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1/08/23 13:04:56瀏覽551|回應0|推薦8

「家」這個字是從上半部「宀」(指房子)和下半部「豕」(指豬)所造成的,古時候人們住在房子裡,下面養著豬。

英文中的「家」可翻譯為house(房子)、home(家庭)、family(家人)等。

如果從family這個字的拉丁字源去探討的話,則以famulus來指稱服侍的人,以familia來指稱這些有親屬種族相連的服侍的人;講得極端一點,也就是從父權角度去支配妻子兒女以及奴僕的意思。所以family有比較偏向討論「家的人際關係」的詞。

而home的話,則比較偏向能讓人得到心靈慰藉而居住、停留的地方,可以指一棟從年幼到成長時所居住的房子甚至一個區域,而有所謂的homesick(思鄉病)的說法。

當作「房子」的話,「家」就比較偏向指稱實體住宅;比如說三層樓的透天平房或三合院等等。

從法律上來說,有「稱家者,謂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民法1122條)

昨天才在電視上看到對泰北孤軍[*]的報導,腦海裡響起了王傑的聲音唱著:「我們沒有家/我們沒有家/孤兒是我們的名字/回家是夢裡的呼喚……。」

如果和「旅行」相對的話,那麼「家」就是一個讓你能安心休息停留的地方,不管你下一步想做什麼。

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一篇〈不婚的女人/你也能成「家」〉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話讓我想了很久:

「當我還是個小女孩,大人們總會帶著開玩笑的口吻問:妳長大以後想不想當新娘?(怪了,怎麼就沒人問我那些哥哥弟弟,他想不想當新郎?)」

我大學畢業之後,老爸和老媽都問過我類似的問題;大概是念了太多書,總覺得那不是自己該思考的「人生重大目標」。但是30幾歲了,突然發現自己的年齡快變成4開頭之後,有一天我突然慎重地考慮了起來。

帶了點焦慮和失望。

「好可憐喔!」我心想,如果我就這樣的老了下去,如果親人朋友都離我而去,那我的人生會不會……。

我不敢想下去。

「妳曾想過,不結婚也有『成家』的可能嗎?」我想起了那篇文章,想起了我們總是那麼深深地被「家」這個「別人所定義」的名詞所綑綁著;人總要和他人產生關係,但是為什麼?人總要群居生活,但是為什麼?「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但是為什麼?

離經叛道當然不一定要反其道而行,當你開始質疑那些old sayings之後,就開始了真正的思考和真正的負責。

提到「負責」是因為,當你照著社會上那些陳腔濫調做而失敗時,大可以把責任推給社會:「是政治不安、是經濟蕭條」。只是,社會就是你、你就是社會,不是嗎?

那麼,「家」是什麼?我問了自己這個問題。

過去那些和生我養我、和我在一起生活的人所得到經驗,我會說:「我們家生日的時候都去吃牛排。」

我想到如果以後自己是一個人過生活,很好玩,我不會再說「我們家是用瓠瓜做水餃的」,我只會說:「我都把剩飯做成蛋包飯又吃了一餐」之類的。

不過請人家來作客的時候還是會問:「要不要到我家坐坐?」你還可把戶口獨立出來,自己當戶長。

「家」很重要嗎?有過幸福日子的人會告訴你,「家」在他們生命中傳承了許多甜蜜的重量;受過家暴或離過婚的人會告訴你,「家」曾經是一種沉重的負荷。

我想說的是,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不論「家是一個避風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和萬事興」、「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或是「貨比三家不吃虧」(離題了XD),你未來的「家」是什麼模樣?甚或是你的未來裡面要不要放進一個「家」?

你的生命、你的生活、你的喜怒哀樂,不要推給別人。

[*]:柏楊小說《異域》以及同名電影所描寫、在國軍撤退來台時,因為種種原因仍留在泰北地區的一群包含軍隊、軍眷以及流民的人。

( 心情隨筆單身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qgmkadh&aid=55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