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2 06:14:14瀏覽545|回應0|推薦33 | |
“穿透”…是一個頗具立體的名詞;我以為,那樣的“透”有更多模糊的定義。
如果那是一般普遍的感受,囊括私密於殆盡而無以保留,當然連帶啟動“防禦”心態的反撲,只為保有安全警界的疆域。
只是…形於色的表達,本就有自然與掩飾需要的權宜為難。(如果宗旨在於…生存圓滑或者冀望融合的選擇考量)那麼…刻意而來的,總是顯的自擾餘贅。(很想斷語你的多慮,只恐怕那是一種必然過程)
你對我的高估是有些誤差。
我無法也不願去“穿透”別人。……以一個觀察“點”所描繪的“線”,能具體呈現一個“面”的作業,那是屬於命相詭玄的術說。
我以為…沒有人有完全的纖弱,任由揣測的宰剖。(這從我誠實去睥睨那些星座學、命理去框設每個屬性的“判定”,只為了捍衛人的性格多變)
也許,那些所謂的“深刻真實”,只是出自歷練下的代價陳述;你,只是“恰巧”雷同相彷,在沿途隨即入座,也會試著起身離開。
別怕被“穿透”,如果那有助於從他方取經;適當的被了解,足以衍生支柱的力量。
剛提及“生存圓滑”與“冀望融合”所產生兩端可能衝擊而對立的選擇考量,花點時間做些討論。
“圓滑”其實是個尷尬的詞句。好比生存在一個團體,為了保有一個位置(或者消弭可能的傷害樹敵)極有可能要“變相”重組自己。(而其中一個具體呈現,可能是偽裝…或者善意掩飾)這種生存的高級技藝,當然會以“被穿透”為忌諱。(這帶點功利考量的無奈,是時下汲汲營營的悲哀)
而仰角可能75度的差異,來到潛意識的“冀望融合”。撇開與別人的過招疑慮,會有更多時間學習與自己相處(或者找到那可以對待如己的朋友),這個時候的“穿透”,原本就有斟酌性的必要。…當所有的融合,以了解為基礎去尋找的頻率,漸進式且劑量化的相對,才足以衍生彼此互重與互信。(當然…所有的投入、友誼進化的過程,該有實質的審慎範疇,才能減低憾然落差於努力機率)
呵呵!不知道你懂我的話嗎?!(我允許…你真的懂了之時,晉身我們的行列)
最後想說…“逃避現實”可以有其必要;如果那是好的緩衝,在釐清冷靜之後的再行面對。
(栽心回應文回顧精選)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