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udn.com.tw/upfiles/B_JI/jiang3234/PSN_PHOTO/752/f_10685752_1.jpg)
【前言】並不是為了趕搭學運順風車寫此文。最近瀏覽網路讀到聽到一些令人深思的文章與分析討論,覺得有些心得感觸想用文字寫出來。當您讀完底下文章,您理性與感性的回應我依然竭誠歡迎,但是如果想爭辯孰好孰壞,孰忠熟奸,那就大可不必。我寧願大家把好、惡留存心中就好,並不是每件事都要與人爭的面紅耳赤的,社會上的「恨」已經夠多,不需要錦上添花。
平日繁忙之中有時候不免會漫不經心地直接就否決了孩子一個原本興致勃勃的建議,實際上每一次父母的漫不經心都會在孩子心中累積成一股抗拒力,漸漸地,孩子拒絕和握有絕對權力的父母溝通,有些事寧願私底下與同學為伍而不願意讓父母得知。為了避免與孩子之間的對立與日俱增,身為父母的我們經常要互相不斷的提醒:放下手邊的工作,放下權威和身段,好好聽聽孩子怎麼計畫,怎麼想。
前幾天我才在木頭的新文章裡寫下身為父親的感受,我的孩子雖然比木頭的孩子小,但是我和木頭一樣已經感受到新世代的衝擊正「猛烈地」敲打著我的心,不斷提醒我是時候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很顯然的,過去父母權威式的教育已經不再適用於這群新世代的孩子,照本宣科,只會更讓「爸媽冏很大」。
最近火紅的話題讓大家都有話想說,每個人出發點都不一樣,大家似乎都有一股無名之火不吐不快,許許多多情緒化的文字不外乎就是教人如何去「恨」,不是教人如何去「愛」。一窩蜂相互叫囂的文字中,另外有一種部落格文字讓我願意繼續讀下去,儘管少之又少,但是讀來依舊讓人覺得很受到鼓舞:
...如今島嶼又分兩國,媒體與社群網站眾生喧譁,但太多快思,太少慢想,只有你錯我對的廉價辨證,只會帶來薄弱的國家底蘊。...理性才能帶來真正的民主,整個西方民主400年的實驗,就是一個理性的學習歷程。我們跌跌撞撞走了60年,卻創造了不少奇蹟,整個華人世界,也只有我們保有真正的民主,但我們付出太多的代價。...我們正站在天平的兩端,要誓死保護好天平的支點,那個支點就是──「除了證明自己對之外,也要承認另一方也有對的部分,這樣邏輯才對,也才能,得分。」 ─野百合學運蔡淇華
這是曾經參與過野百合學運的學生,經過多年以後對同樣投入立院抗爭女兒訴說他的心情。文章一語道出了一位父親對參加學運的女兒心中無盡的愛,這樣理性的教育讓人覺得欣慰與放心。接下來我讀到木頭的新文章,因為愛,木頭陪女兒體驗了330學運現場。我想換成是我,大概也會做同樣的事,我的過去他們不曾經歷,他們的未來,我願意陪他們走過,一起判斷是非,一起分享甘苦。
網路世代像是一把兩面刃,快速的洗版很容易陷入崩壞的文字陷阱當中,隨著旁人高漲的氛圍叫囂起舞。但是如果善用網路科技冷靜閱讀,是可以從中獲得許多讓人深思的理性思維,而不至於跟著人云亦云。
有一些客觀理性的聲音,是需要用心去聆聽的。
美國之音中文網焦點對話節目,華盛頓
【註】貓膩:老北京土話,馬腳、漏洞、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