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惡病質 (Cachexia)
2018/04/18 17:12:01瀏覽5021|回應0|推薦6

癌症患者在後期,常常發生骨瘦如豺的現象,不只體力不濟,還有厭食,即使勉強給予高單位營養食物,大多無法改善,故稱之為惡病質。目前已知惡病質的嚴重程度,與疾病死亡率呈現正相關,因此如何改善惡病質,是目前醫學界的當務之急。

惡病質可稱為厭食性惡病質症候群(anorexia-cachexia syndrome)或消耗症候群(wasting syndrome),一般指的是在發病後一年內,因身體的肌肉與脂肪組織流失,使體重喪失達5%以上(去除水份滯留後),同時併有肌力降低、疲倦、厭食、淨體重(除脂肪重量)指數降低、及生化值異常(CRP>5ng/dl、IL-6>4pg/ml、Hb<12g/dl、albumin<3.2g/dl)等病症。惡病質可發生在癌症及各類慢性病患者身上;包括風濕性關節炎、愛滋病(後天免疫症候群)、鬱血性心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多發性硬化症、囊狀纖維化、先天性糖尿病、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乳糜瀉(麥麩不耐症)、克隆氏症、肢痛症(水銀中毒)、感染、、、等慢性疾病。

惡病質的體重減輕(BMI<20kg/m2),主要先發生脂肪組織減少,接著發生肌肉組織的減少。惡病質在癌症病患的發生率為50%,到癌症末期時更高達80%以上,因此又特別稱之為癌症惡病質(cancer-associated cachexia)。癌症惡病質的特徵為在癌症發病6個月以內,體重即可減輕達5%以上,到末期時,患者體重更可減少達30%以上,其中脂肪組織喪失達85%,肌肉組織喪失達75%之多,因此癌症末期患者大都全身乏力又貧血,只能虛弱的臥病在床。

惡病質的發生原因不單單是厭食及活動減少,還併有其他許多病理因素,例如發炎性細胞素、蛋白質及脂肪分解因子、及飢餓相關激素等的分泌異常,引發全身性的代謝與內分泌失調,最終造成體重下降。

惡病質的治療,至今仍莫衷一是,且效果不佳,可以嚐試的方法包括:

1.食用支鏈型胺基酸(白氨酸、異白氨酸和纈氨酸等),以促進肌肉細胞生長

2.食用 β-羥基-β-甲基丁酸(HMB),以降低肌肉分解

3.食用高濃度黃體製劑(progestins),以促進食慾,增加體重

4.食用麩胺酸鈉(味精),以增加食慾

5.食用高蛋白飲食

6.每日適度的肌肉運動

7.精神治療

其他體重減輕,身體衰弱的情況還有:

1. 老年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這是一種正常老年現象,主要導因於肌少症(sacropenia),所造成的身體相對衰弱(frailty)。老年肌少症的發生原因,是因為正常人在年滿30歲以後,每年會持續流失約1%的肌肉組織,因此老年後的肌肉組織減少,體重下降。

2. 營養不良(malnutrition):

惡性營養不良(kwashiorkor):較常發生在孩童,因蛋白質的攝取量不足,所造成的身體水腫、腹部脹大、生長遲滯等現象。

消瘦症(marasmus):較常發生在幼童,因熱量及蛋白質食物攝取量皆不足,所導致的體重減低、脫水、腹瀉、及胃容量萎縮等現象。

消瘦性惡性營養不良(marasmic kwashiorkor):同時具有消瘦症及惡性營養不良的症狀。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nwu&aid=11156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