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沒有讓股東套牢過,每一個長期股東都是賺錢的
2010/05/23 12:20:29瀏覽1601|回應0|推薦0

郭董:沒讓長期股東套牢過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2007.08.27 03:08 pm

○六和○七年,鴻海的獲利分別是六六二.七億元、七七六.九億元。到了○八年,獲利大幅衰減為五五一億元。

鴻海 (2317)今日除權息,股價跳空瞬間填息,三高股填權息股即達26%,表現搶眼。由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今年股東會時,曾公開表示,鴻海過去除權息都填權息,對自家鴻海的除權息行情充滿信心,是今日鴻海除權息行情亮麗的主因。

有了郭台銘的信心背書,上周五鴻海除權息前最後一交易日,表現相當搶眼,尾盤拉尾盤,顯示,投資人參與意願強。主要的原因就是,鴻海年年除權息,年年填權息。以今日股價是242元計算,1991年6月18日的價格回推過去只有0.8元,因此,投資報酬率是300倍。由於鴻海年年填權息,長期持有者的報酬率為300倍,激勵投資人對鴻海除權息信心。

郭台銘重視業績更重視投資人的報酬率,郭台銘曾用心以圖表公開表示,若投資人當年買進鴻海股,報酬率為超過160 倍 (約三年),顯示,郭台銘對股價的重視。有一年,鴻海股價天價375元,郭台銘更細算後驕傲的說,即使在投資人375元最高點買進,至今已是賺錢的了,「我沒有讓股東套牢過,每一個長期股東都是賺錢的。」

郭台銘對股東說,「只要買了鴻海股票,就可以安心回家睡覺。」郭台銘慎選客戶、更慎選股東,認為那些操短線的投資人,或是對公司不認同的人,「歡迎他賣股票」,因為,鴻海不需要這樣的股東。 

由於郭台銘在股東會曾表示,鴻海配發股利後,股本雖然將超過600億元,但過去五年鴻海股本不斷膨脹,每股盈餘還是持續成長,使得歷年來除權息後都能順利填權息。

郭台銘有這樣的信心,主要是鴻海本身業績每年至少成長30%,不論鴻海規模多大,每年都能做到30%成長,且大多數是超過30%成長。郭台銘領導的鴻海除靠本身堅強的客戶、產品、CMMs成長,更靠購併與集團的資源運用,擴大成長,生產基地由大陸到歐洲再到印度、越南、俄羅斯等,穩座全球第一大EMS廠。鴻海三年前營收才4200萬元,但今年鴻海營收可突破1.2兆元,合併營收可突破2兆元。以鴻海市值達1.46兆元,而集團市值更達2.7兆,預估年底可達3兆元。

今年上半年鴻海業績尚未結算出,但法人已預估鴻海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約6元,全年獲利上看12-15元,將創下掛牌以來獲利新高。野村證券預測鴻海今年營收成長37%,明年成長26%,今明兩年稀釋後每股盈餘EPS分別為15.2元及20 元。分析師Ellen Tseng指出,鴻海去年在EMS 及ODM市場合計拿下16.8%市占率,預估今年成長至20.5%,明年增至23.5%,坐穩全球第一大EMS廠。

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師呂智穎也重申鴻海「加碼」的投資評等,將目標價從295提高至326元。他該為包括PC 、消費性電子、網通等領域,鴻海都有相關的利多題材帶動,而手機大客戶摩托羅拉逐漸走出營運底部,也對富士康(FIH)有帶動效果,可望使鴻海合併營收大幅成長。

2009/04/27

二○○九年

鴻海去年的業績不如預期,原本大家以為,今年的鴻海股東會,一定是炮火四射;但是,董事長郭台銘拿出最大誠意,身段柔軟地和小股東們溝通,鐵漢柔情融化了小股東的心,也讓今年的股東會,令人意外地歡喜落幕。

從去年七月到今年四月,鴻海市值蒸發了兩千五百億元,這兩千五百億元,換來郭台銘的聲聲抱歉,和一句不退休的承諾。小股東的血汗錢套牢,郭董備感壓力,也許出於歉疚,今年鴻海股東會對小股東特別體貼,只有曾經親臨現場的人,才能感受今年鴻海股東會的不同。

