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是或不是, 總要釐清楚
2019/08/08 10:06:29瀏覽1403|回應0|推薦49

大約3,4年前, 台灣主教團辦了一場同性戀者關懷講座, 我們家協成員便把參與這次的講座當成該月的培訓. 當天上午主講者是香港方濟會士, 從聖經的經文先探討起, 其後多次提及, 強調對同性戀者的關懷與尊重. 然後是香港的義工分享. 當天的講題安排,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下午的過來人分享.

幾年前看過一部真實故事拍成的美國電影, 為巴比祈禱, 巴比在一個充滿愛的新教家庭出生長大, 他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為細腻的一個, 他的出櫃讓愛他的媽媽幾近崩潰, 她試著從聖經的教導,教會的牧師著手, 希望醫治巴比,結果只是讓母子關係降到谷底。在巴比的表姊建議下,巴比離家隻身在外地生活,因而也認識了他的男友。一天晚上,孤單的巴比心情似乎很低落,他打電話回家想找媽媽,但電話無人接聽,打給男友也只有語音留言;他來到兩人相識的酒吧,卻看見男友與一男子有說有笑地從酒吧出來。絕望的巴比走到高速公路的高架橋往下跳,結束他二十歲不到的一生。巴比的媽媽痛苦的一度無法走出傷痛,卻在巴比的日記中一點一滴看到巴比對自己的同性傾向曾有過的抗拒, 掙扎,痛苦與自咎;她試著開始去瞭解巴比的世界,去參加同志父母的分享團體,最後她在全國發起一項同志運動,促成同性戀合法化。

講了這麼多,是要說,因為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並相信,真正的同性戀者是先天因素的, 讓我可以比較客觀,寛廣地看待同志. 看完那部電影後, 曾在羣組中論及同性戀時,有人想要撻伐我時, 我回答對方, 我認同生物性的同志, 而對方也不再多言了. 而那次的同志過來人分享又讓我有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同志的面向.

那天主教團一共來了五位過來人, 領導的那一位小姐, 身材高大粗壯, 從小就買不到適合的洋裝,裙子, 所以穿的都是褲子,T恤, 國中時因為被強暴,身心受創的她, 更刻意以男性化的外在言行舉止, 武裝,保護自己. 另兩位小姐中, 一位是從小就看著失和的父母吵吵鬧鬧,在高中時便出外獨立生活, 在同住的一位姊姊的牽引下, 兩人便成為戀人. 而另一位也是學音樂的小姐, 在那年分享中表示已與男友訂婚, 很快就要結婚. 兩位男性過來人中, 一位是來自大陸的年輕人, 他在高中讀寄宿學校時,因對自己的性別認同還不是很清楚, 就被比自己年長者誘導而成為同性戀. 另一位男生則是從小在家多是女生,所以表現得就比較女性化, 在校唸書時都被取笑為女生, 出社會後他便因而走向同志圈. 根據這五位所說, 都是經過分辨,檢視而慢慢走出來的. 我猜想有些可能也是需要經過一些心理諮商的吧!

聽過那幾位過來人的分享後, 有一陣子接到同志的電話時, 總喜歡試著告訴他們 回頭去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等等的, 後來覺得, 先天的也好, 後天的也罷, 其實都不是我能去做什麼的, 我該做的就只是專注在來電者當下的困境. 經過了這一兩番, 我看待同志的心態就更輕鬆了, 不會一直想要去探討你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但是, 我的私心裏, 還是認為, 身為一個同志, 應該去探尋自己的根源, 不管要不要還原, 總要回頭去探索一下自己, 今天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貌, 起源是什麼.

比較令人匪夷所思的, 是聽說有人汲汲於要去改人家的性向. 第一次訊息,是從中國時報的家庭版, 一位讀者投書, 提到她的一個晚輩是家中獨子, 從小備受寵溺, 談了幾次戀愛都傷心落幕後, 遇到同志後便轉性, 還到處嚷嚷著要去改別人的性向. 在我而言, 同性戀不是選擇而是生物的事實,把同性戀當為一種選擇的人,是對真同志的一種褻瀆. 在我的想法裏, 同志, 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 應該是像巴比那種的, 很清楚的, 不是昨天不是, 今天就可以變成是了. 但是要排除一個情況, 是青少年時對自己的性別認同還不清楚的, 可能經過一段或長或短的時期, 而後發現自己的認同錯誤. 青少年時的孩子, 或多或少會有人遇到自我性別認同上的困惑, 或是疑惑. 拿我自己為例, 高中一年級剛開學, 所有同學都是新面孔, 我很好奇地觀看欣賞班上的新同學, 其中有一位被選為副班長的同學, 長得高佻頎長, 五官立體, 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 動作言語帥氣十足. 我每天在班上常常不自覺地就目不轉睛地望著她, 直到有一天, 突然腦子出現一個問題, 我是喜歡上她了嗎?, 有此驚覺後, 我半刻意地, 漸漸地減少對她的注目, 我的那種不自覺的痴迷才慢慢地不在了. 另外, 在高二時, 班上同學大家都混得很熟了後, 有一個同學, 有一陣子常在下課時, 大家在聊天談笑時, 會過來叫一下我的名字, 接著就緊緊地抱著我幾秒鐘, 那時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而是在畢業許多年後, 偶爾想起那位同學, 想到我們大概都有一小段的性別認同的疑惑吧! 有聽說過男同換伴侶換得很頻繁, 而我是在接線後才知道女同其實也是, 就曾聽過一個女T有點得意地說, 她之前有多花… 我倒覺得, 不管是同志間或是兩性間, 一個無法處在一個穩定狀態的人, 可能是內在有著不安感吧? 人生是不斷修正的過程, 開車的時候, 握著方向盤的雙手, 在遇有道路彎偏或是石塊等障礙物時, 總要隨時修改方向才不致造成遺憾.

Notes that day: 2016.11.12 天主教以行為認定同性戀: 身體神學 1) 反對同性夫妻 同性戀普世定義:1)成年人 2)A。感情的依賴 B。性慾的渴望 (同性) 教會的定義判斷: 1)對同性的性慾渴望(disorder失序) 2)同性的行為。 男女生理結構complimentary disorder: evil(教會的立場) Sodomy 我是一塊玻璃, 介於耶穌與非教友之間 婚姻培育: 1 經營(雙方共同) 2。分享 (團體。。。)3。向外求助 設立界限(when to say yes/when to say no) 站起來, 仍可能再跌倒, best is , 仍可在主內重來。 。。。。 走出埃及, 可以改變的 過來人 原生家庭, 幼年受侵 分享: 1) 父母在她幼年時自殺, 補校時呈中性, 觀光科, ﹣﹣>同性 2) 河南年輕人, 父母俱全, 健全,國中住宿, 被同學性侵。 3) 楊咩咩, 幼稚園時叔叔。。。 4) 喜義 小學被霸凌, 小四時搬家,玩伴變成都是女生。。。 甦醒蛻變的修件: ++必須向主承認自已有多麼軟弱/性別困擾。。。 Li Jenny, 15歲,籃球隊友, 21歲進懷恩堂, 羅﹣26。 帶罪上教堂。兩靣人, 抽煙,泡吧(霸)/讀經。 寬門/窄門。 再苦再難, 信念:有一天終會走出來, 信心趐膀。歴程真實,靣對底層。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uslm&aid=128409451