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散文大師朱自清(九) 松堂遊記
2013/02/15 04:38:44瀏覽383|回應1|推薦28

一九三一年八月,朱自清獲得清華大學提供公費出國遊歷的機會,八月他踏上了征途,後來寫成(歐遊雜記十一篇).

一九三五年,六月,朱自清和友人到北京西山松堂遊玩.

朱自清        松堂遊記

去年夏天,我們和S君夫婦在松堂住了三日.難得這三日的閒,我們約好了什麼事不管,只玩兒,也帶了兩本書,卻只是預備閒得真沒辦法時消消遣的.
  出發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枕上頗為悵悵,難道天公這麼不做美嗎!第二天清早,一看卻是個大晴天.上了車,一路樹木帶著宿雨,綠得發亮,地下只有一些水塘,沒有一點塵土,行人也不多.又靜,又乾淨.
想著到還早呢,過了紅山頭不遠,車卻停下了.兩扇大紅門緊閉著,門額是國立清華大學西山牧場.拍了一會門,沒人出來,我們正在沒奈何,一個過路的孩子說這門上了鎖,得走旁門.旁門上接著牌子"內有惡犬".小時候最怕狗,有點趑趄.門裡有人出來,保護著進去,一面吆喝著汪汪的群犬,一面只是說"不礙不礙".
過了兩道小門,真是豁然開朗,別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剛健又婀娜的白皮鬆.白皮鬆不算奇,多得好,你擠著我我擠著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裡,四角上各來上一棵,疏不是?誰愛看?這兒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來得好.中間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這座亭子高大軒敞,對得起那四圍的松樹,大理石柱,大理石欄杆,都還好好的,白,滑,冷.白皮鬆沒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淨几,坐下來清清楚楚覺得自己真太小.在這樣高的屋頂下.樹影子少,可不熱,廊下端詳那些松樹靈秀的姿態,潔白的皮膚,隱隱的一絲兒涼意便襲上心頭.

堂後一座假山,石頭並不好,堆疊得還不算傻瓜.裡頭藏著個小洞,有神龕,石桌,石凳之類.可是外邊看,不仔細看不出,得費點心去發現.假山上滿可以爬過去,不頂容易,也不頂難.後山有座無梁殿,紅牆,各色琉璃磚瓦,屋脊上三個瓶子,太陽里古艷照人.殿在半山,巋然獨立,有俯視八極氣象.天壇的無梁殿太小,南京靈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還殘留著些舊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時在西山練健銳雲梯營用的,在陰雨天或斜陽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雲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樣,前年春天倒下了,看著怪不好過的.
可惜我們來的還不是時候,晚飯後在廊下黑暗裡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們什麼都談,又賭背詩詞,有時也沉默一會兒.黑暗也有黑暗的好處,松樹的長影子陰森森的有點像鬼物拿土.但是這麼看的話,松堂的院子還差得遠,白皮鬆也太秀氣,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詩,那才夠陰森森的味兒...

郭沫若        夜步十里松原

海已安眠了.
遠望去,只見得白茫茫一片幽光,
聽不出絲毫的濤聲波語.
哦,太空!怎樣那樣的高超,自由,雄渾,清寥!
無數的明星正圓睜著他們的眼兒,
在眺望這美麗的夜景.
十里松原中無數的古松,
都高擎著他們的手兒沉默著在讚美天宇.

他們一枝枝的手兒在空中戰栗.

我的一枝枝的神經纖維在身中戰栗.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觀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以後,曾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聯首任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而且得獨自一個人.好了,月亮上來了,卻又讓雲遮去了一半,老遠的躲在樹縫裡,像個鄉下姑娘,羞答答的.從前人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真有點兒!雲越來越厚,由他罷,懶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個秋夜,刮點西風也好.雖不是真松樹,但那奔騰澎湃的"濤"聲也該得聽吧.
  西風自然是不會來的.臨睡時,我們在堂中點上了兩三支洋蠟.怯怯的焰子讓大屋頂壓著,喘不出氣來.我們隔著燭光彼此相看,也像蒙著一層煙霧.外面是連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遠近幾聲犬吠,教我們知道還在人間世裡.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lian2021&aid=7240570

 回應文章

abctedd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2/16 02:47
我自己對新詩有些欣賞不來。總覺得沒有古詩那般言簡意賅又瑯瑯上口。
黃平 (julian2021) 於 2013-02-16 05:03 回覆:

我也是不懂

不過有些新詩讀起來還是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