北市推在地就學,近年都有原本打算念北市明星高中的學生,回流新北就近就學

現在大家知道那些回流的,就是因為考不上北一女或建中了吧?至於跳樓的女學生,我們只能祝她早日安息。其他有關這一個部,荒腔走板匪夷所思的新聞還有很多,根本就是罄竹難書,像是推動國中生考試成績黑箱化的政策,說是不准洩漏考生的月考成績,好像跟啥個資法有關,這去呼嚨台語阿嬤阿杯還差不多,要是有點國際化的觀念,或是喜好閱讀,看過像是蘋果橘子經濟學的就知道,全世界的潮流都是要公開考生成績,因為除了評鑑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要評量老師與學校的教學成就,在美國甚至用來決定是否續聘校長跟老師。

只有爛校長與爛老師才怕把學生月考成績公開啦。

還有啥去中化,新聞說:

語文學科分類 台大教授:凸顯國族意識 挑動族群問題
教育部公布最新「學科標準分類」,在新增的語文學門下,分為外國語言文學類和本國語言文學類,而在本國語言文學類之下分3個細學類:台灣語文細學類、中國語文細學類、華語文細學類。台大中文系主任梅家玲表示,新修訂的學類刻意凸顯出「本國」「外國」的國別區隔,以國族意識取代了原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學科性質分類的原則,不但將使「比較文學」、「語言學」之類的學科無所歸屬,更挑動族群問題,徒增不必要的爭議。

教育部說:不曾要中文系併入華文系
教育部今年修正「中華民國學科標準分類」時,曾考慮將中國語文和華語文2細學類整併,引發中文系反彈。教育部澄清,正式核定版本並未整併,也不曾要中文系併入華文系。

也就是說,本來教育部是一不做二不休,繼改完歷史課綱

高中歷史課綱重大變革中國史內容縮減

國家教育研究院昨公布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中受矚目的高中歷史課綱有重大變革,必修八學分減為六學分,中國史由一點五冊的內容減為一冊,且由朝代編年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以主題方式呈現;課綱用字力求中性,甚至用問號不給答案,避免政治爭議。

把中國史併入亞洲史之後,再把國文併入華文的:把文言文改成嫖妓文跟日本文,拋出減少文言文,增加白話文的肉骨頭,引來一堆學者爭食,是實踐蔡英文啥好事都不幹,或是根本不會幹,幹不來也幹不了,只會一面口說團結,一面撕裂社會,分解族群,分化語言,把台灣新幾內亞化..不知道啥是新幾內亞喔,就是黃志芳給騙走好幾億的那個大島國啦,那是全世界最後有食人族出沒,以及狂牛病最早人傳人的發源地,有兩千多個原住民語喔,可是全都沒有文字。

被媒體簡化成的【去中化】。

好的,現在終於可以回答幹嘛蔡英文的內閣改組,改組的這樣小兒科,幾幾乎乎全沒人動,看來看去,只有換掉一個林全,補上賴清德一人,換這麼少有點落漆的呢?

這個答案就是要去中化,因為賴清德是台語大師,而林全,鄉親啊,大家有聽過他說一字半句的台語嗎?用賴清德換林全,就像是尊重小女孩脫光光的權力,是蔡英文教育的真諦,不過我並不鼓勵北一女的跳樓,要跳也該是..ㄟ,大家都別跳,好嗎?(下面請加上一段衛生署的警語),乃至黑箱改歷史課綱,馬英九沒改成的課綱也能叫黑箱喔,別笑死人了?則已經改好,把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到刪減文言文,給已經學會文言文還能翻成白話文的肉骨頭吃,不然叫誰適時跳出來捍衛教育部呢?再把文言文剩下的比率,黑箱換成爛文言文,讀了會感到噁心的文言文,讓下一代從根討厭,打從骨子裡反胃的讀文言文。蔡英文去中化大業至此可說是萬事俱備,就是有一顆大石頭橫在眼前...

