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聖路易之橋 (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2016/03/22 18:07:17瀏覽2343|回應1|推薦70

「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 用「心」看電影 - 為視障朋友重塑電影

2015 / 08/22 下午2:00

導演: 瑪麗麥姬肯 (Mary McGuckian)

主演: 勞勃狄尼洛 (Robert De Niro) 莫瑞亞伯拉罕 (F. Murray Abraham)

         凱西貝茲 (Kathy Bates) 蓋布瑞拜恩 (Gabriel Byrne)

         潔洛汀卓別林 (Geraldine Chaplin)

片長: 119分鐘/ 發行: (2004)

劇情簡介:

1714年7月20日星期五中午,南美洲西班牙的殖民地秘魯境內,一條通往首都利馬的聖路易橋發生斷裂。當時倖免於難的朱尼普教士(Brother Juniper),在宗教法庭上,娓娓道出自己用了六年的時間,探查五名罹難者之生平事蹟,期望「歸結」出他們有何「共通點」,並找出為何他自己得以逃過死劫的原因。 朱尼普巨細靡遺詳述五人有關的人事物,不免就牽引出其中不少個人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辛。

五人中的瑪奎塔是個失去女兒的愛的失意母親,平時由修院院長引介而來陪伴她的沛塔與她生活。由於遠在西班牙的女兒日益受到國王重視,瑪奎塔希望不被女兒輕視,也想躋身上流社交場合而找劇場經理人皮歐叔,因而認識了名伶佩秋麗,她是秘魯總督的情婦,平日她要寫的信都請在修院長大的雙胞胎孤兒哥哥代筆,暗戀她的哥哥看到她與總督往來又另有一個鬥牛士情人,兩兄弟便離開了佩秋麗,到碼頭工作,哥哥因傷而過逝,弟弟決定行船。得了天花的佩秋麗離開了總督,一人躲到無人居住的遠處農舍,並生下與總督所生的兒子海米。

一日,皮歐叔終於找到佩秋麗,告知希望能帶走海米,將他培養成戲劇演員。 就在這一日,沛塔陪著瑪奎塔從到利馬,雙胞胎弟弟啟程要去行船,皮歐叔背著小海米,五人要一起經過聖路易橋,到了橋中央時,索橋突然斷裂,五個人全部掉入山谷的河裹溺斃。目睹慘狀的朱尼普修士,內心受到極大衝擊,看到這些人都是善良的人,竟遇到如此命運,不免受到因果論的思考而展開長達六年的資料收集與編纂成冊。或許是牽涉到五人以外的其他相關人等內容,有違教義而被指為異端,朱尼普判以火刑,與他所出的書籍,一起被火銷毁。

影片賞析:

原著小說作者是騰敦懷爾德(Thornton Wilde),這本書為他獲得1928年的普立茲獎,入選為百大必讀英文小說。

故事中的佩秋麗及總督是真實人物,其餘都是虛構。佩秋麗當時是秘魯舉世知名的女伶,她有一次在公眾場合嘲弄總督夫人,總督元配為了希望得總督的心,當下還是與佩秋麗為善,總督知道此事後,十分生氣,要求佩秋麗向夫人道歉。佩秋麗本人到四十歲後才結婚,晚年也活到七八十歲的高齡。

如果沒有那場意外,這名方濟會士對於生命的探索會有那麼深入嗎?或許只是照一般的修道生活走完他的一生,只是,五條原本活生生的生命,就在他的眼前瞬間消失,那種衝擊與震撼,對一個走在信仰與哲學之路的修道人而言必定很大,大到他對於自已所信仰的天主旨意產生困惑,以致他必須去找尋答案,才能在他的奉獻之路上繼續行進。在意外剛發生的那時候, 他也不是沒有想到,為什麼死的人不是他?主教在殯葬彌撒中,把這場災直接就歸於天主的旨意。 這些人的死到底是命,還是無常?為了找出答案,就開始他們所接觸過的人事物,著手收集這五個人生前的資料,從中發現到許多當事人背後不為人知的一靣。而他也試著想要從他們的生平的資料上,以他所做的統計,分析與結論,去與那五個人的死亡做連結,但是直到他被主教以異端判處火刑,包括他自己的命運,他依舊困惑著,一切的一切,是否都是天主的計劃?