「前倨」及「後恭」的差距,從門口警衛的態度就開始。照例在鴻海土城工業區總部舉行的股東會,天氣和去年同樣是有點溼冷的陰雨天;但是,今年來參加的人,才剛抵達外頭的警衛室,就已經先感受到和去年截然不同的氣氛。

溫柔場景一:體貼小股東

郭董親自指示,要員工為股東奉茶

去年,還沒進到股東會場,就先嗅到一股「肅殺之氣」,要上樓的人,得先把委託書拿得高高的,警衛人員表情嚴肅地檢查每個人的身分證明,要防堵不速之客;可是,今年的會場外頭,多了面帶笑容的工作人員,親切地指示股東報到的方向。

更妙的還在後頭,鴻海股東會名氣之大,還吸引了想刻意曝光的人士前來湊熱鬧,有一位穿著比丘尼服裝的道姑,手持法輪功的牌子;還有拿鴻海作為房地產廣告題材的地產商,也到現場秀出自家廣告文案,趁機做免費宣傳。加上鴻海今年破例開放讓媒體進場,媒體樂得抓緊拍攝機會,只見報到區擠滿電視台的攝影機,熱鬧得不得了。

因為鴻海距離市區非常遙遠,為了準時參加股東會,小股東們總得起個大早,千里迢迢趕赴土城。去年六月,正值初夏,溼氣加上熱氣,讓人悶得難受;沒想到,氣喘吁吁地走進股東會場,現場竟然沒有開空調,氣得股東直罵「虐待人」。但鴻海也有話說,「公司政策規定,室外氣溫未達二十八度,不開冷氣。」就這樣,郭總裁和小股東們,硬是在鴻海會議廳裡「悶」了六個小時。

今年鴻海股東會提早到四月舉行,天氣還不致炎熱,但是股東會現場,冷氣卻開得又涼又舒服,舒服到讓許多股東,就直接在位子上打起盹來!

這些都還不夠讓股東意外,總裁郭台銘今年對小股東們展現的溫柔、體貼和周到,才讓人受寵若驚。

按照慣例,鴻海股東會總會有一、兩位知名股東是發言主力,其中一位,就是職業股東阿土伯。今年,阿土伯又在發言台上要求公司提高股利發放,郭台銘先是專心聆聽,當中不時給予捧場的笑容,誠懇度百分百;隨後,一位白髮蒼蒼的股東起身,準備到會場外頭倒水喝,郭董見狀,立刻對著麥克風說:「工作人員不要站在那邊,股東要喝水,去倒點水。」

沒多久,只見兩、三位年輕的女性鴻海員工,捧著茶盤,上頭放著水杯,穿梭在股東座位間,親切地「奉茶」。

溫柔場景二:立即回應要求

道歉還不夠,直接召開臨時董事會

除了遞茶水、麥克風,鴻海更在股東會結束後,開放員工餐廳邀請股東們用餐;請股東們用餐,但驚喜還沒完,出了大樓,一部專屬接駁車等在那兒,專程載股東們到捷運站。這些貼心的舉動,讓每位鴻海股東都帶著超滿意的笑容離開。

以往,鴻海股東會總因為職業股東占據發言台,導致議程冗長;但今年,重量級的職業股東阿土伯,竟不尋常地遲到二十分鐘,這個天大的好機會,原可讓安排在議程前段的盈餘分配案,在沒有職業股東質詢下,迅速過關。但是郭台銘發現阿土伯還沒到,先主動表示,去年獲利不如預期,然後連續向股東們說了好幾聲抱歉,身段柔軟再柔軟,融化了一堆小股東的心,什麼嚴厲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隨後,阿土伯現身,馬上拿起麥克風,先是大大吹捧郭台銘一番,逗得郭董和全場股東大笑,然後開始「盧」,抬出各種理由要公司加發股利,就這樣你來我往將近半個鐘頭。一位老伯伯接著用讓人心疼的口氣發言,他說,自己在兩百多元進場買了鴻海股票,把養老金都壓進去了。

郭台銘聽到後,隨即起身,召集現場董事會成員盧松青、黃震智,會計師薛明玲,還有財務長黃秋蓮等人,當著全體股東的面,直接在台上開起「臨時董事會」;一分鐘後,明快地宣布,現金股利加發三毛!全場股東拍手叫好,阿土伯手舞足蹈地說,「要是曹興誠聽我的話,身段放軟,萬事才會OK,沒妥協就不『好勢』〈台語〉;郭董跟我們妥協,就很『好勢』啊!」