以上,就是蔡英文這次內閣改組,只換林全的奧義。我知道一般人只著眼在蔡英文有多厲害,找賴清德有多少陰謀詭計,不過從我這一年多來對蔡英文的觀察,在底下這一句話具體體現

I have problem of saying chinese language,I'm sorry.

連句國語都說不來,又是名實相符的菜英文,這個人連常人簡易的溝通都有困難了...呀,好懷念從前白癡不能當總統的年代喔。她哪有可能想那麼多陰謀詭計算計別人,她的施政,完全就是依照這句菜英文的意旨,有問題就要把它除去(至於除完後該怎麼辦,那是從不曾在她的思考範圍之內)。那麼,把林全換掉,換上哪個阿貓阿狗,是陳菊還是賴清德的攏總港況,她老娘就是要脫光光?教育的真諦?蛤?就是要去中啦。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n5238&aid=108517743

 回應文章

陸比歐(沈兩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01 09:28

回顧 我 5月24日 在〈蔡英文證稱..幕後(真“崢言”→ 慕崢嶸)〉

【「台股 5/21 大漲 135點,5/22 盤中 曾漲 60幾點。
5/23 盤中 曾漲 50幾點,漲到 10991 ~

星期四 盤中 又漲了。這就是 股市 多頭祖師爺(台版 華安祖)
的 功力 啊!」

5/28 上櫃(櫃買)指數 上漲 1.07、5/29 上櫃 盤中最高
漲到 156.3 ,5/30 上櫃 指數 收盤又上漲 。
星期四 上櫃(櫃買)指數 又漲了

 -

昨天晚上 美國股市 大,今天 台北股市 照樣 上開出
。這就是 我 的 力 啊 ~

5月底《幸福來了》 美麗的檢 & 文揚 請出 “大錢”
去 執行偉大的任務。(註:古錐 又有 親和力的大錢)


說來真的很玄!自從 大錢 去執行偉大的任務 後,
鑽拳 連續 漲了 兩天(PS:尤其 昨天 還 漲停板)!

“鑽拳 的 前程 依舊 沒有 答案也!”
後來又 補了一句:[此人因為‘天道’,所以加添
他的功名利祿..]  超越 了 吳崢

新聞:
()被爆放生..女友在酒吧撩妹 

感想 →  應該 學我 晚上 乖乖在家 看《福來了》。

補充:其實 我很看好 林佳龍市長 連任 成功啦!之前↓
那一篇 是 用 最壞(最悲觀)的角度來寫。

倒是 明谷 幾乎 100% GG 了。


陸比歐(沈兩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30 10:33


林全前院長 是做實事的人,打下很好的基礎。
他的角色有點類似 劉兆玄、陳添枝。

我記得 劉下台時,曾有 媒體報導 語帶玄機的
劉。某報導 寫到:劉其實 有向 馬 提建議 接
任 的人選,但 該人選 不是 接任的那位 ..

這次 賴清德院長 接任 也有類似的情況。似乎
賴 接任有點 出乎 林 的 意料。
 -

命運 真是 有趣。若是 2018 正國會 林佳龍真
的敗選,那就 符合 林全 的 意願了。(註:據
說 當時 該接任 的 是 正國會 的 某大老。)

我比較 好奇的是:KMT高層 + 奇策盟(新系附隨
組織) 真的 支持 盧秀燕嗎?

※要 知道一件事:
若是 盧秀燕 當選,以選票分佈 來說:那代表
盧 挾 原市區的 勝選票 cover掉 林佳龍 在縣
區的 優勢。

→ 換言之,盧 的戰法 會讓 新系 的蔡其昌接
班 發生困難。

因為 蔡其昌 也僅 在縣區有選票優勢,但在原
市區 盧秀燕 竟然 打敗 深耕 10年的 龍團隊,
那 蔡其昌 2022 更無勝選的可能。

※ 而且 盧秀燕若勝選,一定當滿 8年 市長。
最近 江啟臣委員 要選總召,KMT中央 就擋江
。一旦 盧秀燕 當滿 8年,很可能 不交棒 給
江,而是 交棒 給 胡團隊的 徐中雄。(PS:
徐中雄 到後期 常被 媒體和 賴士葆、吳育昇
列為 挺馬 立委。)

§ 結論:新系 若讓 林佳龍 落選,反而 林會
受命 北上組閣,反而 害不到 林佳龍。真 正
受害 的 是 蔡其昌  ..