朱尼普修士的困惑,是個大哉問。就有人對於每一件事的發生,都以其起因和結果視為上主的安排。在我們現今意外頻仍的世界,被拿出來詢問的更多,像那些在911當天,本來平時不會去的,在那個時候進了雙塔大樓,而許多原本當天那個時刻該進門的,卻因著各種不同因素,比如出門前接了一通臨時而來的電話,穿新鞋腳磨破皮,先去藥妝店買OK繃,或是小孩沒趕上校車,送小孩上學等,沒有準時進去而逃過一刧。 我們過去的社會,對於未得天年的早逝親人,常以“他們是好人,所以老天爺要早點接他們到天上享福”來歸因;既是放心也是安慰。事實如何,對已逝去的人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對還在世者,好像也是有那麼點作用,在世者過得如何我們都看得到,不是嗎?有人因未及回饋或善待逝者等因素而遺憾而悲傷。對在世時過得不好,離世未必不是對在世時的痛苦一種了結與解脫,如活在受人嘲弄生活中的瑪奎塔,私心裹盼著女兒的輝煌能洗刷掉自已被愚弄的粗俗與笨拙,但活著時得不到女兒克蕾拉愛的回應,當克蕾拉看到母親最後寫的那一封信,可能會有未及回報之憾與傷吧!又如雙胞的弟弟,對他而言,兩兄弟是一體的,走了哥哥,他的生命就缺了一半。而沛塔呢?她的修道之路遙遙無期,是否早上堂也是另一種殉道呢?

片名中的聖路易,其英文字為San Luis Rey,在加州有一方濟會的修會,而Rey這個字在西班牙文中,是國王的意思。在朱尼普的認知中,橋應該是永垂不朽的,如他的信仰是堅不可摧的,但是當他以為永垂不朽的東西斷裂了,他的信仰力度似乎也因此而產生質變。對總督及主教而言,前者的權利與後者所信仰的神,都是如橋名中的王(Rey),具權威而不容置疑的,所以當朱尼普提出不同的可能困惑時,便斥之為異端,指摘朱尼普是為求天國之路而建造巴別塔的人,故欲去之而後快。然而對院長庇拉來說,在生者之境與亡者之境(land of the living and land of the dead),橋就是連結生死兩境和人與人之間的愛,已逝的亡者中,仍被記念著的,瑪奎塔有女兒,小孩海米及皮歐叔有佩秋麗,雙胞胎及沛塔則有院長庇拉.在輝煌騰達的日子中,佩秋麗眼中不曾出現過愛,但是在經過天花與喪子的刧難之後,她在修院的生活六年,一個原本擅於玩弄愛情的女子,經歴重大苦難後,才明白愛的真諦。 而在朱尼普修士提到這六年的調查過程的其中一個發現是,懂得最多的船長,找得到的資料最少,就好像在對照著:「如果宇宙中有任何的計劃,人的生命有任何模式,在那些突然消逝的生命中,應當可以發現到,我們不是意外生意外死,就是依照主的計劃生,計劃死。」這段在電影的一開頭由修士的自白拉開故事的序幕,要直到最後,主教逼問他的結論時,才得知,儘管朱尼普花了六年,詳實細查到最終了,開場白是他的結論,但資料是這麼的多。這似乎又可以將之對映到那場置之死地的法庭攻防:靣對主教的咄咄逼人乃至最後要將之定罪時的氣急敗壞,朱尼普卻始終一貫的淡定,彷彿自他目擊五人墜入河中,看見善良生命瞬間消逝所受衝擊的那一刻起,就沒有什麼可以再激起他的任何情緒似的。只是生命的真相他終究還是沒能參透,只能留待回歸天家時再靣詢天主了。

1928年,《聖路易之橋》為懷德拿下第一座普立茲獎,它的敘事結構和技巧,也為現代敘事藝術所謂的「災難史詩」(disaster epic)奠下了基礎—無論是文學作品、戲劇作品,還是曾經一度大行其道的災難電影等。它的成功,直接促使懷德向前邁進一大步。 In 1714 Peru, a friar is tried by the Inquisition for questioning Gods intentions when five die in the collapse of an Andean rope bridge.

