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
2010/05/13 13:04:06瀏覽285|回應0|推薦1

“農村'留守兒童'中,有84.6%的孩子由爺爺奶奶等隔代親人照看,15.4%由親戚代管,有少數甚至是獨自一人生活。”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汪曉村舉著一份調查報告,這樣問新華社記者,“現在,社會各界對農民工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了,可是,又有多少人關注他們因為外出打工而不得不留在農村的親生骨肉?”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們,圍繞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經濟、戶籍與教育體制 讓農村孩子進城難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並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據了解,2008年中國進城的農民工1.5億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規模已達5800萬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呈較大規模的上升趨勢。

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規律和趨勢。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學軍中學校長任繼長說,《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出台後,對提高農民工待遇、保障農民工權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農民工經濟能力的限制和現行的一些社會管理制度,如戶籍管理、教育銜接等的不配套,目前相當數量的農民工無法把孩子帶在身邊。 

“儘管許多城市建了不少民工子弟學校,專門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就讀問題,但相比大量隨父母來到城市的農村孩子而言,民工子弟學校的數量還遠遠不夠。杭州、寧波等浙江絕大多數城市的中小學,已對農民工子女開放,但這些學校首先要確保本學區的城市居民子女的入學,往往到了最後,學校已無力接納農民工子女。”寧波奉化市蕭王廟鎮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代表來自基層農村,他為農村的父老鄉親打抱不平:“農民工賺的錢本來就不多,為了孩子能在城市裡有書讀,不得不以走讀生的身份,另外交納擇校費換得'一席之地'。沒有錢的,只好讓孩子繼續留在農村老家。”

“教育的省際不銜接,也是導致許多孩子不得不當'留守兒童'。”任繼長發現,絕大多數的農村兒童最多讀到初中畢業,之後只回到老家:“現在各省的教材都不一樣,高考也由各省命題。不少農村孩子來自鄰省,為了孩子未來能順利地在戶籍地考上大學,許多家長不得不忍痛把孩子送回農村。”

“留守兒童”現狀不容樂觀

在浙江工業大學工作的汪曉村代表此次前來,帶來了一份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是由他所在學校的學生在一次社會調查後形成的。它以翔實的調查數據揭示了目前我國數千萬農村“留守兒童”不容樂觀的現狀。 

調查顯示,有69.8%的監護人表示“很少與孩子談心”,只有11.3%的留守兒童表示“有煩惱的時候和照顧我的人說說”。在教育態度方面,有70.8%的隔代親人及73.1%的親戚表示“只照顧生活,別的很少管”。 “這說明'留守兒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圍,委託監護人難以盡到對孩子的全面教育責任。”

同時,由於不少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小學缺乏寄宿條件或條件相當艱苦,使學齡“留守兒童”分散寄養多於集中寄宿,管護形成空檔,不少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成績呈現較大差距。 “我在浙江的一個鄰省調研,發現一些農村學校的校舍仍然破舊,一個學校,甚至27個平方的房間裡,同時住著20個學生!”任繼長當時問學校的校長,如果發生火災怎麼辦? “校長當時對我說,那他只好認命了,能逃出幾個就逃出幾個。”那位校長無奈的表情任繼長代表至今仍歷歷在目。

與此同時,父母不在身邊,一些“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愛,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裡找到感情支撐,也容易出現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機。汪曉村代表說,他持有的這份調查表明,不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較為嚴重,有的任性、冷漠、自卑閉鎖,有的內向、孤獨、柔弱無助,有的甚至對父母充滿怨恨、逆反心理嚴重,還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監護而變得膽小,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另外,“留守兒童”也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傷害。 “2004年公安部有個調查,顯示了兩個'大多數',即全國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數在農村,其中大多數又是'留守兒童'。”汪曉村對此憂心忡忡。

代表呼籲:社會各界都來關心“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存在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個不容忽視的新問題。各級政府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措施予以逐步解決。”為此,汪曉村專門起草了一個關於進一步關心農村“留守兒童”的議案。

他認為,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核心問題是農民工的經濟支付能力和基本生活條件問題。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要製定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提高進城務工農民的待遇。使農民工逐步具備帶上子女進城的能力,以從根本上解決父母和子女分離的問題。 

