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冬夜讀出師表
2023/01/15 05:37:18瀏覽818|回應0|推薦6
《冬夜讀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 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 蓋追先帝之殊遇 欲報之於陛下也。』今冬, 積雪盈尺, 窗外一片白, 朗讀著出師表這卷首語。感慨猶如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然後, 浪淘盡千古英雄風流人物, 更與何人說。

英雄人物真難為啊!

"出師表"是諸葛武侯在北伐曹魏時, 寫給後主的。 其中有一句話, 從高中時期印象就很深刻了: 〔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這話簡短却含韻深遠, 有深深的期許, 更多的是担憂。後世人評諸葛武侯一表真名世, 說的就是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以及武侯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無取而代之念頭。

出師表最後說: 「臨表涕泣 不知所云」, 把託孤孤臣的心表達的淋漓盡致,難怪後人如此推崇武侯。

在冬夜朗讀出師表, 是因為讀懂了武侯的心, 室外一地白雪。

我也把原委說給太太聽。

武侯北伐時, 局勢緊張。武侯心焦, 所以一開始就向劉禪說出了:『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武侯知道劉禪的平庸, 也清楚知道唯有志慮忠純之臣方能輔佐劉禪。因此才說 "引喻失義" , 後果就是 "以塞忠諫之路也"。

兵至五丈原, 夜深千帳燈, 一心仍得兩用, 難怪史書說武侯吐血累亡。

台海兵凶戰危。台灣成為美日棋子, 大陸自有其角度, 台灣執政團隊亦有選票考量,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以 "賣台賊" 名, 說異見者, 也是〔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禁言異見, 歷史不勝枚舉。有清文字獄, 國民政府白色恐怖, 中國大陸文革十年, 民進黨之"賣台賊" 俱是例子; 動輒扣帽子, 監禁, 殺人不一而足。南宋楊萬里在《桂源鋪》說:『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禁言不止於〔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止於改朝換代。

改朝換代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 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問題, 它是沛然莫之能禦的。

至於, 平凡老百姓真正關心的利益, 倒無人真關心。歷史是明証。

平凡百姓自是不懂存亡之秋, 也無從牽掛起。

平凡百姓有日常生活, 亦類如劉禪者, 每每面臨抉擇。抉擇有對錯, 如何處置、批評旁人的建議、觀點也將導致了〔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教學會議上, 留美和本土學者的角度, 公司決策者、為人父、為人夫、為岳父, 為人祖父者, 都不能只站在自己角度審事。 每個人都自有利益考量。

用在你我身上的倒是有句話很貼切: 世上無後悔药。

最近看到了一句好話, 來處理〔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我現在不和人爭吵了 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每個人只能在他的認知水準上思考』

所以, 以言廢人, 倒也不需要。了解對方立場, 所以就能寬容、當寬容。

做平凡人也不容易啊!

至於, 非當事人, 則無從說起〔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因為不知道他們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而且當事人角度各異, 敘述就成了羅生門, 所以不語。

案頭置放彌勒佛, 取其大耳有進有出, 大肚乃能容, 咧嘴大笑取其豁達。

【後記】

劉禪係三國唯一得善終君主。武侯過世之後, 蜀漢在他手裡仍達29年之久。後世人評劉禪為扶不起的阿斗, 那是從武侯角度來說; "樂不思蜀" 語出劉禪, 他成功的躲過了曹魏、司馬懿的猜忌, 得享天年。

我係旁觀者, 所以不語。

從漢昭烈帝角度來說, 劉禪是不成器; 從做人家兒子角度來說, 他做到了沒有讓爸爸担心了。

雷震過世後, 他的妻子寫下了這幅輓聯:

「雷震一聲驚 書生報國 常愧寒家無正膳
淚淋雙眼汨 世道難人 可憐孤女未成年」

從來父母難為, 關心疼愛子女。


#####

【出師表 附文】

臣亮言: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爲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議舉寵爲督。愚以爲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pmaple241&aid=17807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