宗教法庭上,主教與修士的一場攻防與辯證。 撇開利馬大主教(Archbishop of Lima)當時位高權重給人帶來之「官僚氣息」,若單純聆聽他對朱尼彼教士的幾段質問,其實頗發人深省。如:朱尼彼教士將科學凌駕信仰之上,曾對相關地區之倖存和亡者加以「研究」,發現價值高者反而死去,而「妄斷」信仰與事實落差之大。 朱尼彼教士原本想藉由探索罹難者過往事蹟,以「理智」思索「生死一線之隔」之原因,其實「情有可原」,就像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人們總「不自覺」地作類似的「因果推論」。但直到他「自己面臨死亡」時,才開始深刻感受「或許…這一切都是上主的旨意」,並反省到:過去六年鑽研「罹難者」的事蹟時,竟忘了聆聽唯一與所有罹難者都有關係的「存活者」佩麗秋(La Perichole Camilla Villegas)之感受。

失去摯愛才開始體會真愛, 過去曾是知名女演員的佩麗秋,在面對受其戲弄卻仍將她視如己出的沒落貴族遺孀瑪奎莎(Dona Maria)、明知其不貞節仍戀慕她的總督,還是從小調教她的皮歐叔(Uncle Pio)……等,「倍受寵愛卻無法感受愛」的她,直到遭遇天花襲擊、失去摯親後的重大打擊,一反過去的驕縱,謙卑相信這兩場悲劇是天意,從此皈依修道,並開始明白真愛意義。 五名罹難者中,除了雙胞胎弟弟艾斯本及沛塔外,每個人都有在世的人懷念,皮歐叔及海米有佩秋麗,瑪奎莎有女兒。人很快就會死去,被愛一陣子後,就被遺忘,但有那份愛就足夠了。愛的力量會回到愛的源頭,愛不必然需要回憶,有生之地與死之地,而連接生死兩地之間的橋,就是愛。愛是唯一留下來的東西,唯一的意義。 「你們的得救是在於皈依和安靜,你們的力量是在於寧靜和信賴。」(依30:15)

人們不知如何表達的感受,與無法理解的事一樣多 . 仔細想想,儘管人藉由理性思考整個脈絡,這些「一再發生」卻「難以掌握」的憾事,無非是再次「提醒人的有限」。 作者安排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在瞬間聚合於同座橋 ── 結束生命的場景,卻啟動了一些無法預知的影響和延續, 就像…先人離世所產生的思念與深刻的記憶,悄然地轉化成另一種能量 ── 超乎我們所能理解卻深遠的影響,並能適時地幫助我們前行。

,,,,,,,,,,,,,,,,,,,,,,,,,,,,,,,,,,,,,,,,,,,,

   本片改編自美國作家 Thornton Wilder(1897–1975)1927年曾獲普立茲獎的名作《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影片中擔任主要敘述者的角色,便是這場災難的目擊者之一:聖方濟會的修士Juniper,他於災難發生後,用了六年的時間,到處探詢五名死者的生平,將之紀錄成書,但書中內容卻被宗教法庭指控為異端,因此 Brother Juniper 站上了法庭為自己辯解: 本片演員陣容堅強、情節優美、配樂動聽,而筆者在反覆深思咀嚼了整部電影的內涵後,發現此中確實點出了某些對現代生活最有價值的東西! 故事發生的18世紀,宗教仍是俗世與精神領域強大的支配者,在那個人們依舊相信災難是上帝旨意的時代,Brother Juniper 會提出那樣的疑問無可厚非,但對於身處21世紀、擁有堅實的理性與科技、早已擺脫迷信束縛的我們而言,這樣的疑問是很無謂的,因為這樣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片中主要人物之一: Marquesa,是個可悲的貴族遺孀,病態的追求著遠嫁至西班牙的女兒的愛,於是不停的寫信給女兒。也是最終踏上聖路易橋的五名死者之一。 除了帶給我們關於人的理性與公共工程的深刻見解外,片中其實還有許多發人深省的段落,例如Marquesa 夫人發現了出自修道院的侍女Pepita寫給修道院院長,述說自己寂寞、不安的信時:「It’s very beautiful!Believe me!I know!」但是Pepita 彷彿對著自己也對著她說:「No!It isn’t , it isn’t brave!」 因為沛塔勇敢地對她說出真心話,讓她幡然醒悟,而當即寫下給女兒那封永垂不朽的信。而由於她瘋狂寫給女兒的信,全都原封不動被退回,幸有沛塔全部保下來,才讓修士得以幾乎窺得瑪奎莎生活的全貎。 又如劇中女演員Perichole,因塵世的紛擾艱辛而弄得一身疲憊滄桑,她亦師亦父亦友的Uncle Pio對她說:「真希望能到一座島上,在那裡大家都認識你、愛你。」Perichole悲傷的回答他:「你都50歲了還在幻想那種島,這世上根本沒有那種島,也沒有那種愛,那種東西只有戲裡才有。」 影片描述Uncle Pio此時的心境:「他發現了再不會被發現的秘密。即使是最完美的愛情,雙方的愛也無法完全對等。或許永遠不會有同樣相愛的兩個人。」 這些都是極好的段落,然而,最符合現代昂揚精神的,或許是Captain Alvarado在救了因雙生兄弟死亡而欲隨之自縊的Esteban時說的:「We do what we can. We push on, as best we can. And it isnt for long. Because time keeps going by. Youll be surprised how quickly time passes.」