隨後,阿土伯一邊大喊「謝謝啦!」一邊雀躍地提早離場。而今年的股東會,也在郭董的柔情攻勢下,進行特別順利,每項提案都在五分鐘內快速通過。

會後,各家媒體蜂擁而上,把郭台銘團團包圍;郭台銘不但沒有「快閃」,反而留在現場,溫和地與大家閒聊,幾乎是有問必答。

溫柔場景三:和媒體話家常

開放媒體進場,會後閒聊近半小時

媒體先是問郭董退休問題,郭台銘趕緊說,看到小股東們把身家和退休金壓在鴻海,根本不敢再提退休,「等到股價回來,我再退休」。現在的他,不只一天工作十六小時,就連周末都在出差。媒體又問,那懷孕的嬌妻怎麼辦?郭台銘也笑著回答:「這個,還好。她現在反正也必須待在家裡。」

話題天南地北,講到被套牢的小股東,郭台銘說,如果可以,他願意專門為小股東開說明會,請他們到公司來參觀;講到鴻海發展新能源,郭台銘花了十分鐘解釋,能源產業和能源政策的不同,還有台灣該如何扶植產業、振興內需;最後,郭台銘甚至拍了拍身旁年輕男記者的肩膀,鼓勵年輕人多多「增產報國」,不然台灣哪來的內需市場。

雖然業績不如預期,但也讓人見識到郭台銘勇於承擔的柔軟身段。他感動了滿場的股東和媒體,這場股東會在歡喜聲中收場。不過,當小股東們握著郭董的手,感受郭董的鐵漢柔情之餘,或許也會不禁懷念過去那位霸氣、敢於向小股東挑戰的郭老闆,畢竟他過去的狠勁、霸氣及頭角崢嶸,曾為股東們賺進大把鈔票呢!

照顧小股東權益,

率先修改議事規則

過去,在鴻海的股東會議事規則中,有一條「反表決」的規定:在表決議案時,若股東有異議,不讓議案通過,主席可計算反對者所持有的股數(表決時,持有股數越多者,表決權數越多);若反對者的表決權數未達法定章程,則該議案仍然可以通過,反對無效。

今年,鴻海率先廢除了這項規定,而是改為表決議案時,以出席股東會的股東表決權過半為通過,或經過主席徵詢無異議即可通過。鴻海用實際行動維護小股東權益,由此可見一斑。

年的鴻海股東會,董事長郭台銘是全場發言最久的人,除了安撫被套牢的股東,還具體描繪未來,細心解釋鴻海的競爭力和成長動能,更炮轟對手比亞迪。

郭台銘站上火線,一切都是為了挽回投資人信心。

一年一度的鴻海股東會,於四月十六日舉行,由於受到金融海嘯衝擊,鴻海二○○八年業績不如預期,股價大跌,股利發放甚至創下十五年來最低紀錄。為了安撫被套牢的小股東,董事長郭台銘有備而來,除了用最誠懇的態度向小股東致歉,並花了許多時間說明鴻海的競爭力,希望喚起投資人信心。完整紀錄股東會重點,內容如下:

向小股東致歉

股價跌、股利縮水,總裁信心喊話

鴻海股東會承認事項,案由二:九十七年度盈餘分配案。

各位股東好,首先很謝謝大家今天來參加鴻海的股東會。今年,鴻海的股利發放不如各位股東的預期,股價也讓一些散戶小股東套牢,我在這裡真的感到很抱歉。

我有一次去士林夜市吃臭豆腐,也遇到小股東,他說有買我們公司的股票,被套牢;他的臉,比臭豆腐還臭,我只好趕緊走。

過去一年半,有外國投資人跟我說,只要賣鴻海的股票,都還賣得掉,等經濟情況回來後,鴻海一定是他們想買的股票首選。所以,能不能請大家時間看長一點,我一定會盡全力。

金融風暴下,財務保守應對

現在,我恢復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沒有周末,最多星期天打一場球,而且一邊打球一邊開會。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公司(配給股東的)的股利和現金,就能恢復到一定水準。