其次是要加快社會管理制度,尤其是戶籍制度改革的步伐。 “改革戶籍制度的核心並不在於完全取消戶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與戶籍相聯繫的城鄉隔離的各種制度,從而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汪曉村說。

任繼長則呼籲加強對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政策研究。他說,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我國義務教育實行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的原則,適齡兒童少年只有在其戶籍所在地才能享受國家所規定的義務教育。因此,目前還有多數城市規定,外出務工者如果帶孩子進城就讀,要繳納一定的借讀費和學雜費,許多無力負擔的農民工只好把孩子送回農村。面對“留守兒童”這一新的實際問題,國家應該研究和製定更有利於《義務教育法》全面實施的政策,實行義務教育經費的有效轉移,取消城市的借讀費和其他相關費用。 

基層代表傅企平則呼籲各界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實施的監督力度。他說,修訂後的法律將在2007年6月1日實施。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加強監督,保障“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

其他代表則呼籲,要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教育條件,增加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創造良好的寄宿條件,建立和完善對寄宿學習的“留守兒童”的管理機制,加強師資力量,提高管理、教育水平。 “我們倡導以工帶農,以城促鄉。過去我們對農村教育的欠賬太多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家財政投向農村教育再多也不為過。”任繼長大聲疾呼。

2007年6月14日湖北省黃梅縣公安部門偵破一起特殊的殺人案:父母外出打工的12歲留守女孩小雙與奶奶發生爭執,被奶奶用毛巾活活勒死,並沉屍水塘。

這是繼浠水縣一名13歲留守女孩自殺身亡,隨州、京山、大悟等縣市多名留守幼女被強姦等悲劇之後,湖北省發生的又一幕以留守兒童為主角的人間慘劇。接連發生的悲劇引起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生存狀態的關注和憂慮。

奶奶勒死孫女並沉屍 

6月9日傍晚,黃梅縣濯港鎮濯港村的幾個農民發現村小學附近的水塘里浮著一個鼓鼓的蛇皮袋。他們撈起來打開一看,裡面竟是一具屍體。經警方查驗認定:死者為12歲左右的女孩,屬他殺,沉屍多日。

幼女被害沉屍,案情非同一般。黃岡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湖北省公安廳重案處相繼派人趕往現場,指導案件偵查。黃梅縣公安局連夜調集20多名偵查精兵組成專案小組。

10日上午,偵查人員查到村民陳記全的孫女失踪多日,便將陳記全和妻子王細枝找來詢問。他們說孫女6月3日放學後不知去向,並聲稱連續幾天來都在到處尋找,但未找到。通過衣物指認,確定死者就是他們的孫女小雙。

小雙到底被誰所害?經過多方偵查,嫌疑集中到被害人的爺爺奶奶身上。 13日,陳記全夫婦被警方依法傳訊。 14日,夫婦倆交代了勒殺孫女並沉屍的犯罪事實。

“六一”兒童節早晨,小雙上學時發現紅領巾不見了,於是劃了根火柴在屋子角落裡尋找,不小心把鋪地的塑料布燒著了,小雙匆匆弄滅火後上學去了。沒想到餘燼復燃,把房裡的東西全燒了。奶奶非常生氣,為此幾次打罵孫女,發生爭吵。 2日晚,奶奶再次責罵追打孫女時遭到頂撞,被激怒的奶奶撿起一條毛巾纏住孫女脖子,一頭用牙緊緊咬住,一頭用手使勁一拉,將小孫女勒死。見孫女癱倒在地,慌了神的奶奶連忙到隔壁叫醒為小兒子看家的爺爺,問怎麼辦?兩人商量來商量去,決定沉屍水塘了事。他們把孫女的屍體裝進蛇皮袋,丟進離家200多米的水塘。

顧了賺錢誤了孩子 

小雙的家掩映在105國道旁的樹林中,兩層的小洋樓外牆整齊地貼著磁磚。透過深色的鋁合金窗戶,隱約可見室內懸掛的窗簾。顯然,這是一個較為富裕的農村家庭,但這個家庭的生活卻與這幢漂亮洋樓形成巨大反差。

