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90310老湖口戴拾和的春祭凝聚四海宗親向心
2019/04/06 14:22:57瀏覽1646|回應0|推薦7

    老湖口戴拾和每年最盛大的活動,就是農曆二月第一個週日的春祭了,宗親們先在祖堂公廳祭祖後,轉往鄰近的祖塔掛紙(客語,意為掃墓),年年行禮如儀,可就是全省各地、甚至旅居海外的族裔,都會儘可能返回祖堂、祖塔共襄盛舉,派下子孫的向心力、凝聚力表現,好令人感動。其實,祖堂年度例行的祭祀活動包括大年初一、元宵、春祭、端午、中元、中秋、秋祭、歲末年終等行事,由十大房輪值擔綱,惟其中就只春祭能夠全族動員,參與人數、祭典盛況等,其規模最為動人,眾人隨著司儀吟唱程序,跟隨禮生一起祭拜,眾人很容易融入現場氣氛,好像列祖列宗都被請到祖塔那兒,和大家心靈交會著。安息在塔裡頭的阿婆(祖母)、爸、媽等往事歷歷,點點滴滴的思念自然湧上心頭,這樣子的感覺最是讓人醉心了。怪不得古語說道,葉落歸根,魂歸故里,確實有其道理。(請參閱:『老湖口「戴拾和」祖堂、祖塔的故事http://blog.udn.com/jkt19813/22207699)

    小時候,我們戴家掛紙固定在農曆二月二日龍抬頭那天,農業社會依照節氣操作農事,驚蟄後下田,天經地義。不過,時代改變了,待年輕的文字輩、國字輩相繼出外吃頭路後,固定在農曆二月二日的傳統,對上班族反而造成不便,那時候的族長有恭叔公明智地決定,春祭改在農曆二月的第一個星期天,自此一直沿襲至今,戴拾和子孫已養成習慣,是日不待通知,都記得該回老家祭祖了。記憶中,那時候舟車勞頓,跑得最遠的,該屬花蓮鳳林的文鑑伯了。他在日據時期就到鳳林國小擔任教師,光復後派任校長,直到民國58年於鳳林國小校長任內退休;他在校園內蓋了一座小孔廟,是東部唯一,文風鼎盛,偏鄉小學教出五代校長,而聞名一時。兒童,每年春祭看到他,聽到宗親傳說他的故事,都佩服萬分。

〈20180318祭典照片亦列入其中。〉

文鑑伯已往生多年,今年,他的90歲女兒,也由晚輩陪同,回來參與春祭祭祖,如同文鑑伯一般,慎終追遠的心意溢於言表。

    至於旅外宗親回國參與春祭的,印象中曾經有從加拿大多倫多、澳洲雪梨、巴西聖保羅等地返國的,而最令人感動的,該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文獻叔了,他是每年千里迢迢、專誠回來祭祖,精神尤其可佩。說起文獻叔的兢兢業業態度,就讓人豎起大姆指,那年代老湖口鄉下沒什麼工作機會,小學畢業他就到台北餐廳學廚藝,一路辛苦累積經驗,終至成為中山堂附近頗具口碑的山西餐廳大廚,其後有機會應聘到荷蘭擔任廚師,又經奮鬥多年後,因緣際會,頂讓來瑞典的中餐廳自行開業迄今,經營相當成功,可謂近悅遠來,不光是當地人喜歡,連台灣去瑞典的旅行團也幾乎都會光顧他的寶島餐廳。還記得那年去北歐旅行,記下文獻叔家裡的電話,心想老遠到斯德哥爾摩,總該聯絡拜訪一番,沒想到電話怎麼打就是沒人接聽,心想隨團去餐廳吃飯後,即將離開斯德哥爾摩,也許緣慳一面了,失望的念頭正浮起時,真沒想到一抬頭,文獻叔赫然就在眼前,不期叔姪相遇在他鄉,自是大喜過望,不在話下,叔叔還因此請全團同遊的夥伴喝啤酒呢。

文獻叔戴著帽子,兒子揹著背包,世然穿牛仔褲、戴墨鏡,20180318留影於祖塔。下一張則是20190310所攝。

〈文獻叔於2018031820190310春祭時在祖塔前留影,都由兒子陪同回國,照片上也都出現前田徑國手戴世然,他們是共阿公(祖父),我則是共阿太(曾祖父)。〉(請參閱:20020527~0610北歐之旅~8‧走馬看斯德哥爾摩(Stockholm) http://blog.udn.com/jkt19813/19802211」)

    今年春祭(3/10),祖堂前的豬、羊獻禮作了大改變,不再真的殺豬、宰羊了,牲禮分別由米包、麵線袋堆疊成豬、羊模樣,反而顯得喜氣,順應時代潮流,是主事者能與時俱進的象徵。春祭時,同時召開派下員大會,族長報告年度行事和收支狀況,情景亦和往年相同;80歲以上長者出席的,也一樣踴躍,坐滿了特別為他們準備的席位,族長還一一致意、送上紅包,會場溫馨,情緒熱烈。春風送暖時節,戴拾和子孫有機會一年一會,真好。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12536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