去年,十號公報實施,還有金融風暴,我們的財務變得非常保守,作帳開始非常小心。我們的財報裡面,不能說都是雞湯,但濃度都是原汁的,這一點我可以跟各位保證!越遇到財務的各種狀況,公司更要保持得非常穩健,我有把握,歡迎任何股東來查帳。

我們這個行業,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們在海外設廠,有很多還不到邊際規模;廠蓋好後,我們會有非常多新產品、新設計;比如說,購併普立爾進來,有很好的光學設計能力,不是純粹代工,所以我跟各位保證,毛利一定會回來。

現在是過渡時期,但我們投資研發的費用沒有減少。去年,大家都說我們裁員,實際上沒有,只是有三%到五%的淘汰換新,也沒有放無薪假;而且在台灣、美國和日本,反而還增加研發人員。

拿全世界的伺服器來說,前三大品牌IBM、HP和戴爾都是我們做的。我們還在軟體、環保和安全網路監控,很多東西都有做投資,這些在財務報表上看不到,因為我們把它當作費用,而不是當成資產提列。

有些數字我們不願意修飾,事實就是事實。這裡面如果要攤開解釋,為什麼費用增加?不景氣的時候,研發更是不能省,下一波〈景氣〉再起來,誰擁有技術,才是贏家。

我們在做長遠的投資,如果看短期,我們可以美化帳面,甚至投資減少一點,研發費用停止,但我覺得這有一點殺雞取卵。

買股票,大家一定要有信心。有股東叫我回來多做幾件事,現在我回來了,我有信心把股價再拉到一個〈水準〉。我說過,如果以長遠來看,買鴻海的股票不應該會賠錢。〈在股東會後,郭台銘向記者表示,看到股東會現場這麼多的老先生,甚至有高齡八十九歲,都是小散戶。「這些股東買我們的股票,都是一片真誠。」對於小股東被套牢,郭台銘再三說抱歉,「我本來要說,我再做兩年就要退休,唉呀,我這個話現在也不敢講,變成說,等到股價回來,我再退休。」〉

盼股東授權,保留未來增資權利

鴻海股東會承認事項,案由四:擬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參與海外存託憑證。

〈這個部分《我們先取得股東的授權,還沒有決定如何運用,因為我們非常慎重、非常嚴謹。

從公司成立到現在,就上市的時候那一次,跟股東拿了幾億元;而且,我還是最大的股東,當時是四十幾元增的資。真正跟股東拿錢,這是第二次,但是,是要發行可轉換公司債或GDR,跟外國人拿錢?還沒決定。

希望股東們可以先把這個權力給董事會,未來不用召開臨時股東會。這是拿到一個權力,還沒有具體的計畫;比如,台灣修改能源法律,而我們已經有單位一直在研究太陽能,等到市場成熟,馬上就會進去。

類似很多這樣的機會,我們會選最適當的時機,慎重地來做,但一定要股東先來給我授權。

我們有很多研發的計畫,自己應該保留現金來做;保留現金,大家不要以為不發〈現金股利〉,錢就是我的,這些都是股東的。

其實現在銀行的錢非常多,利息也便宜,我們財務部也能拿到很好的利息,我們發行的可轉債有時候甚至是沒利息的,借貸成本永遠比發行新股還要低。今天這個〈討論案〉,是讓我們拿到一個權力,萬一〈以上方法〉都不夠,我們要爭取時間,就可以〈發行新股來增資〉。

我們定一個五%的上限,我會被劉股東〈指劉台安〉說小家子氣,但是我畢竟是「看家」的,也不要讓股本膨脹太多,這樣的話,股本稀釋不多,股價就會慢慢往上走。

至於,要看研發成果,就看專利。我們專利的布局滿長遠的,將來有很大的收入會來自專利授權,這些布局現在都是費用,還沒轉成資產,將來都會回收。研發的費用,都是到我這裡親自來審核,但無法保證研發的東西不會失敗,市場有它的不可預期性,但是鴻海要走向科技的鴻海,研發是絕對少不了的。

說明經營方針

電子優勢加機械基礎,競爭力滿檔

臨時動議,股東請郭台銘說明,鴻海未來五到十年的經營方針,以及對鴻海競爭力的看法。

過去專業法人來買股票,我倒沒有感覺壓力那麼大;今天看到這些老先生,我壓力很大。

最近,我看鴻海股東結構的改變,股東人數從十幾萬人增加到三十幾萬人,多了很多一般性的股東,就是散戶,表示對於我公司和個人相當支持。很多新的股東進來,遭受股價〈下跌〉影響;我只能說,長期來講,我對公司非常有信心,這裡面來自三點。

