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7/15 12:55:50瀏覽764|回應4|推薦31 | |
在誠品書店看到最前面的新書攤上擺著這本 “人生4千個禮拜 ”, 讓我想起優迪園的老朋友大海。十年前有段時間,我們一群格友以文會友,每次有人PO文,其它人熱烈回應,有時幽默風趣,互相調侃,有時彼此打氣,互相鼓勵,在一篇一篇的文章中融入對方生命裏的喜怒哀樂。 那時大海儼然是大夥圍繞的中心,每篇小説散文都會引來一陣漣漪,尤其是連載的 “股神” ,每一出文就會引起討論,我還把他的小説寫成連載劇本。 在文章和私下聊天中,大海常提到 “人生只剩下2000多個星期” 的論調,從那時候起,我深受這個論調的影響,時時提醒自己,人生只剩這麽多個星期,每一個星期都很重要,沒有時間為無謂的事情煩心生氣,浪費我寶貴的日子。 一面想著 ”我大概知道作者在講什麽,應該就是要讀者愛惜光陰,善用時間吧!“,一面把這本書拿到櫃檯付賬。轉眼,距離大海說這些話的時間,已經500多個禮拜過去,買下這本書的心情,好像更多的原因是爲了紀念過去那段逝去的歲月。 回到芝加哥,用一天的時間看完全書,裏面有我以前沒有想到的真知卓見,讓我眼睛一亮,獲益匪淺。 本書作者奧利佛.柏克曼 ( Oliver Burkeman ) 住在紐約,文章散見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心理學” 和 “新哲人”, 長期撰寫心理學專欄,也是 “衛報” 獲獎特稿作家。 作者在本書前言中提問 “假設你活到80歲,請用你的直覺,猜猜大概有幾個禮拜可以活 ?答案是如書名,大約四千個禮拜,而且,這也只是假設.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是許多書籍和電影都反覆圍繞的主題,但意識到時間有限,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幫助 ? 作者認為 ”意識到時間有限,不是讓我們因此更焦慮,希望擋在眼前的問題趕快被清除,才能好好享受接下來的人生;或是害怕選擇錯誤的道路,以至於浪費寶貴的時間,用迂迴的方式到達終點,而是意謂著 : 時間都是借來的,不論少或多。我們能夠活著、能夠選擇要做什麼,就是個奇蹟。就是因爲時間有限,所以要學會認可現在的自己並放棄用加快速度掌控生活“ , 全書分成兩部 ,第一部 “選擇去選擇”, 分成6章 :接受人生有限,效率陷阱,面對有限性,使出更好的拖字訣,西瓜問題,及敵人就在本能寺。第二部 ”人力所不能及 “,分成8章:我們不曾真正擁有時間,你在這裏,重新找回休息,不耐煩引發的連鎖反應,搭上巴士就別輕易下車,數位游牧者的寂寞,滄海一粟療法及人類病。 本書好幾處的論點顛覆我以前的一些觀念。 我一向認爲因爲時間有限,所以我不能浪費片刻,每一個星期都要有意義,要利用我在世界的日子體驗不同的事物。作者則認爲 ”你需要抗拒體驗更多事物的渴望,因爲那只會讓你感到有太多活動還沒體驗過,一旦你瞭解錯過世上大多數體驗是必然的結果,那麽沒體驗將不再是個問題,你就可以全心享受你有時間體驗的滄海一粟,更能在每一刻自由選擇做你想做的事情“。 我常會爲必須做出某些選擇而心煩意亂,因爲縂想要做得萬無一失,滴水不漏,怕錯過更好的。作者稱這種想法為 ”錯失恐懼症“, 他認爲 “你整個人生都是借來的時間,你的選擇不可能真正具有任何意義,因此應該欣然接受你放棄的那部分,因爲你本沒有權利要求活著,如今卻得以活著做選擇,這已經很幸運了”。 在第四章中,作者認爲 ”不願將就“ 這個時下流行的觀點是錯的,他建議大家 “要將就”,”要定下來“,他説 ”我們爲了不斷自己的後路,一直活在幻想裏,倘佯于那個不受限的未來,當我們斬斷擁有無限可能的幻想時,才會得到 ”錯過的喜悅“,當你再也無法回頭時,焦慮會消失,會體會到當初的選擇有了意義” 。作者認爲很多人拒絕將就,花上十幾年的功夫苦苦尋求,希望找到完美的對象,其實這也是一種將就,因爲你耗費有限的十幾年處於另一種不是那麽理想的情境。 在第五章中,作者認爲今天的網路是將我們的人生當韭菜割的機器,因爲網絡讓我們身不由己地屈服于它,網絡説服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他要我們注意的地方,注意力就是生活,在人生的終點回首,每一刻抓住你注意力的東西,就是你活過的人生,我們需要決定自己的注意力要放在何處,而不是被網路媒體牽著鼻子走,才不會浪費時間糊塗過日。 全書中,我覺得最切合我目前心境的是第13章的 “滄海一粟療法”。這些日子,常常會想到我退休前對自己的期望 :希望花很多時間寫作,有一天能寫出膾炙人口的小説。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覺得這個期待越來越渺茫,而且,看到網路上這麽多 “作家”, 我懷疑就算我寫出一本小説,又能代表什麽?別人可能根本不會看或者看過就算了。然而,如果這個目標沒有意義,那麽我跟一般人有什麽兩樣? 這種 ”自己就這樣庸碌一生“ 的想法讓我感到迷茫。 作者提出 “滄海一粟療法”, 他説 “當你想到自己的人生在現在與未來的浩瀚宇宙裏只是一個非常小的不足微道的一點,會感到如釋重負,不再背負不切實際的自我期許,從前那些都不算有意義的利用時間方式,可以重新考慮,説不定你已經在做的許多事比你想像中更有意義。 這本書雖屬於 ”時間管理“ 類的書籍,但我覺得地他著重的與其説是 ”如何管理時間“, 不如説是 ”如何不讓時間管理你”. 作者的結論是 “珍惜人生數千個禮拜” 的方式,並不是下定決心作了不起的事,而是正好相反,你要拒絕把這數千個禮拜和抽象,要求過高的傑出標準綁在一起,要不然這數千個禮拜永遠只會顯得微不足道。脚踏實地才是正途,從能夠驚天地動鬼神的幻想,回到具體,有限且美好的現實生活體驗。 這不是一本宗教的書,所以沒有提到上帝造人和人生的目的,但書中很多觀念和聖經有異曲同工之妙,譬如馬太福音20章40借所言 ”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也就是說人生不必好高騖遠,在小小的事情上盡心,就是最大大的成就了。又如詩篇8章3-4節所説 “ 我觀 看 你 指 頭 所 造 的 天 , 並 你 所 陳 設 的 月 亮 星 宿 ,便 說 : 人 算 甚 麼 , 你 竟 顧 念 他 ? 世 人 算 甚 麼 , 你 竟 眷 顧 他 ?”,也就是說,和造物主及宇宙相比,人的渺小是毋庸置疑的。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