《自由時報》蘇最強外籍生!..(江志雄 報導)

延伸:蔡英文台灣價值 就是 洪仲丘 + Lubio 的 洪連線..
貞昌 就該找我 這個 海の 最強 麥特戴萌 ~

 


考白話文比較簡單?
2017/09/07 15:30

廖玉蕙在別讓修辭學困住下一代裏寫到,
我是國立編譯館聘任的國語教科書審查人員之一。
有次在審查小四國語課本內容時看到修辭、類疊,還有喻體、
喻詞與喻依,看到習作時,我發現:「咦,我不會耶!」

拿這種東西來考試,就是要小朋友做很多細微的分辨,
記住一些奇怪的名詞。那些名詞我們以前都沒有學過,
文章也照樣寫得好。既然大家都說時間已經很少,
那再去搞這種把戲,有沒有掌握到重點?

乍看之下廖玉蕙似乎是要解放學生的枷鎖與壓力,
但這是真的嗎?

楊翠在改考生作文時認為學生的作文是亡國論時,
廖玉蕙是這樣支持楊翠的,她寫到,
政府人人都可批評,但批評如有根據,又能提出具體例證,自然高分,
如果批評卻說不出道理,只是人云亦云,
幸而文字清暢尚可挽救一二,如果兩者都乏善可陳,當然要失些分。

綜上所說,以後的學生在考作文時,
必須有自己的思考與見地,不可人云亦云,
但除此之外,
你還得要提出具體例證,(楊翠的說法是還要提出"數據"),
也就是說你必須一邊對自己所寫的文字不可人云亦云(請問是以什麼為標準?),
還必須要經過考證與數據調查,
假如不符合的話,分數就會被扣分,
那誰來決定學生是不是人云亦云呢,
那就是廖玉蕙所支持的像楊翠這樣的閱卷老師。

一邊要學生有自己的思考與見地,但標準卻不可與閱卷老師相反,
一邊又說修辭不該學太難,但閱卷標準卻給你提高到你必須對你作文的舉例,
提出"具體"例證甚至數據。

我怎麼看都不覺得考文言文或修辭,
會比這位大作家所提的不可人云亦云,還得廣搜"例證",
以及符合閱卷老師的觀感來的難啊。


學語文還是學文學?
2017/09/07 11:02

百名台灣"作家"發表的聯合聲明,為了強化台灣"文學"教材,

真是讓人不解,在未分科學生也還未選科系之前,

教學的重點應該是提升語文程度為主,

現在台灣"文學"作品反客為主,文學先於語文,

如果要這麼做的話,請不要只允許文學這樣的越界,

許多大學的科系都可以來參一腳,

財經、法律、 藝術、食品、資訊、醫學、農業……都應該抗議,

為什麼獨厚文學?

 

 

 

 


蛋頭學者之坐井觀天管窺蠡測
2017/09/07 10:24

這百名台灣作家發表的聯合聲明,
為了強化台灣文學教材,與世界接軌,
並讓本國的國民心靈與台灣這塊土地相連。

台灣的低薪已經迫使許多的學生畢業後選擇赴大陸工作,
而且不只學生,台灣從二十到五十歲選擇到大陸工作的人數,
政府心知肚明。

現在這些學者不思提升學生的程度,
台大的世界排名已經掉到198名新低,
而北京大學排名第27位,
以後的學生可能會開始選擇去大陸讀大學了。

蛋頭學者的一個特色就是見樹不見林坐井以井觀天,
屆時台灣的學生為了與世界接軌,
不管就業或就學不再選擇台灣而是去大陸,
又怎麼會跟台灣這塊土地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