從設計到配送維修,一條龍服務

第一點,現在代工業不再只是代工,而是進入到「join design and development」。也就是說,過去全世界的品牌公司都有自己的設計,現在不一定自己設計,就像宏碁本身有品牌行銷、有通路,可是他們並沒有設計,都是外包給適當的團隊。

市場行銷和產品推出的速度,變動非常快,如果設計研發不能和製造結合,速度一定慢。所以不能全靠自己的工程師,趨勢是製造往設計走,品牌開始把設計往外丟。

最近很多客人找我們,不是找我們製造,而是從設計、製造、零組件開發到全球配送維修,我們叫一條龍,從頭做到尾。

第二點,全世界的科技產業,台灣是最有競爭力的。

整個電子業分為五大塊:系統單晶片〈SOC〉、軟體、硬體機械解決方案、關鍵零組件和供應鏈管理;除了系統單晶片,其中有四塊領域,鴻海都已經進去。現在全世界的半導體,像英特爾、高通都往台灣來,加上聯發科、台積電,台灣IC產業和下游組裝製造緊密地配合。

尤其是鴻海,我們是從機械業出身,轉到電子業,是機械、電子到光學整合為一的公司。

看看日本,今年電子業大概都賠錢,可是幾個比較堅強的電子公司,像是佳能、日立或SONY,本身機械和光學都非常強。所以將來電子業不能只靠電子本身,還要有機械基礎;有機械基礎的電子公司,遇到逆境,賠的比較少,或不賠錢,順境時則賺的比別人多,鴻海也在走這條路。

我可以告訴各位,我們第一季也賺錢,即使天數這麼少。現在有機光電的整合,加上我們現在進入到軟體,在四個方面都有所排名,我想這種公司並不多。

當然,我不能說,鴻海股價在五十幾元很便宜,但是鴻海淨值達四十幾元,而且都是非常有用的資產;只是說,很多外國法人突然需要錢,要賣股票〈造成股價大跌〉。有些在七十幾元、五十幾元進場的人,現在就賺到;兩百多元進場的,就不敢在五十幾元再接,當然我講這個話,不是鼓勵炒作股票,但問題是,要回到五十幾元的機會不多了,那為什麼兩百多元敢買,五十幾元卻不敢再下去。

股價跌至五十元,

是上天給的機會

我不是叫大家炒股票,只是說,你們真的要向他們請教〈指的是劉台安和阿土伯〉。像阿土伯,我相信他五十幾元買了不少,所以今天〈現金股利〉多三毛,他就走掉了。投資者都很放心我們,如果五十幾元股價進場,賺到股價,還分到股票股利一塊半,現金股利一塊一,放在銀行哪有這麼好。

進入的點很重要,兩百多元時你有種,五十幾元你反而沒有種。我反而五十幾元時回來,跟大家一起堅守崗位,每天在這邊工作。

但我也要抱歉,很多媒體都會把我講的話放大好幾倍,重複地放映。我說景氣不好,我講的是事實;可是,我說景氣會壞三倍,並沒有說鴻海會壞三倍,結果好了,鴻海一路跌停板。其實這是上帝給你創造一個好的機會,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你看,劉台安跟阿土伯,如果沒有賺到錢,今天不會輕易地放過我,就這樣回家去!

我今天本來是準備三罐水在這裡,要這個〈長期抗戰〉,所以我認為他們都有賺到錢。那為什麼他們都有賺到,你們沒有賺到?這當然是信心問題,還有什麼時候危機入市。

我接到很多小股東的信,說我今天的發言一定要非常謹慎,我講的每句話,好像整個台灣的大盤都牽涉到,所以現在我講,台灣的電子業是有世界競爭力的!