小雙1歲多的時候,父親陳峰就外出打工。如今在福建為一個老闆開車,每年有3萬多元的穩定收入。兩年前妻子胡玉萍也跟隨他去了福建。父母走後,小雙和弟弟與叔叔的兒子一起都由爺爺奶奶照顧。濯港村小學校長蔡銀鵬說,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後的兩年多來,小雙的變化很大,經常曠課逃學,還小偷小摸,同學們都不願跟她玩,她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孤僻。

曾在部隊服役的陳峰有些見識,在與記者交談中,並沒有流露出對父母的怨恨之意。他認為是他們夫妻倆外出打工賺錢,誤了對孩子的教育,才導致悲劇的發生。他說,父母已年近70,種5畝多地,還要照顧3個孫子。老人的知識和精力有限,對孩子只能管個溫飽。他們每天從早忙到晚,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同孩子進行感情上的交流。孩子的作業老人又不懂,沒有辦法檢查和輔導。

陳峰和妻子胡玉萍還告訴記者:“我們在家時,孩子害怕父母,會老老實實做作業。我們不在家,兩個老人管不了,孩子變得天不怕地不怕。10歲的兒子一天10元零花錢還不夠,硬逼爺爺奶奶多給,不給就把頭往牆上撞;女兒經常偷家裡的錢去縣城玩,有時一玩幾天不回家過夜,不回校上課。我們一年除學費外還給兩個孩子3000多元零用錢。以前給現金,不管藏在家裡什麼地方,女兒都能翻箱倒櫃找出來,偷出去亂花。後來我們只好辦了張銀行卡交給老人管。”

福建路途遙遠,陳峰夫妻倆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去年春節回家時,父母告訴陳峰,兩個孩子太頑皮,不能再幫他帶了。陳峰還惦記著外面那筆穩定收入,多次給老人做工作,但兩個老人始終不鬆口。無奈的陳峰請姐姐回娘家來給父母做工作,老人才答應再幫他照顧一兩年。可陳峰萬萬沒想到,這一託付竟帶來奶奶勒死孫女的慘劇。女兒死了,老父母一個涉嫌故意殺人、一個涉嫌包庇被逮捕。 

誰來關愛這一特殊群體 

黃梅縣濯港鎮委書記蔣高平說,留守兒童是近十年來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轉移所產生的一個特殊群體。對這一群體的管教,學校、家庭、社會三方一個都不能少。當前留守兒童身上出現的一些問題,正是由於學校管理不力、家庭監護缺位、社會引導偏差所導致的。 

濯港鎮人口8.3萬,人均耕地僅8分。由於人多地少,全縣3.3萬勞動力中一半以上外出打工。這些人的孩子大多數未成年,留在家裡由人代管。蔣高平說,隔代監護或代理監護容易出現溺愛放縱、冷漠放任、簡單粗暴等問題。一些老人對孫兒過於溺愛放縱,要什麼給什麼,犯了錯也不忍心嚴加管教;一些代管的親戚朋友,缺乏責任感,對孩子冷漠、放任;還有一些管教方式簡單粗暴,打罵甚至虐待孩子。而10多歲的孩子正處於生理、心理變化較大的階段,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督導,極易出現心理和行為偏差。

另據黃梅縣教育局紀委書記帥亞成介紹,由於黃梅縣教師數量不足、水平不高,學校對留守學生的管理也力不從心。村辦小學基本上是一個老師包一個班,應付日常教學都緊張,很難有時間家訪了解情況。現在全縣每年補充教師100多人,退休減員200多人,教師數量仍繼續下降。目前黃梅縣農村小學仍以民辦和代課教師為主。這些教師普遍年齡偏大,素質偏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意識不強,能力有限,效果不好。

面對農村新形勢下出現的這一新矛盾,到底誰來關愛,又如何關愛這些留守兒童呢? 

一些基層幹部建議,一是家庭要注重幼兒教育,從小孩出世到入學前的這個關鍵時期,父母尤其是母親不應該離開孩子。靠幼兒園管教還不太現實,目前農村幼兒園多為民辦,條件差且數量少。二是黨委政府應重視對農村兒童監護人的素質教育,特別是老年監護人,一些部門應探索採取適當形式,對他們進行培訓。三是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要想方設法使學校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四是學校、家庭、社會要加強溝通,共同努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e0930&aid=402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