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25 14:08:44瀏覽852|回應1|推薦10 | |
《忍氣吞聲 息事寧人》是面對兩難時的一種處理方法。 說方法, 是淺言。說態度, 是言深。 說態度, 是因為它代表了價值觀及人生觀。這兩種觀點會因著人生歷練及年齡增長而修正而变化。 國性即人性, 人性即國性。 把土地和勞動產力深度綑綁的農奴制度, 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存在, 這種領主(地主)和農奴的關係, 從今天的社會觀点來看, 著實是典型的剝削行為。可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在無 "法律" 的戰國時代, 農奴的人身生存安全又必須依附武力持有者來取得保護。獲得的同時,償付也發生, 套用經濟學概念: 供需法則。 在供需關係裡, 手上籌碼多者, 恒是主動者, 是贏家。以晶片而言, 美國為維持霸權,無所不用其極打壓老二是必然; 老二忍氣吞聲息事寧人則是必須是必然。兩者間的失衡, 不會永遠存在。 忍辱負重背後的涵意: 報仇雪恥。 老大老二地位互換之後, 新的供需關係又出現, 這就是歷史的循環。至於如何打破這種關係來達成互易或現狀維持, 便是俗稱的歷史事件, 或通俗的說: 有形或無形的戰爭。 俄國尼古拉一世, 把農奴制度發揮到了極緻, 有了本錢, 就想擴張。 和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直接產生軍事衝突, 以 70 萬軍力和擁有先進武力的英法 50 萬联軍在克里米亞狠狠的打了一戰。輸了、跨了, 死了。兒子亞歷山大二世继位, 最終廢除了仍然不抵觸貴族領主利益下的農奴制度; 新的社會變化造成了大量無田地可耕種維生的貧民, 及新資本家的產生 (其中很多就是源自原地主、貴族階層), 羅曼諾夫王朝自此步入現代工業化局面, 這是資本主,義首次出現在俄國歷史。 資本主義的出現, 預告著農奴制度走到了盡頭。 大量無田地可耕種維生的貧民提供了資本家所需低工資生產力所需, 記載顯示了這群人數高達一千萬。在一個人口數千萬的國家, 這類型的人數是如此龐大,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日後帝俄必然會被推翻, 為什麼恩格思共產理論会應時橫空出世。供需失衡裡, 忍氣吞聲息事寧人雖然是必須也是必然, 但是兩者間的失衡, 不會永遠存在, 這也是一個例子。 工業化下的俄帝國, 軍力膨漲, 中國失去大量土地就在這時期發生, 中國是直接的受害者。技不如人的中國, 也只得忍氣吞聲、息事寧人。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鄧小平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方才逐漸兩方易位。 外蒙古的失去, 中國至今仍未收回。 從四國神聖联盟打壓法國, 防止法國崛起,到拉丁語系民族联合抵禦斯拉夫族的擴張, 歷史一再闡明國性即人性, 人性即國性。防止打破平衡、防止一國獨強, 都是相同思維下的產物。今日北約支持也是同属泛斯拉夫族的烏克蘭對敵純種斯拉夫族的俄國, 也属類似思維。 供需關係裡, 手上籌碼多者, 恒是主動者, 是贏家, 被動者恒然只能忍氣吞聲, 這種現象在俄烏戰爭裡, 也將會再次出現。 我們看俄烏戰爭, 若從彼此兩方的角度思考, 很大的機率會淪於各有說法各有理由。若是從供需及《忍氣吞聲 息事寧人》角度思索, 我們約莫就能預知將會發生的及其結局。 海峽兩岸的結局亦如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中國儒家思想下的一種修為, 一種謙謙君子的自我要求。但是這種思維完全不適用於歐洲地區的拉丁人種及泛斯拉夫人及美洲的白人。歷史告訴我們, 在那個種族複雜、各有不同語言的地區, 從來都是比拳頭比武力。拳頭小的恒然被狠打死敲。所以「揖躟而升 下而飲 其争也君子」只會引來嘲笑。真理恒然在大炮射程裡, 一針見血的說出為什麼《忍氣吞聲 息事寧人》。 其實, 國性遠較人性複雜。 婆媳間、兩代教養見解差異間、公司間、夫妻間、兄弟姐妹間, 弱勢的一方恒然只得韜光養晦, 靜待時機。這是處理強弱間的一種方法。 "忍氣吞聲息事寧人" 也可言深。深言是指價值觀及人生觀角度的改變: 尊重歧見, 理解對方。 理解並不等同同意, 二者間無必然關係。尊重歧見是種高尚的人生修為,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利益考量, 正如同我們希望對方能尊重我們的立場; 同理心, 對方亦如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尊重歧見, 理解對方" 也可以是處理強弱間的一種態度。 某種角度, 這種態度和莊老的人生及價值觀也非常的相似: 禍福一線之隔。 最近, 中美兩國領袖有了面對面的溝通。事後双方的通報, 也是如此的態度: 尊重歧異, 在歧異中求競爭:【必須着眼大局,努力妥善管控分歧,维護中美關係總體稳定】 《後記》 朋友覆文: 和其光,同其塵,己所欲,施於人,天下太平。 第一個反應是 Its a wish. wish 不是 expect. 兩者差別在於實現的機率大小。中國國務副總理和美國財長見面後, 官方有這麼說法:【必須着眼大局,努力妥善管控分歧,维護中美關係總體稳定。】當老大肯和老二 "努力妥善管控分歧", 意思是兩方動手起來, 老大已經沒有必贏的把握。老二仍在爭取時間韜光養晦, 双方全然沒有互信基礎。 說到個人, 肯尊重岐見的人不是很多。大機率是不會碰到這類人。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