第三點,在全球整合製造,我們在這方面是很有實力,如果景氣很快復甦,我想經過一輪洗牌,加上我們研發沒有停止,我們的反應會非常快。

我一定也承諾,在短時間內不再談退休了,因為我看到這麼多買股票的股東,他們的退休金很多在我的肩膀上面,我一定加倍努力工作。

痛批對手比亞迪

證據顯示資料被竊,並暗諷股神巴菲特

臨時動議,股東請郭台銘說明,對鴻海競爭對手比亞迪,及其領導人王傳福的看法。

我一般不對競爭對手的領導做評價,不過他〈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講過一句話,二○二五年要超越豐田,做汽車第一。人有志向是好的,但若把志向說得像氣球一樣大,可能我們要重新檢視。

對於比亞迪「超越豐田」持保留態度

比亞迪這家公司,本身的汽車行業其實並不容易賺錢,像豐田這麼好的公司都虧錢了,今天投資者哪一個敢說豐田在管理上有問題?

汽車業要賺錢,比亞迪就必須要到電子業來〈賺錢〉,所以到我們公司偷竊很多東西,有很多東西我們是有證據的。

有一位員工,在還沒離開鴻海的時候,已經有比亞迪的帳號,把鴻海的資料寄給王傳福本人,讓我們受到非常巨大的損失,超過新台幣數百億元。

因為官司現在還在打,所以我們不能公布太多資料〈此時秀出投影片〉。我們公司員工的e-mail在二○○五年六月十日發送給王傳福的。

各位股東,這封信的收件人為王傳福,寄件人還在我們公司上班。「附件為富士康中國手機一季的營運指標,僅供參考」這個資料就送給王傳福。這個,我們現在當成犯罪證據在告他。

我本來想請教一下巴菲特,豐田汽車的油電混合車,搞了多少年才賺錢?通用汽車公司的電池跟比亞迪的電池相比,如果要你投資,你會投資哪一個?當然,巴菲特選擇比亞迪,我也沒有話講,他有他的政治考量,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我們透過好多法律程序,才扣留這些文件,可是王傳福本身是深圳市人大常委,我們縱使有這些證據,也沒辦法告他。我們後來移到香港,我相信香港法律可以有公平的處理。

回想起來,這麼多年,台商、尤其高科技公司,在中國打官司的,有哪個打贏過?這一點,很多台商都支持、鼓勵我,他們曉得,如果我這場官司沒打贏,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又有什麼意義?中國的總書記說,兩岸和平相處,台商權益一定要保護,可是我們這個官司打了三年,中國本身是地方保護主義,對台商毫無保護可言。

尊重智慧財產權刻不容緩

如果不能有一個公平的環境,簽署ECFA,是把台灣惟一剩下最有世界競爭力的電子業,放在一個受到打擊的地方!

我們被〈比亞迪〉偷了一萬多份資料,挖了我們四百多人,這代表了什麼事情?台灣這一塊正是中國目前最缺的一塊!我也向有關單位報告,在中國雖號稱一兆九千億元的外匯存底,我們公司就賺了一百六十多億元,占了將近○.八七%,台商在大陸外匯存底累積中,占有非常的比重。

鴻海連續六年在中國出口第一名,代表兩岸合作是雙贏。中國有內需,也需要台灣的電子科技工業,這是我們一直在呼籲的。外銷也好、內銷也好,但必須有個透明且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環境,如果沒有這個環境,大家都雙輸。

拚年成長三○%

設計、零組件統吃,更要搶中國效益

臨時動議,股東請教郭台銘,鴻海如何保持每年三○%的營業額成長。

我們的營業額一兆元,一年要增加三成,也就是說一年要增加三千億元的營業額,加上我們賣的產品,售價幾乎每年以一五%到二○%在下降,單價下跌過快,成熟的東西,對我們來說是挑戰。

大環境艱困,成長動力來自3C

當然喊出的口號收不回來,我們今年內部每個事業群定的目標,以○八年為基礎,成長不能低於三成。將來成長的動力,大概還是3C產品,包含無線寬頻、個人電腦、個人數位用品、電子書,還有將來機光電整合的應用產品,像是數位相機或數位相框等。

一台NB,我們可以做的零件已經非常多。我們的LENS〈鏡頭〉、鏡頭模組、機構件等關鍵零組件,各種的film〈膜〉,或是外觀表面塗層〈coding〉,各種天線、元件,集團中有很多關鍵零組件,自製率高,有成品優勢也不會增加庫存。

