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邊的彩雲與腳邊的荊棘
2008/11/13 23:45:41瀏覽521|回應0|推薦1

天邊的彩雲與腳邊的荊棘

談十二年國教

尹蓉先

小女今年高一,十年前她進入台北市的國民小學就讀,沒多久就有班上熱心的家長發信給全班同學家長,提議大家分攤費用,加裝日光燈,因為教室的亮度不夠,有礙學童視力健康。我很寶貝小孩,這又是班上大多數家長同意的,所以就很配合的交了兩百塊錢,但忍不住納悶,燈光照明不是學校教室的基本設備嗎?為什麼要家長來付費?

隨著小孩逐漸長大,從國小進入國中,我也逐漸認知:燈光照明算什麼!雖是公立學校,電風扇、窗簾、雨蓬、置物櫃甚至掃帚、拖把這些教室裡必要的用具設備,都是家長要負擔的,冷氣?開什麼玩笑?

向學校申請,不是根本沒有就是不夠或不堪使用,再不然就是慢慢等吧,等申請的學生畢業了還沒等到。難怪每學期家長都要交一筆家長會會費,之外還要不斷募款。

設備上短缺至此,人員上也是,現在中小學校工的編制逐年縮編,退休不補,許多雜事根本找不到人做,廁所、公共區域的打掃全靠學生,學生做不好,又是靠家長,有的家長找清潔公司,有的家長親自上場。記得二十幾年前我唸台中女中,學校的工友是可用「群」來作量詞的,星期六下午我們在學校唸書,總是看見工友在拖地打蠟,把教室外走廊、樓梯間整理得一塵不染、光可鑑人,再來就是修剪澆灌樹木,整理盆栽,校園裡花木扶疏,植物蒼翠欲滴,從沒聽說要家長動一根指頭;現在的情況呢?經過敝人長期仔細的觀察,很多學校的公共區域只有校長每天上班會經過的路段是整潔的,其他部份全都是「死角」,原因無他—「沒錢」!「限於經費」是對所有家長、學生提出建議的回覆句首;公文中大家最熟悉的字眼。

日前本校家長會召開委員會,志工組特別表揚了幾個志工家長,其中特值一書的是志工媽媽瑞蘭女士,她在寒假陪伴高三學生自習輪值時,把圖書館三層樓的廁所刷洗得乾乾淨淨,其實志工家長在學校服務都是「歡喜、甘願」,甚至視為福氣,不但毫無怨言,反倒非常快樂,但我們在感激表揚之餘也不妨想想,怎麼會輪到瑞蘭來掃廁所呢?如果瑞蘭沒掃,那這假期中的廁所靠誰掃呢?答案是—沒有人。

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很多學校的各項經費窘困到令人驚訝,除了電腦什麼都買不起。現在一覺醒來,政府忽然有錢開辦十二年國教,莫非蘇貞昌院長中了樂透彩?但就算如此,事情總有先後緩急,先把高中唸完,順利畢了業,再上大學吧!

                      寫于2006年3月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yin&aid=238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