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15 19:46:31瀏覽8181|回應0|推薦1 | |
胰臟的囊腺瘤 cystic adenoma of pancreas 最近一位好友在做例行健康檢查時被發現,胰臟長了一個囊狀腫瘤;經進一步檢查認為是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adenoma 或 mucinous cystadenoma),在專科醫師的建議下,正準備接受手術切除治療。由於個人所學腸胃道疾病記得的比忘記的少多了,在讀讀書後,簡介一下已經不大記得的胰臟囊腺瘤。 胰臟最容易出現的囊狀病變,絕大多數是發炎性假囊(inflammatory pseudocyst);顧名思義就是胰臟炎所造成的假性囊腫,其並不是真的腫瘤。真正的胰臟囊狀腫瘤只佔不到一成,較常見的有三種:漿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黏液性囊腺瘤、及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目前臨床上分辨胰臟囊狀腫瘤的最佳方式為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pahy;Allan M. Cormack及Godfrey N. Hounsfield所發明,並獲1979年諾貝爾獎)及核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aul C. Lauterbur及Sir Peter所發明,並獲2003年諾貝爾獎),若是仍有疑慮時,則還可施予內視鏡超音波細針抽吸檢查(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e-needle aspiration)及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等。 漿液性囊腺瘤的特點是在胰臟出現有小又多的囊腫,稱之為蜂窩狀小囊腫(honeycomb-like microcysts),目前發現其與馮希伯-林島氏症(von Hippel-Lindau disease)的基因病變有關。黏液性囊腺瘤一般為單個或是數個囊腫,併有少許內部隔腔,外圍常有特殊的蛋殼狀鈣化現象(eggshell calcification)。黏液性囊腺瘤內可發現一高強度的間葉類卵巢基質(mesenchymal ovarian-like stroma),且不會與胰臟的胰管相通。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與胰管相通,因此常造成局部的胰管擴張及壁結節(mural nodules)。 漿液性囊腺瘤一般幾乎不會有惡性變化,而黏液性囊腺瘤與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則在組織學上相當類似,都可以發生一定程度的細胞惡性病變,甚至有些根本就是腺癌。目前醫界對於胰臟囊腺瘤的治療,並沒有標準程序。一般除了確定是漿液性囊腺瘤且沒有症狀的患者,凡是已有症狀且易於切除的胰臟囊腺瘤,大都建議手術切除治療;手術的進行方式包括傳統的剖腹探查(exploration laparotomy)、腹腔鏡微創手術(laparoscopic microsurgery)、及最新的達文西機器臂手術系統(da Vinci surgical system)輔助之腹腔鏡微創手術。 胰臟囊狀腫瘤的示意圖,可參考下列網址: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