鴻海要往前吃設計,往中間吃零組件,往後要做環保廢棄物的回收。因為東西是我們做的,我們回收不是拿來當廢料,因為是我們把金鍍上去電路板,我們曉得再怎麼把它拿下來。全世界都在推動環保法令,這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服務。

環保產業也是我們一直在注意的,我們的散熱器、電源管理和省電電腦也是成長的動力。

現在,我們和歐洲最大通路商在中國合資,他們做通路管理,我們可以幫客戶把產品直接送到賣場,希望做到他賣一台、我們做一台,中間就沒有庫存問題。

擁有賣場還有一個優點,從市場銷售的反應,哪些產品暢銷,哪些是對市場定位不清要重新改進,我們可以很快告訴客戶。這是我們可以掌握的重要市場資訊,將來我們的合作是全亞洲,建立起來後,成果會非常快顯現。

臨時動議,股東請教,鴻海的中國遷廠計畫,何時可以發揮實質效益。

從選定土地、動土、落成到遷廠、搬廠,整個時間約三年。兩、三年前,我們就開始遷廠,因為深圳成本太高,加上它是移民式城市,人員不夠安定。我們看到日本很多高科技公司,就在富士山腳底下,甚至三星也把研發中心搬到鄉下;把廠搬到內地,人員穩定性高,建廠的成本也低,還有比較好的財稅優惠。

其實家電下鄉,在前面走的是工廠的下鄉。我們現在在山西、山東、煙台和武漢都有工廠,將來這些地方,除了外銷,也會和當地的銷售慢慢結合,現在開始要跟國內客人做內銷生意。我們在整個華南、華中、華北和華東都有布局,當地所得提高後,再加上賣場,這是一個五到十年的布局。

你剛剛問效益何時發生?我想○九年、一○年效益一定會出現。我更有把握,二○一一年效益會開始步入高峰。製造業永遠需要廠房和土地擴充,擴充完,下一波景氣來,我們就有優勢,TFT產業也是這樣。

研發的費用,的確在去年下半年大幅增加,因為我們認為不景氣的時候,投資研發是對的,所以我想,〈今年的研發費用〉還是會維持○八年的比率。

今年國內製造業龍頭,沒有意外,仍由鴻海蟬聯。二○○八年,鴻海合併營收達新台幣一兆九千五百多億元,相當於中華民國政府一年的國家總預算。並穩坐全球電子製造服務(EMS)產業全球龍頭大位。

走過動盪的○八年,在景氣低迷下締造近兩兆規模實屬不易,但去年營收成長率為一四.六%的鴻海,離郭台銘當年喊出每年要成長三○%的豪語,還不到一半。

究竟,鴻海未來能不能繼續成長?而原本已經做好退休準備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又將如何再起風雲?

首先,就是重新親自站上第一線救急。「看到不景氣,我就全身充滿鬥志,」三月二十九日,郭台銘第一次親自赴台大校園和準備招募的新鮮人對話時,以興奮的口吻說。

原因,不外乎是對股東的承諾。

「今天看到八、 九十歲的老先生坐在這裡實在很不忍,因為你們都是拿退休金去買(鴻海股票),」四月十六日,郭台銘在提早兩個月召開的股東會上承諾,「短時間不談退休了,若是股價沒有回來,我就不退休。因為我看到這麼多股東他們的退休金在我肩膀上面。」

他要讓全台灣三十七萬名鴻海股東都聽到,郭台銘回來了!

對鴻海而言,這是好消息,尤其是鴻海剛剛錯過兩個大機會。

錯過山寨機與小筆電兩大機會

去年底開始,投資和產業界就紛紛傳出鴻海營運出問題。一位鴻海高階主管就坦承,那是因為鴻海在山寨手機,以及小筆電兩大風潮中缺席。

山寨機缺席的影響最明顯。在聯想、中興、華為,甚至鴻海宿敵比亞迪,都紛紛下場搶單的時候,鴻海集團做手機組裝的富士康,卻說要照顧手中的全球一級客戶們,而數度拒絕自動送上門的一張張小訂單,一位在深圳從事電子業的台商指出。

事實上,郭台銘早就注意到山寨機的商機。鴻海集團內一位協理級幹部透露,兩年前郭台銘就指示手機部門主管,在深圳龍華廠區外成立一家新公司,專門接山寨機訂單。結果,公司成立了,卻因郭董當時老不在家,命令沒能執行。