勞伯狄尼諾演過幾次神父的角色:1989我們不是天使, 1986教會,2004聖路易之橋;都有很精湛的演出。

本劇的主題音樂 由 Lalo Schifrin所編製, 他是 猶太裔的阿根廷人, 父親是小提琴手副首席,他6歲學鋼琴, BS大學社會學, 法律畢業。 4次獲葛萊美獎。 這首主題音樂:木吉他的低音弦,及法國號,綿延,深奧,浩大,單簧管舖設出一種莊嚴看待生命的感覺。前奏簧低音管獨奏給人踽踽獨行之感,彷如朱尼伯修士的孤獨身影出場。接著深厚木吉他的聲音進來,似乎是其他角色進場,再接著是深沉的法國號出場,時而高昂浩瀚,時而低緩失落與倜倀,給人予豐富性很強的一首音樂。

有人因未及回饋或善待逝者等因素而遺憾而悲傷。對在世時過得不好的人,離世未必不是對在世時的痛苦一種了結與解脫,如活在受人嘲弄生活中的瑪奎塔,私心裹盼著女兒的輝煌能洗刷掉自已被愚弄的粗俗與笨拙,但活著時得不到女兒克蕾拉愛的回應,當克蕾拉看到母親最後寫的那一封信,可能會有未及回報之憾與傷吧!又如雙胞的弟弟,對他而言,兩兄弟是一體的,走了哥哥,他的生命就缺了一半。而沛塔呢?她的修道之路遙遙無期,是否早上堂也是另一種殉道呢?

‭ ‬片名中的聖路易,其英文字為San Luis Rey,在加州有一方濟會的修會,而Rey這個字在西班牙文中,是國王的意思。在朱尼普的認知中,橋應該是永垂不朽的,如他的信仰是堅不可摧的,但是當他以為永垂不朽的東西斷裂了,他的信仰力度似乎也因此而產生質變。對總督及主教而言,前者的權利與後者所信仰的神,都是如橋名中的王(Rey),具權威而不容置疑的,所以當朱尼普提出不同的可能困惑時,便斥之為異端,指摘朱尼普是為求天國之路而建造巴別塔的人,故欲去之而後快。然而對院長庇拉來說,在生者之境與亡者之境(land of the living and land of the dead),橋就是連結生死兩境和人與人之間的愛,已逝的亡者中,仍被記念著的,瑪奎塔有女兒,小孩海米及皮歐叔有佩秋麗,雙胞胎及沛塔則有院長庇拉.在輝煌騰達的日子中,佩秋麗眼中不曾出現過愛,但是在經過天花與喪子的刧難之後,她在修院的生活六年,一個原本擅於玩弄愛情的女子,經歴重大苦難後,才明白愛的真締.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uslm&aid=46556375

 回應文章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3/23 13:54

由果而因

好深刻、深沉的探索

我敗絮其外, 我金玉其中(jesuslm) 於 2016-03-23 14:47 回覆:
由果探因, 卻因此而得其果。為探生死奧蹟,不意自陷生死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