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報文章---【海闊天空】 喜遊藤枝森林遊樂區
2023/10/28 09:46:15瀏覽1677|回應0|推薦23

   莫拉克風災後休園12年的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終於揭開神祕面紗,於2021年重新開放,正欲一親芳澤時,偏逢疫情作亂,直至今年8月底應友人邀約,始有緣得見這號稱「小溪頭」的避暑勝地。

台灣也有桂林景觀

   從屏東縣鹽埔鄉出發,順著沿山公路、高雄市六龜區的荖濃溪林道,再往桃源區前進。依傍荖濃溪,由數十座圓錐狀山脈組成的十八羅漢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因其礫石間的膠結不一,易受雨水沖刷裸露,起伏不定的山勢,彷若神情、姿態各異的羅漢,景觀特殊壯麗,而有「台灣小桂林」美稱。

  全長20公里的藤枝聯外道路,是通往園區唯一的對外道路,18公里處便道,今年6月又因大雨導致路基流失,因此另闢一高繞路線,供接駁車使用,不開放遊客車輛通行。

起個早拔頭籌入園

   因為山區午後容易下雨,我第一次來,又貪心地想走完全程,於是天剛亮便啟程。我們於櫻花公園轉乘接駁車到遊樂區門口,八點開放前完成購票、驗票,拔得頭籌成為當日的首批參訪者。

   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里,隸屬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所轄,曾是日本京都大學的演習林,故有台灣少見的日本扁柏以及大面積的柳杉造林地。

迷霧森林絕美生態

   全區海拔在500~1804公尺間,日夜溫差雖大,但氣候涼爽宜人,「霧林帶」(註)中生長著牛樟、木荷、杏葉石櫟等大樹,更有以此為名的「藤枝秋海棠」及許多稀有種蕨類,鳥類昆蟲生態也十分豐富。1983年2月公告為森林遊樂區,總面積770.46公頃,是南部地區的避暑勝地,十分適合健行、賞鳥。

   園區內有4條主要步道,由易而難分別為:樹海步道、秋海棠步道、雲杉步道、西施花步道。同行者計畫從秋海棠步道走到瞭望台,接西施花步道、樹海步道環繞一圈,長約5700公尺,預估要180分鐘,若有餘裕再走雲杉步道。

步道難度各不相同

   秋海棠步道多是階梯,耳際除了偶爾穿插的冠羽畫眉「吐米酒」叫聲,幾乎灌滿尖銳蟬鳴。氣喘吁吁之際,駐足觀賞步道旁的可愛花草,刺萼寒莓紅豔欲滴、各種蕨類葉片繁複,穿插或粉、或紅或白的秋海棠等,令人不禁讚歎造物者的神奇。

  從解說牌得知,園區秋海棠花期從4到10月,種類之多約占全台近半,其中「藤枝秋海棠」為2005年發現命名的特有種。

   

   茂密林木遮蔽陽光,行走於步道上,並不覺得悶熱。走走停停來到早年為林火通報、防範盜伐等目的設立,海拔標高1804公尺的瞭望台,可惜遠處雲霧繚繞,叢山身影難辨。

瞭望台見石砌遺跡

   現為木石構造的亭台,前身是鋼鋁搭建之二樓式建築,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設立後,才轉為觀光用途。2002年重建成現在的景觀瞭望台,是整個園區的最高點,有用於國土監測及GPS定位測量的一等衛星控制點,編號7205的東藤枝山三角點,是許多登山客登頂時愛拍的標的之一。

   瞭望台也是秋海棠與西施花兩條步道的分界點,西施花即是喬木狀的杜鵑花,春天開粉紅色花朵叢生枝頂,霧裡看花極為漂亮。西施花步道較為原始,樹木盤根錯節,一不留神便容易摔倒,步道旁有多處早年警察駐在所,或日治時期警部分遣所石砌遺跡。

藤枝一名沿自日本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為了保護六龜、美濃地平地人開採樟腦,避免原漢衝突,因而開闢北起桃源,南迄大津的六龜特別警備道。沿途的駐在所或分遣所名稱,皆以日本江戶時代「東海道」驛道途中的宿場(相當於驛站)命名,所以「藤枝」其實是日本地名。

   藤枝也是「六龜特別警備道」及橫跨高雄六龜至台東紅葉的「內本鹿越嶺警備道」的交會點。除「藤枝」外,遊樂區內還有「府中」、「丸子」、「岡部」等分遣所。

愜意走出樹海步道

  各步道上皆設置涼亭、座椅供人小憩,靠近入口的柳杉平台和遊客中心,才有洗手間。除了西施花步道稍有難度,其餘的還算好走,出發前可先評估自身的體力和經驗,選擇適合的路線和行程,並考量是否需要護膝、登山杖輔助。

   中午時分,走出有如車道般平坦的樹海步道,輕鬆愜意全寫在遊人臉上,由於旅伴中有人無法負荷,雲杉步道只好留待下次體驗了。

註:所謂「霧林區」,簡單來說就是指「迷霧森林」,也泛指台灣中海拔地區(800~2300公尺間)因山巒峭立,加上豐富的降雨量(年雨量約4500公釐),植物生長快速,區域溼度大,導致常年雲霧籠罩,因此被稱為「霧林帶」,也通稱「針闊葉林混合帶」,並有「囓齒類動物天堂」及「鳥類樂園」之美名。

112年10月28日人間福報旅遊版【海闊天空】喜遊藤枝森林遊樂區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64596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candy&aid=18001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