這件事讓郭台銘大發雷霆,這位鴻海主管透露。卻也正好說明:少了郭台銘,鴻海的「執行力」能否貫徹,是個大問題。

今年,鴻海對山寨機態度逆轉。天宇朗通等山寨機業者,突然感受到鴻海接單的熱誠,郭台銘也在股東會後被媒體包圍時,心情大好地丟出一句:「山寨機將會轉正。」

鴻海也強調山寨精神

事實上,郭台銘今年回鴻海掌舵後,就經常以山寨機為鑑督促同仁。「郭董最近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山寨精神,」一位鴻海內負責筆電業務的副總說。

這下子搞得日前各單位主管全都勤做山寨機的功課,不是走訪上下游相關業者,就是勤跑買賣山寨機聞名的深圳華強北商圈,和來自大陸各地農村、三級城市的山寨機中盤商,也就是所謂的一人「皮包公司」打交道,想了解山寨機經營模式。

鴻海永營專案執行長兼人資長李吉仁觀察,郭台銘所強調的山寨精神,其實就是「小老闆精神」。

李吉仁解釋,就是善用非正常的方式,讓大公司裡的小單位運作時,還能夠非常靈活。其次,就是擁有和公司共享果實的思維,因此才會特別拚命工作。

去年八月從台大借調到鴻海的李吉仁,現在是郭台銘開會時必定出現的角色。除了在永營專案中,為鴻海建立一套尋找接班人的機制,李吉仁還有一大任務,就是開會時默默地坐在郭台銘身旁,觀察、整理郭台銘的領導邏輯和風格。

雖然到鴻海不到一年,但教授的敏銳,讓李吉仁很快發覺鴻海競爭力的來源,是鴻海的DNA。他說,這正是未來鴻海要在生醫、環保節能,和軟體等領域發光發熱的基礎力。

四月中,股東會前一週,李吉仁在一向低調、神秘的鴻海土城總部接受《天下雜誌》獨家專訪。據他觀察,鴻海的DNA有個方程式,就是A+B+C+D+E=F。而F,李吉仁頗為得意自己的發現說,就是Foxconn,意即富士康。(詳見一○四頁〈李吉仁獨家傳授鴻海DNA〉)

在中國挖深根

除了建立鴻海帝國不可或缺的DNA外,郭台銘這回重掌兵符,最努力著墨的,是他過去幾年最苦心經營的中國遷廠大佈局,以及研發績效的展現。

放眼台商,乃至於全球的製造企業,郭台銘是在中國版圖佈局最深刻的企業家。

例如股東會召開前一週,郭台銘才從他口中的「老家」山西省回來。仔細觀察郭台銘對山西的投注力,可以嗅到鴻海對整個中國遷廠佈局的用心。

郭台銘是到山西參加國際鎂協舉辦的二○○九年太原國際鎂業大會開幕式。據當地媒體報導,受邀演講的郭台銘,演講內容從汽車輕量化,一直到鎂金屬的應用等,顯示郭台銘對鎂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和發展期待。

包括太原、晉城,山西省是鴻海在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兩個大規模製造基地的省分。鴻海股東會上,一位外資法人就向郭台銘提問:「鴻海的中國遷廠計劃,何時可以發揮實質效益?」

郭台銘毫不隱瞞地回答,約三年前,他開始在中國推動遷廠計劃,而從選定土地、動土、落成,到遷廠、搬廠,約需三年時間,因此,「我想○九年、一○年效益一定會出來,」他還補充,「二○一一年效益會開始步入高峰。」他說,製造業永遠都需要廠房和土地擴充,「下一波景氣來,我們就有優勢。」

當然,郭台銘也不忘提及,除了外銷,他所佈局的這些地方,將來會和當地銷售結合。「現在開始要和國內(大陸)客人做內銷生意。」

光看去年的投資金額,就可以了解郭台銘在遷廠計劃的氣魄與寄望。去年鴻海財報上,「機器設備及土地廠房」等固定資產增加的數字為七百多億元,相當於目前鴻海一個資本額(七四一億元)。

相較往年大幅增加的,還有研發費用。根據鴻海財報,去年投入的研發費用高達二三六.六億元,與前一年的一五三.四億元相較,足足多了五四%(八三.二億元)。

而且,特別是去年鴻海的獲利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e0930&aid=405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